古语云:“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意思是说不能以一个人的外表相貌来判断他的品质和才能。这是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但本人认为在充分了解赛线特点的情况下,“以貌取鸽”未尝不可。
中国幅员辽阔,信鸽赛线万千:按地形有山区、平原、丘陵、荒漠戈壁、海翔、混合;按距离有短、中、长、超远;按时间有春、夏、秋、冬赛;按年龄有百日龄、幼鸽、成鸽,等等。
面对这么多而复杂的赛线,加上越来越变化莫测的天气,你用同样身体条件的鸽子去比赛,都能获得好成绩吗?答案是否定的。(本文仅讨论鸽子的外在条件,不讨论血统、归巢性等一些内在因素)
以本人所在的云贵高原山区为例:
春赛500公里放东北线,湖南、湖北境内鸽子起飞后由低往高走,大部分线路都要翻山越岭,且春季天气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十里不同天。近几年极端天气频发,放鸽经常遭遇“黑色两百公里”“黑色三百公里”,七八百羽鸽子放出去,仅回来一两百羽!记得有一年放150公里,晴朗的天却刮着呼呼的大风,有个小城的古建筑都被风吹歪了。本人放四羽,三天后仅归一羽。
秋赛放的是南线,广西境内地势较为平坦,大多是一些独立的石笋山,而到了贵州边界,地壳运动所形成的一排排高山,陡然横亘在赛鸽们的面前,这最后的一百多公里让多少赛鸽魂断他乡(归巢率百分之十左右)。在这样复杂的天气和地形条件下,选留羽条破风好,龙骨长,中、小体型的参赛鸽是明智之举。
2011年我曾买过一羽雄鸽,由于当时未事先了解,买回来才发现是一羽一斤多的大体型鸽。当时此鸽鸽龄小,可能有五个月大,养到12年春给它配了雌鸽,但都不理想,子代都是大体型,而且爱出双雄。训放到几十公里就掉了,以至于后来它的子代只要是大体型的,我就直接淘汰。
在我看来,这羽雄鸽除了体型大之外,其他条件还不错,问题可能出在配对上。于是14年初,我另给它选配了两羽小体型雌鸽,一羽是电脑血统,另一羽是它同母异父半兄弟的直女。配侄女出的两羽近亲小鸽近距离很快,放200公里掉了;配电脑雌鸽出的,仅一羽子代400公里归。
“以貌取鸽”,一些好的鸽子会不会因此而被淘汰掉呢?胡本的大铭鸽“艺术家”,据说是只“丑”鸽子,怎么个“丑”法我不得而知,但我想:飞得好成绩的鸽子,肯定有它的可取之处。况且,我所说的“貌”不是指的外貌、样子,而是指一羽赛鸽的肌肉、骨骼、条翅等一些外在条件,只要这些条件合格了,什么塌鼻、尖嘴、长颈、高脚的都不是个事,拿去训赛就是了。
要清楚地认识赛线的特点,以赛线来培育和选取赛鸽,做到有的放矢,定向培育。
掌握“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以“貌”取鸽,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