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鸽运动虽起源于欧洲,然而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国内信鸽运动绵延发展亦有近百年。时至今日,中国信鸽运动在参与人数、赛事规模、市场价值等多个方面均已位居世界前列。可伴随信鸽运动蓬勃发展的同时,与之相对的是国内信鸽品系的落没。长期以来,国内信鸽一直难以自成品系。
遥想当年,李梅龄先生在天津竞翔放飞夺冠,归羽有六,独占前五。中华信鸽自此正式登上世界舞台,洋人统治不复存在,“李鸟”一飞冲天,名震中外。此后,也有汪种、黄种等国内名系享誉鸽界。曾经的中华鸽系风光无限,而如今能为人熟知的新鸽系却寥寥无几,许多国人甚至不惜花费重金到海外求鸽。为什么外国鸽系层出不穷?而国内信鸽难以自成品系?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是育种知识和经验不足。改革开放以前,国内整体形势并不乐观,信鸽运动的发展出现停滞,这也间接导致了信鸽爱好者的新老交接存在了断层。而信鸽品系的形成是要建立在长期的杂交育种基础上的,这就要求养鸽人对育种选择和生物遗传有很深的理解。许多欧洲名系的产生都是建立在家族几代人的沿袭传承基础上的,对于育种知识,欧洲名家们从小便耳濡目染。相对而言,国内的育种知识和经验则略显不足,仍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沉淀。
其次是受赛事影响。一方面,近年来国内信鸽赛事逐渐趋向短距离,比赛日通常事先选择十分晴朗的天气。短距离搭配好天气,为信鸽创造了一种极温和的环境;另一方面,当前国内赛事趋向幼鸽为主,一羽信鸽只参加过几次比赛,便草草结束了运动生涯,成绩存在不稳定性。而欧洲赛事则设有老鸽组,信鸽一生可以参加很多比赛,参赛成绩更加可靠。在上述赛事因素的影响下,国内赛事大多难以真正体现出信鸽的全面实力,而育种选择往往通过信鸽的比赛成绩优劣来决定,因此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如果育种的主血统选错了,那么后续形成品系则更是无从谈起。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信鸽品系的形成仍面临较大的挑战。但伴随中国社会的繁荣进步,信鸽事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鸽友们的育种意识在不断提高,相信未来的中国,必将诞生众多享誉世界的信鸽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