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任何一个新品种的诞生,初始特性性状都是很不稳定的,需要N多代的提纯复壮才能保持和延续下去,信鸽也不例外,并且更难把握。因为我们追求信鸽的不是能看见的外观性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获奖能力(上手看羽条、骨骼、肌肉等意义不大,这决定不了鸽子的定向能力)。而这种优异特性更多的表现能力是隐性遗传,这种能获奖的隐性能力若在配对时得不到组合机遇,表现不出该有的特性,也就不容易获奖。这也是冠军配冠军,有时可能连归巢都做不到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户飞高位的原因,我是这样分析的:
由于小户养鸽空间不大,饲养数量有限,存棚品系相对就少,而且会力争精益求精,符合存棚品系不超过3、4个,易于把控组合对象不繁杂的基本条件。无论是采用三系轮回作育,还是效仿《詹森育种原理》公式1或公式2的作育手法,都很容易集合优性遗传性状,飞出好成绩。
反观大户,可以任性地养殖很多羽赛鸽,N多种品系,既是自己看中、引进的,必然都想试一试的想法,如果不是有目的地把众多品系分类,遵循最多每类不超过三系组合的繁育想法去做,那就会琢磨出几十、上百种配对组合。初始繁育可以这样干,试出结果若还不收手的话,杂杂交作育出的后代,获奖概率可能就会跌到1/8或1/16,甚至更低。既使获奖了,还很难继续成功“复制”。因为你很难推算出那鸽子之所以获胜,在它身上到底是哪滴血在起作用。
大户可以养很多赛鸽,但组合配对时得有个度,如果能搞清自己棚中的鸽子哪些是直系遗传或限性遗传就好办,搞不清楚建议别“拉郎配”,不如把同等翔力的种鸽雄、雌关在一起自由配对,结果可能比人为强制配对的要好。自然界的鸟类有自动近亲选择配偶的倾向,鸽子也不例外,这有益于保持种系的品质。别不信,鸽界还真有人这么干,且成绩斐然。
这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它们都是同等翔力鸽,也就全都是速度鸽或速度比较快的鸽子;若将长、短距离鸽放在一起,翔力差距较大,那可能有相当一部分组合作不出能赢得后代鸽来了。是否新主流品系鸽不是重点,毕竟优秀品质鸽的源头大都类同或有血缘关系,真追究起来,只是代数或血系占比有差异罢了。若非主流或最新品系鸽不容易获奖的话,小户还玩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