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一论文集(一):怎样培育自己的品种(一)
怎样培育自己的品种
(一)品种
在我们讨论怎样培育自己品种的方法之前,很有必要认识一下什么叫“品种”这个问题。品种是指通过育种过程而形成的一个禽群,它具有统一特征外型和大致相同的性能及真实的遗传性。
1、现在我国对鸽子品种的称谓,大致有下列几种方法:
(1)信鸽;
(2)观赏鸽;
(3)肉用鸽。
2、从外型特征上称呼的:
(1)从羽毛的颜色上称呼的:如中雨点、深雨点、红绛、红瓦灰、麒麟花、亘灰、黑鸽、白鸽等。
(2)从外型生法的特点上称呼的:如大鼻瘤、短嘴、紫砂、凤头、毛脚、走沙、火壳等。
(3)以地域的不同来称呼的:如比利时的鸽子简称“比种”、德国的鸽子简称“德种”、上海的鸽子简称“上海雨点”、昆明的鸽子简称“昆种”等等。
(4)以放翔地命名的:如放长沙归巢的称“长沙鸽”、放武汉归巢的称“武汉鸽”、放玉门归巢的称“玉门鸽”、放西宁归巢的称“西宁鸽”等等。
(5)以成功的信鸽训养者或品种的引入者命名的:如李梅龄种或简称李种,汪顺兴种简称汪种。
(6)以鸽子具有的特性来称呼的:如笑鸽、斤斗鸽、球胸鸽、扇尾鸽等。
这是在国内的情形,在国外呢?还有以鸽主的性名来命名的,如乔治.沙比利种、西翁种、韩森系、赫曼系等;还有以鸽主的意图取名的,如宝玉号、闪电号;还有什么皇后啦、什么公主小姐啦等。
世界上由于地理上的隔离,各地环境条件的不同,加上遗传与变异的因素,进化与突变的效果,实际上形成了五百五十多个品种鸽子(这已经是达尔文时代统计的,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了)。
在鸽子繁衍后代这个过程中,必须雌雄配对,才能产生后代,问题也就可以从此研究下去了。我们假设第一代亲本鸽子用两个不同的品种,雄的选用“比种”,雌的选用“德种”,那么子一代就是“比德混合种”了;
子二代呢?用子一代“比德混合种”配“日种”吧,那么子二代就是“比德日混合种”了;
子三代的情形呢?又再配“中国种”吧,那就是“比德日中混合种”了。
第四代的结果大家也会推算了。如果我们以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可以繁殖出下一代来计算,到第三代时也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如果到子四代乃至更多一点代数之后,你还能说它们只是某一个种吗?我们国家三十多年来未曾从国外引进过品种(近几年例外),虽然有引进的,也是极少数。
不错,在信鸽的杂交中,由于遗传的原因,还会有外观上相似老种之貌的鸽子,可千万别忘记在遗传的同时还有变异这一个重要内容。外型相似的鸽子,内在的“素质”早已不是那一套遗传信息了,不然“进化”或者“退化”摆到哪里去呢?对于这种外貌相似老种子的“变种”,仍称呼它的原种,当然也是无可指责的。
现在我们再往国外推理,就说是比种吧,那么是比利时哪一座城市的鸽子?又是这座城市中哪一家鸽主的鸽子?是这家鸽棚中哪一路鸽种?因此现在流行着“品种”的认识上的这种不太正确的倾向,实在大有议论一番的必要。
另外,对于刚引进来的鸽种,这确实是别人的成果。在子一代的产生过程中,就存在“为什么要这么来配”的问题,也就是你为什么要用这只雌与那只雄相配呢?这当中你总会有一番思考,总会有一番打算,这样你自己已经在配种的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我们认为,现在交通方便,消息上的灵通,鸽友之间的频繁交往,在我们国内正处在一个品种大汇合的过程中,可以讲大部分是一些混合种而已。
当然,在国内也有不少的信鸽育种家,多年来不怕失败百折不挠,正在精心培育着新的品种,或者正改良着原有的一些尚不完善、不十分稳定的品种;或者力图保持原来优秀鸽子的一些优良性状,在这种情况下是有品种可言的。但是他们的鸽子也得“具有统一的外型特征和大致相同的性能及真实的遗传性”这个条件为前堤!如果到了这一步,大家承认他的培育成果,就以这位育种家的名字来命名他培育出来的鸽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个功劳是他建树的,这份荣誉当然应该属于他,这是指信鸽而言。如像观赏鸽类的名称,或以外型特征命名,或承袭着古香古色的美妙名称,或人为地取上一个动听的名字,当然也不必去过份地指责。总之,名字只是起到称谓的作用,是一种代号而已。
现在由于消息灵通、交通上的方便,信鸽事业得到国家的重视正处在蓬勃发展当中。每一个取得卓越成绩的信鸽品种,在信鸽爱好者中间都会争相引种,这样一个种的传播和繁殖是会很迅速的。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里,在一定的地域内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种系或种群,久而久之,随着人们有意识无意识的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同一外型特征的信鸽品种或亚种就自然产生出来了。
信鸽界有不少人常常用一种机械的看法来处理鸽种的问题,今天品种甲夺取了冠军,于是乎认为甲品种就绝对是好品种,明年品种乙又夺取了冠军,乙品种又成为他心目中最好的品种。他们不是下功夫去研究信鸽如何造就出优秀的鸽子,而是瓦灰飞出成绩他就跟着去养瓦灰,第二年红绛夺取冠军他又养红绛,他常常更换品种,这样换来换去的结果,实际上使他时时处在“从头开始”这样一个位置上,这怎么能建立自己的种鸽队伍呢?
