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养鸽十余年,有幸在全国结识了很多前辈,同辈及新手。在形形色色地鸽友圈里也听到学到很多适合各人当地气候、地形、季节下饲养鸽子比赛的经验和理论。其中不乏有部分科学地客观地说法,但是更多的是很多前辈经过数十载辛苦积累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在赛鸽运动超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发现这些经验怎么用到自己身上就不行了呢?很多前辈也发现自己的经验也已经很难适应于现在的赛制和鸽子。这是为什么?难道经验是无用的?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是碰巧的?
在出现这些疑问以后很多年轻的一辈,有钱的一辈就把眼光放到了海外,之后大量的洋鸽、名鸽,洋药、名药被引进到中国,并且生根发芽。但是好景不长,在山区、高原等恶劣气候养鸽的鸽友发现这些鸽子往往是一次性的,这次比赛名次不错到下次比赛就有去无回。晴天能够创造飞速奇迹,一到阴天雨天就全盘洗空!
遇到这些问题后本人研究了高原、平原、山区、临海地区很多前辈地理论,发现其中有些问题:
老一辈鸽友:
(1)很多前辈现在还抱有一种用看待老国血的标准来看待当今的高速鸽子;
(2)现在赛线改动平凡,很多前辈还在用飞老赛线的模式挑选鸽子;
(3)没有把距离这一因素考虑在内,一味求稳;
(4)思想过于保守,没有心思去学习西方先进地饲养管理方式;
新一代鸽友:
(1)盲目跟风,国外什么品系飞得好,什么血统流行就大价钱引进。造成市场上花的就是苍白,红的就是红狐,浅斑就是詹森,花的就是桑杰士,很多工薪鸽友就容易上当受骗;
(2)喜新厌旧,很多人在一个赛季没有飞好就认定是自己鸽子不好,血统不够时尚,变相认为实在飞血统而不是飞鸽子。结果全棚屠杀,低价转让,重新引进新血统、流行血统的鸽子重头开始。年年杀,年年换,年年养不好,最后只有放弃;
(3)过于相信药品的能力忽略其危害,过分依赖西药、洋药,忽略中药,最终对鸽体造成毁灭性伤害;
(4)只求快、不求稳,忽略气候地影响、赛距地影响,对不同品系理解不到位,总觉得快的都好,慢的都是垃圾;
(5)拿来主义严重,只要看得到的,不要精髓的(精髓的是需要自己要刨根问底,细心琢磨的)。
总结了以上问题本人觉得养鸽子是个系统工程很多理论必须综合分析,互利互补缺一不可。
首先是血统,所有的血统都是好血统,但是用途不同,必须根据自己所在区域的地形,气候,赛距等方面综合考虑几路主血。血缘必须真实纯正,古代《鸽经》就说过鸽飞一滴血!这滴血实际上就是适应当地综合条件的纯正的血统。
其次就是个体素质,有了好的血统是不够的。好血统的鸽子同样有垃圾,只有个体素质过硬加上血统纯正的鸽子才是好鸽子。那么个体素质其主要因素就是骨架和肌肉,古代《鸽经》也说过鸽飞论骨,在古语里边“骨”就代表了筋骨和肌肉。只有拥有一副好的骨架才能把高速或长距离飞行中风的阻力减少,并减少自身运动中的一些压力。而肌肉可以说是骨架的助力器,肌肉不好的鸽子是飞不快也飞不远的。
再者就是眼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之窗,用在鸽子身上改成眼睛是健康之窗,是智慧之窗应该更为贴切。一羽健康的鸽子眼睛总是清澈明亮,像宝石一样发光,也只有健康的鸽子才能为主人赢得荣誉。至于眼睛的色素这个就没有很标准的东西来衡量,因为不同天气,不同地区,不同距离,不同血统的鸽子表现出来的眼睛颜色、彩虹层排列、阿尔沙结构都是不同的。《詹森育种原理》就说过眼睛是育种家的调色盘,只要在配对的时候注意根据做出鸽要参加的赛事、距离、地区等因素来互补就好。关键在内部,这个内部就是“栉膜”!栉膜理论是现在国内争议最大的理论,但是因为史料的缺乏等因素真正懂的又有多少?
本人研究栉膜理论多年,在大陆,台湾及比利时很多名家前辈的指导下,发现此理论只要居于血统,骨架,肌肉等理论之上挑选出来的鸽子成功率在八成以上!特别是送公棚的鸽子这是至关重要的。栉膜一头连在睛状体上另一头连接在小脑神经上边,不同血统的鸽、不同距离的鸽子、不同速度的鸽子、不同气候的鸽子在栉膜上体现出来的东西都是决然不同的!在配对的时候鸽子栉膜的互补选配,也是决定您做出来的是什么样子的鸽子的关键。最后只有选对了适合您自己的种鸽,并且细心饲养严格挑选严格训练再加上一点点运气,相信冠军就是您的!
以上就是本人对鉴鸽的一些愚见,欢迎批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