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地·公棚·协会·俱乐部·商城·拍鸽·鸽业·论坛·博客·日记·百科·分类·鸽问·积分·图库·鸽圈·播客·会员区
中国信鸽信息网
中信网
手机版
中信网
在线铭鸽展售
鸽具饲料展售
写给飞飞鸽友的信(一)

----“养鸽”与“赛鸽”

亲爱的飞飞:

   你好!很高兴收到你2月1日的来信。好多年我们未曾联系,得知你求学、就业、成家、做父亲。这一路经历,回想30年前我们顽皮小孩的样子,觉得时间好快,弹指一挥间,岁月留给每个人机遇有时竟然如此雷同。

   来信中你提到年前搬了新房,6楼顶有个小小的空间,清晨起来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看到高飞的鸽群激起你儿时即有的对信鸽的热爱,忍不住想修间鸽棚,重拾旧爱,我完全理解。

   我们同生于文革中期,即将进入不惑之年;回忆起30多年前的童年,机关大院里好多男孩都喜爱信鸽:东东、梁三、磊子、多娃,不知他们都还好吗?当年一批孩子中,我俩对信鸽热爱是最炙热的。记得1981年初春,我们找西外农村的老吴叔借了一元钱,到人民公园的鸽市买了只灰砂眼母鸽,用我们小手自己做的一个小木笼,珍宝般把它藏在机关大楼楼顶的角落里,每天上学放学前都要爬上全城最高的那个建筑去关爱它一番。悄悄养了差不多3个月,后来我们一起努力卖废玻璃、废牙膏皮,好几个礼拜后才终于筹齐1元钱,全是1分、2分、5分的散币,在公园茶铺中一大摞还给老吴叔。。。而每次上办公楼顶爬钢梯,我个子小,都是我先吊住身子,你在后面顶着我屁股。。。那情那景,可曾记得?

   儿时的挚爱如此热烈,相信那段段记忆早已铭刻在你我心中,永生不会忘记。

   飞飞,你这次来信的目的我很明白,帮你重圆旧梦不是件难事,今天的赛鸽和当年的养鸽,实践和内涵,目的与手段,均已截然不同,请容许我提几点想法,供你参考。

   如果你仅是想养几只鸽,喜欢看着它们自由高飞的样子,打发业余时光,不再迷恋K歌和麻将,每周还可能有新鲜鸽蛋给你的宝贝儿子吃,那不是难事。要做的就是搭建一间鸽舍,尽量不要漏雨避免潮湿,适当通风,方便你做卫生,剩下的均不复杂。

   如果你的想法是进入赛鸽范畴,想养能飞善飞可以竞技比赛的信鸽,请你一定仔细掂量,切莫轻言“赛鸽”二字。赛鸽是项综合科学,绝对没有半点假话。赛鸽需要:

    1、 投入。物质上投入不可避免,虽可大可小,但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时间上投入每天不断,你一旦立足赛鸽活动,那就意味着每天程序式的时间投入,2小时?可能不够,5小时?不会算多,8小时?今天大有人在。这样的投入,工作是否容许,资金可否承受?家庭能否包容?

    2、方向。赛鸽是竞技体育,如果自己跟自己的鸽子比,就是简单的“养鸽”,出门郊游带孩子到公园时提几只放放,那是乐趣,不是竞技。如果你打算走赛鸽路,需要你了解到绥市的赛鸽组织,每年比赛赛制,要找到你打算追求的目标,参加什么赛事?多远距离?你只追求归巢?还是希望有排名?只追求获奖?还是希望夺冠?这些方向性问题将决定你后面赛鸽活动的所有细节,故而非常重要。

    3、学习和总结。赛鸽是个细致活,从来没有一来就夺冠并出道就成为高手的先例,古往今来,欧洲没有,中国没有,全世界都没有。它需要赛鸽手不断学习,不断反省,不断调整,不断总结。如果你没有这样的习惯和心情,赛鸽这条路会让你越走越觉得迷茫,还会搞乱你的心境。

   4、耐心、专注和坚持。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赛鸽成功同样如此。要一口吃个胖娃娃,赛鸽活动是办不到的。鸽子不会人话,我们也不懂鸟语;所有经验积累除了学习交流,更多是自己对所养信鸽的体验和观察总结。成功有很多偶然因素,因为赛鸽活动牵涉到学科太广泛:人鸽互动、动物生理学、动物心理学、运动营养学、疾病预防、气候天气、空间物理。细节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还必须要大量实践。大家都在说“种、养、训”,但是要做到和谐统一,三者都在高水准运行的,寥寥无几。所以,要成功,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不能今天这个方向,明天那个方向。赛鸽也不是十项全能运动,你找不到一个运动员可以在奥运赛场50米、100米、400米、800米、3000米跑全部参赛,全部获奖,赛鸽也是如此。瞄准一个方向,不断总结反省提高,拒绝人云亦云,切莫朝三暮四,不要固步自封,敢于承认差距,是赛鸽成功的捷径之一。

   飞飞,记得我们上次一起玩鸽是在1986年吧,那年老彭叔家养着的小尖嘴母飞出了全地区550公里定西6名,我们还一起庆贺到彭叔家喝过啤酒。20多年过去了,今天赛鸽的内涵和我们童年时代的玩鸽已天壤之别;那个年代玩鸽子是很悠闲轻松的娱乐,今天赛鸽成了不少鸽友心中沉重的话题,牵扯到太多的诱惑与迷茫。时代变了,社会变了,每个人的生活变了,玩鸽也是如此。望你抽时间多了解绥市鸽界的现状,结合我提的建议考虑清楚,再告诉我你的决定。无论如何,我的支持都会伴随你。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还请代问伯父伯母二老好。


顺祝全家:

   健康、幸福、诸事吉祥!

                                                           志刚

                                                       2009年3月1日

文章很值,赞赏一下
发布时间:2010/11/7 10:24:57
下一篇
上一篇
所有评论(0评论
更多评论正在加载中…
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方式客服中心意见建议网站导航APP下载

Copyright © 2000-2024 ChinaX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深圳 电话:0755-28156678、28156809 传真:0755-28156678
我要投稿 建议反馈及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编号:粤B2-2004037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110号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