我们国家是一个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国,驯养鸽子的历史非常悠久,无论是自然形成的也好或是人为有意识培育的也好,在祖国各地都有不少优良鸽种。我们作为一个信鸽爱好者应该有意识去开发利用这一丰富的宝藏,使它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放出娇艳的花朵和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引种
任何一个要想成功地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家,都必须慎重而细心地选择他准备培育新品种用的亲本鸽子,这行为就叫做“引种”。
世界上任何一个有名望、获得成功的赛鸽家和育种家,他所养的鸽种都会有一个来源。这种来源可以是朋友赠送,或者是鸽友之间互换鸽种而来,也可以收养天落鸟,也可以是市场上选购的,还可以是从名人名家手中转赠的。在引种问题上,一些先驱名人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借鉴:如在比利时称雄十多年的乔治.花比利(曾任过比国鸽会会长)先生,曾于l905年获得一羽名叫汤鸽的鸽子,这只汤鸽身上有韩森和万得维的血统,这只汤鸽曾在数年间获奖多次。到1914年,花比利氏的赛鸽成绩每每名列前茅,可惜那时欧战爆发,战争中粮食缺乏,使他仅仅保存了六羽鸽子。战后他用六羽鸽子中的几羽与其它养鸽名家互相换种(其中包括西翁氏鸽种),从此培育出很多有名的优秀赛鸽。又如法国的西翁氏父子的鸽子,在比利时、英、美、日本等国家都受到很高的评价,他父子俩被称为最成功的育种家和赛鸽家。他们的鸽种来源一方面是从维滋氏那里获得一批小鸽,后来又从当时法国巴黎有名的赛鸽家那里,以协助鸽主把一只在七年都夺取冠军的粉瓦灰雄留得后代之后,可以得到一羽鸽子作为酬劳,因为这只七载冠军灰雄在鸽主手中没有得到一只后代。西翁父子在研究了一番之后选了一只红雨点雌,后来他父子俩果然得到了一只深灰色雌的报酬。这是一只有独特黑眼睛的雌鸽。他父子俩的几百只鸽子的鸽棚,就是这些来源不同的鸽子建立起来的。又如美国的军用鸽--贺姆鸽种,它们的老祖宗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美国俘获的一只德国鸽子,后被美军送回总部作为种鸽。此鸽是一只遗传性极优良的鸽子,它产生的无数后代都有非常优良的飞行性能,替美军服役期间,立过不少战功,这只雄鸽因此被称为“凯撒贺姆”。我国闻名的李梅龄种,它是20年代后期由李梅龄医师从德国引进的一批鸽子,经李梅龄医师的精心选育,使这一品种在解放前曾多次取得显着的成绩,并曾创出16小时飞天军--上海960公里的良好成绩夺得冠军,为中国人争来光荣。尔后数十年间,这一品种经我国不少的信鸽爱好者互相培育、改良,使这一品种成为我国比较优秀而且最广为流传的品种之一。
那么,“引种”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应该如何来选择引入的鸽种呢?
1、外型选择法
外型选择法的内容包括对体型上的选择、羽毛颜色的选择、眼睛的选择和翅膀的选择等。
体型上的选择应注意体型结构要结实,体型过大过小都不是理想类型,龙骨不应过高过长,给人的感觉是精明强干的,它应长得有一副运动员的结实匀称的体型。
羽毛颜色的选择应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方面要注意信鸽饲养地的环境,如果环境是高原山区,那应选择深色的鸽种,因为深色的羽毛颜色能起到保护色的作用;另一方面是要根据鸽主的意愿来选择毛色。很多的育种家都唯愿自己的鸽子有一个代表色,如上海陶德尧的“麒麟花”,只要一提及几乎人人皆知。如果鸽主自己有这样的心愿,在引种时就一定要考虑进去,因为羽毛这种性状的遗传是很顽强的(当然,选其它的外型特征,如凸鼻梁、大鼻瘤,或其它特征也不是不可以)。
眼睛和翅膀的选择呢?
