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鸽子送到什么样的公棚去
作者/史建军(安徽)
冬去春来,又到了送幼鸽去公棚的日子了。回顾过去一年公棚比赛的“得与失”,深深觉得成绩不小,问题也不少。一样的鸽子,在不同的公棚飞的成绩有天壤之别。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大的反差?今年再战,把鸽子送什么样的公棚去?
一、把鸽子送到在鸽友中口碑好的公棚里去
公棚赛在中国兴起十余年的历史,是风起云涌的十余年。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公棚在中华大地上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也如酒楼剪彩、饭店开张一样,今天这里鸣炮开业,明天那里关门大吉。到如今,有的公棚欣欣向荣,收鸽出现爆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有的公棚收支基本持平,惨淡经营,勉强维持。有的公棚由于种种原因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把鸽子送到严格按照竞赛规程办事的公棚去
公棚竞赛规程就是一张合同,它详细规定了公棚和鸽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公棚,你出了竞赛规程就是昭示天下,承诺条件,就要按此办理操作。各个公棚的竞赛规程条件不一,作为鸽友,你送鸽子参赛交费,就是承认了这个公棚的规程和条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明明白白的。在实际生活中,当鸽友把小鸽子送到公棚并交纳参赛费后,就成了矛盾的次要方面,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不当家”了,以后的事就看公棚的了。公棚是否严格按照自己承诺竞赛规程办事就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鸽友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和实现就看公棚能否信守竞赛规程。不随意增加收鸽羽数;不随意减少训放次数;不随意变更决赛距离;不随意变更决赛日期;按期及时全额发放奖状、奖金和奖品等都是信守竞赛规程的重要方面。按竞赛规程办事还可以减少暗箱操作的可能。
三、把鸽子送到训放到位的公棚去
公棚赛飞的是几个月的幼鸽,训放次数的多少,训放的距离是否到位,对于充分诱导和发挥幼鸽的竞翔能力具有重大的作用。训放次数少,放飞距离近,几次训练后就仓促决赛,增大了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就象做饭一样,火候不到,做成了夹生饭。有的公棚,决赛成绩起伏很大,归巢结果不理想,除了天气的原因外,训放的次数与距离是重要的原因。训放到位,可以充分发挥幼鸽的竞翔能力,不少优秀的公棚已经把预赛前不少于10次5~180公里训放写在竞赛规程中,让幼鸽充分进入竞翔状态,这样就尽可能做到“鸽尽其力”了。
四、把鸽子送到及时上网的公棚去
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公棚每次的清棚、训练、比赛都可以上网,有的公棚的决赛归巢等情况可以在网上同步传递,归巢一只就打印出来一只,就更直观了。及时上网,让不能到公棚比赛现场、远在千里之外的鸽友随时掌握公棚管理、比赛的重要信息。及时上网或同步上网向鸽友传递的是真实、生动的信息数据。把每只鸽子、每次训练所处归巢排名位置进行排列分析时,可以发现,大部分高位获奖鸽的训练归巢排名位置是渐进式的。即短距离训练时,排名位置较靠后,随着训练距离的增加,归巢名次逐渐提升。参加比赛,就要及时了解比赛的过程和结果。
五、把鸽子送到赛后服务好的公棚去
每年比赛结束以后,还有大量善后工作,领取归巢鸽、通知鸽主有迟归鸽归巢,保证鸽主的合法权益,归巢鸽、迟归鸽如何处置和领取,对于公棚和鸽主都是重要的。善待鸽友,不怕麻烦和琐碎,妥善处理这些事情,直接反映公棚的诚信和对鸽友的责任心。而及时取回观察归巢鸽和迟归鸽的状态对于鸽主总结分析育种的经验教训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鸽子为什么不能入围,有无伤病?有时从鸽子的外观就可以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赛后服务好的公棚在拍卖会结束后一个月,还在网上打出迟归鸽的名单,通知鸽友领回,令人敬佩。而有的公棚在拍卖会结束当天就关闭了电脑,以后鸽友再三询问有无迟归鸽,得到的都是否定的回答,要是反复再问,就无可奉告了。迟归鸽,特别是一些在预赛中名次好的鸽子,在最后的决赛中究竟归巢了没有,对于鸽主调整种鸽配对,决定种鸽的生杀去留,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在赛后服务好的公棚比赛,即使拿不到名次,获不到奖金,也可以结交朋友,总结育种配对的经验教训,也可以有很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