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信鸽的血统而言,因为血统即指一个纯物种,在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功能具备上达到代代相一致,又因为信鸽是人们家养的,一开始也不知何鸽可飞何种距程,对速度、归巢率、适应气候性、群体遗传性等都没有予以综合测试,尽管天生具有适应不同条件的信鸽是存在,但却是以个体或小群体形式存在的,并没有某个血统特征性达到一致的大群体。更谈不上种族性遗传,因为一开始并没有赛鸽种,或者说有但人们没发现没重视。
根据以上推理,我认为血统鸽不仅应该是一个鸽种,而且是人们在发现、运用、掌握好鸽子过程中,根据它们特有的标志利用遗传学原理、竞翔放飞等人工优化组合手段,将各种优点予以挑选、组合、归纳、集中、分类,最后达到在遗传性状上代代一致,形成某类型的血统或某距程、某气候鸽。再或者说,具有过程中适应性的鸽种本来就有,过去因科技水平、文化普及、科研面窄的限制而没有予以发现并重视。
现在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才对这些鸽种进行了有目的合扰、挖掘、发现、集中、提纯等。从一些资料介绍及图片中看,比较有代表性并在遗传上变异很小,在相貌、特性、适应性、眼睛、归巢性、适应距程和天气上基本上代代趋于较一致的有法国西翁、海斯门西翁、詹森。在我国被鸽友们承认具有共性的如李鸟、双羊、吴淞。
在整体共同性上讲,法国西翁与我国几路双羊系在羽色、相貌、特性、适应性、眼睛上就较相似,因我国的双羊种参杂较多,现在只能叫系,也就不可能与法国西翁共似,但这些鸽子在红羽上、头型上、脚爪上、鼻型上、姿态上仍很相像。美国海斯门西翁与我国李鸟在外相上也很相同,如黑红毛羽,温和的神态,漂亮的长相,中等偏大的体型等,特别是腹部的麻点毛羽,是辨别李种系最重要的标志,海斯门西翁的睫毛也如此。
两个鸽种不同处在眼睛上,海斯门西翁着标准的浅柿子色或曰桔黄色,面砂、底沙、底板、眼志、荡角,所有色均在桔黄色基础上,各个部分均按要求的不同有深浅变化。难怪海斯门西翁被称为全天候、全距程的多面手。我在想,我国的李种鸽一开始也是这样的,所以李种一开始成绩非常厉害,也快。后来因“洛阳纸贵”,李种在提纯中,疏忽了对眼砂色素的适度选择,只注意了其他条件,所以多年下来,李种鸽的相貌仍遗传一致,但眼睛上却不好用,逐渐被人们冷落。因为李种鸽的暗黄草绿眼已形成代代遗传,这种稳定的遗传又很难拉开。
资料上登载的那对四月龄小李鸟鸽决不会是暗鸡黄泛绿沙,紫绿黑色相交织的眼志。否则,也不可能从1300公里外的香港飞回四川。
以上所举例的法国西翁、美国海斯门西翁,中国双羊系,李梅龄种系有世界公认的,有中国公认的,虽然地域不同,多少代下来,这几个有着固定遗传特征性状的鸽子种系均有那么相似。或者说,在信鸽群中,确实有某个不需人工优化组合的鸽种存在。几个被世界养鸽人公认的鸽种因我缺少资料进行溯源,我只能谈到这。
在血统配问题上,我谈了不少。对有些问题,我谈得很直率。我认为好信鸽是天生已存在的,但好鸽种却是人们后天优化组合出来的。信鸽被人们家养的时间已近千年以上,用于比赛的历史却才二百年,这个间隔时间太长,不像被人们用来吃的动物,一开始就进行了有意识的定向选择、定向改造,但从哲学的角度说,事物都存在普遍联系。每件事情的产生发展都有它的必然性和内在联系,不会偶然和孤立无联系地存在。我又认为具有特殊飞行能力的鸽种有可能一开始就有,在些有着在遗传上代代相似的血统或被人们无意识地灭绝,或者无意识地拆散并予以杂交。
总之,不论信鸽有种或无种,我们均要承认信鸽的飞翔性能是先天性具有的,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的任务只是发行它、识别它、运用它、优化它。培养血统鸽或者说培养某鸽种其实已在养鸽人中开展,只不过因为每个人自身所具备的条件不一样,你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这就是一分为二的观点。当然,血统鸽是我们发现某些本已成型的鸽种或利用适应作血统鸽培养的鸽子进行科学形优化组合的结果,达到在羽色、眼睛、体型、归巢能力、飞行速度、适应气候、适应距程、遗传状态上代代相一致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