现在很多的信鸽爱好者特别强调信鸽的眼睛,尤其是新手更是如此。他们都非常希望眼睛能告诉他,它是否是一只优秀的千公里鸽。在国内外,对信鸽眼睛下了一番苦功夫研究的人是不乏其人的,专门的论着也应运而生。到底是黄眼类的眼睛好,还是砂眼类的眼睛好?又是什么样的砂型结构的鸽子表明它是一只上上乘的优秀信鸽?无论是国内国外都存在两种看法的流派,一派是主张能从鸽子眼睛的结构上看出千公里鸽来的,另一派是血统遗传派,讲家谱、讲血统、讲鸽子历年历代的放翔效果,讲从遗传中来识别鸽种的价值。笔者认为,两派的目的是共同的,都是为了达到自己手中能产生出优秀的鸽子来,大可不必以甲否定乙,非要在这个问题上争个谁是谁非。一个是如何从外型上识别出鸽子优劣来,另一个是从遗传中认识到鸽种的优劣来,前者识别的是个体,后者识别的是群体,两者完全可以相辅相成。两个方面都属于亟待解决的信鸽科研中的问题。
近几年来,国内也有一些热心于信鸽科研并大胆实验的信鸽爱好者,他们对信鸽的眼睛结构做出了观察与研究,有的则以自己培育的鸽子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如广州陈志平同志写篇题为“冠军鸽的秘密”文章(见昆明信鸽协会出版的《信鸽爱好者》第4期 ),文章写得很强细,对信鸽的眼睛结构作了分类,系统地介绍了他对眼睛结构研究的看法,在国内要算是一篇对鸽子眼睛分折研究比较全面的文章。又如湖北沙市市鸽会的王纪林同志,他从眼沿线的颜色深浅不同和形状构造不同来识别鸽子是快速或是慢速。1984年全国信鸽学术研讨会期间,我有机会向小王学习和询问了他的经验,他慷慨传授了自己的看法。1984年秋季后,据北京鸽友转告:王纪林同志的二羽信鸽,分别夺取北京--沙市的冠亚军。这一事实充分证明了他对自己的鸽子是有能力识别出是快速或慢速这个水平的。
信鸽的归巢是否真的靠眼睛来导航?这一个问题本文不准备讨论,但在选择鸽种时,鸽子的眼睛确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历史上早在明朝时就出版的“鸽经”一书中,介绍“飞放”鸽时(包括现在的信鸽及斤斗鸽),在短短500多字的这一章中,就先后四次提到眼睛和翅膀两个部分,如“六翮刚劲,直入云霄,鹰鹘不能博击,故可千里传书”。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指信鸽的双翅坚强有力,一起飞就能飞入云霄当中,连专门吃鸽的天敌也抓不到它,所以才能千里传书送信。又如“不论羽毛咀脚,眼有光彩,翅有骨力,即为佳品”。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信鸽不论什么羽毛颜色,不论什么咀喙和什么光脚毛脚的,只要它的眼睛明亮得像含蓄着一种欲射的光彩,只要它的双翅硬朗,扎实有力就是好鸽子。还有“双眼突出,光芒四射”,还有“翅与尾齐,眼光如电”等等。这些都写出了信鸽(古时叫传书鸽)的眼睛与翅膀对信鸽飞翔千里的重要。经验表明,一般优秀信鸽的双眼都是明亮光彩耀眼的。只是沿海和平原地区和高原山区的鸽眼在色彩上有些不同,这可能与鸽子适应该地区的气候地形有关。总之,对鸽眼和翅膀的选择上,我们只能大体上说:任何一只优秀的信鸽都应具备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强硬的翅膀和矫健结实的身体。
2、家谱选择法
家谱选择就是查它的祖宗三代的放翔情况如何、放多少距离?放多少只信鸽,归来多少只?上一辈的放翔情况如何?平辈放翔的情况如何?等等。询问祖宗三代的目的,是从了解到的情况中判别这系鸽子的基本放翔成绩,是否有一种传宗接代持续下去的适应性、可塑性和连续性?这一条很重要,如果选种引来的鸽种有可靠的优良性状,并且几代都能保持这种优良性状,这就证明它们是有可靠的遗传性的,在它们继续传衍繁殖下去的后代中,只要选配得当,是一定会培育出十分优秀的竞翔鸽来的。
3、成绩选择法
成绩选择法就是准备引进的鸽子本身飞过哪里?每一年或者数年间的放翔情况如何?在它取得成绩那一年当地的总成绩如何?经验表眀:信鸽的归巢能力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特别是受气候的影响最大,气候又是“不测风云”的。多少年的放翔现实告诉我们,有的年头归巢的成绩很好,有的年头又很差,这种情况往往还与天体因素有关。这些天体因素有的鸽子能适应,有的鸽子不能适应;有的鸽子初露头角就成绩显赫,而有的则是站站放飞,它都不紧不忙站站都能回来,给人的印象是放不掉似的,等等。这些情况我们都必须了解,因为这些情况是我们选择鸽子的参考依据。
