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信鸽的性别、羽色、眼睛等性状,往往被用来作为信鸽育种遗传的参考线,因为这些性状容易观察且相对稳定。比如,鸽友常说的以金母种雄立棚,以及近亲配对、双头金母育种法等,往往都会使用性别这一性状作为遗传参考线。而今天我们要看到的,是鸽友通过羽色性状反推“基因突变”,而进行的遗传话题探讨——
yzlujun:基因突变的后代好
根据生物隐性遗传和显性遗传规律,好成绩信鸽繁殖出的子代,未必就会有优秀的基因遗传。一对好成绩鸽,能繁殖出好的子代,就是优秀基因杂交遗传,子代没有好的表现,就是生物遗传。鸽友经常说的龙生龙凤生凤,不是绝对的,在生物的遗传过程中,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能遗传到优秀基因型的子代,在12%左右,在这个12%左右的幼鸽里,也很难不参加比赛,就能对比出来它们的优秀性。
我们不能在幼鸽时期判断它们的优劣,但可以根据生物遗传学的规律,找出它们体现出来的特性。任何生物的提高,都是在生物突变中演变进化的,信鸽也是这个构件形成的,冠军雌雄配对,有优秀基因的遗传,它们的子代也能出成绩,不代表它们就是进化提高了,也就是说稳定遗传。再说在幼鸽时,你也把握不准,它就是好,找出有突变的好幼鸽,就容易简单得多了。
举例说明:二只深雨点,没有任何杂色的雨点,出的子代有白条,这就是基因突变。二只灰出的有白羽,也是基因突变,等等,跟返祖没有关系。出了基因突变的幼鸽,一般都是演变进化了,肯定是比父母要好,出成绩的比例也会大大提高。这样,不管你是新手还是老手,很简单就能知道你棚的好鸽子了。
案例:雨点雄*雨点雌=灰花白条
秋罗轻剪:驳“基因突变的后代好”
前些日子看一位鸽友写的一篇文章,讲基因突变的子代会有好的成绩,我认为是并不十分准确的。
基因突变,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现象(gene mutation)。导致基因突变的因素有很多,这种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既可能利于某种生物的生存发展,亦可对其产生不利的影响。生物的进化,并非单单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只有一种突变被自然或人工的选择固定下来,最终导致了基因频率的改变,才能够说,某种生物发生了进化。而这种进化,也是相对而言的。
举一个非常简单易懂的例子,我们日常豢养的家禽,皆是由野生禽鸟驯化而来。以鹅为例,多数观点认为,家鹅是由雁驯化而来的,大雁每年要做长途迁徙,其飞行能力自不必说,而家鹅由于被人类长期驯养,已丧失了飞行能力。这种飞行能力的失去,放在自然环境中,是对生存不利的,而对于人类而言,这却是一种有意义的进化,这种改变使得家鹅更难逃逸从而容易被圈养。
在赛鸽身上,道理也是一样。在我们的种鸽繁殖过程中,同样会发生一些或细微或明显的突变。产生突变的幼鸽,可能成为赛场健将,也可能会成为盘中菜鸟,这些只得交予天空检验,于我们而言,是无法准确预知的。
另外,作者所说两只深雨点作出白条幼鸽属于基因突变,这个解释难以令人信服。赛鸽羽色基因的遗传是一个复杂的机制,涉及到许多复杂的遗传原理。由于本人未进行过深入研究,只作一个猜想性的简单解释。假设A羽色基因为显性基因,将该基因记为R,B羽色基因为隐性基因,将该羽色记为r。那么当一羽赛鸽基因型为RR、Rr时,由于显性基因的存在,表现型即为A羽色,只有当基因型为rr时,赛鸽表现为B羽色。但当两羽基因型为Rr的A羽色赛鸽交配时,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其子代基因型会有三种,分别为RR、Rr和rr。即后代有可能有B羽色的出现,而这并非基因突变的范畴。因此后代的羽色并不能成为判定其是否发生基因突变的标准。
综上所述,这位鸽友文章的想法是大胆的,立论也有其可取之处,然而确实疏于推敲。笔者谨于此对其不足之处稍加说明,望作者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