那么,要多少公里的归巢成绩才能入选做种鸽呢?回答是:千公里的不一定好,五百公里的不一定差。这主要看遗传情况而定,成绩表明是能力,而它的遗传力如何则要看后代的成绩。采用成绩选择法的主要标准,是从“定向培育”这一个前提出发提出的,也就是让鸽子代代都能放飞,这个方向来选择做种用的亲本鸽子。
4、遗传选择法
引来的鸽种,无论它本身飞过几百公里或者几千公里的距离,或者是一些一公里也没有飞过或者是一些无法了解到它的情况的鸽子,如台鸽、俘获的鸽子。它们的后代放翔情况是无法从外观上看出来的,只有从它们后代放翔效果来识别这些种鸽的遗传性能如何?用这种方法来识别做种用的价值如何,这叫做遗传选择法。
为什么本身飞过千公里以上距离归巢鸽子的后代不一定能飞呢?它本身飞过千公里以上的距离,表明它本身有这个“能力”,至于它的后代的放翔情况如何,这已经属于它的“遗传力”如何这个问题了,这是两个范畴的事。有些本身一公里也没有飞过,而它的后代却从千公里飞回归巢,这种情况表明这只老鸽子有这种遗传的能力。又有的鸽主在子代飞出成绩后也把老鸽子抓去放翔,结果老鸽子近在几十公里就放丢了,或者父子一齐送去参赛,儿子回来了,老子反没回来,老子不如儿子等等。这些现象都表明了这一个问题,即“本身的能力和遗传力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问题”。认识这一点很重要,使我们不去犯那种不该犯的错误。
当然,在遗传选择中,已经增加了配对这一个内容,这就涉及了十分复杂的遗传与育种的问题。有的父母双亲都来源于名人名种名系,可它们的子代却飞不出成绩来,有的配上无名小卒,子代鸽子的成绩却又意外的显着,这些问题留待后边去讨论。不过引种和育种的三个要素是不能忘记的:1、鸽子素质如何?2、鸽子的遗传性能如何?3、鸽子的选配效果如何?
最后,引种还要注意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在了解鸽种的家谱情况、成绩优劣情况的同时,不应该忘记了解一下“人”的这个问题。为什么在讨论鸽种引延问题时,提醒大家先识别一下“人”的这个问题呢,因为信鸽界就有不少为捞到几个钱,而不惜吹牛胡扯或弄虚作假,或借别人的名誉出售冒牌的或假鸽子的等。这种人连最起码的一点点鸽德都没有。信鸽活动是一件高尚、文雅、严肃、认真的事业,它不仅仅能充实和丰富人们业余的爱好和精神生活,而且还引导人们从科学研究上下功夫学习,它不仅仅是几只鸽子比赛一下的问题,而是几乎涉及到整个生物界的科学知识,在这样一种科学性、学术性很强的事业中,怎么能容许这种骗子在行骗呢?每一个正直的信鸽爱好者都应该起来与这种信鸽界的不正之风作坚决的斗争!这样才有利于信鸽事业的健康发展。
注:文中介绍的国外情况的资料,引自“鸽典”一书,是厦门市鸽友叶釆彬、柯潜森、叶崇化等人提供的。
(三)选配鸽子的几种方法
作亲本用的种鸽选好引入自己鸽棚后,笫一件事就是如何给它们“配对”。在这个时刻,我们对引入鸽只能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也就是了解到是什么种、本身飞过多少距离、得到几名、平辈飞翔情况、上代的情况等等。至于它们的遗传性能如何,它们配对后的遗传效果如何,是不得而知的。而这两个问题又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选配鸽子的实质,实际上是检验一下种鸽的遗传力和配对效果这两个问题。从遗传学的角度讲,即这两只鸽子的配对在子一代身上,有哪些性状呈显性遗传?哪些性状呈隐性遗传?哪些性状呈伴性遗传?哪些性状呈返祖遗传?哪些性状环连与互换了?某种性状是以数量性状的遗传方式进行的,两只信鸽配对后夺取了杂交优势,还是夺取了杂交劣势?子二代、子三代等后代的变异情况又是如何,等等。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鸽子大部分是混合种,在很多性状上要找一只“纯”点的信鸽是不容易的。因为绝大部分的信鸽爱好者都是业余的养鸽家,饲养的场地、粮食等条件都限制着毎一个鸽棚,要饲养参加比赛的鸽子,还得养上一些做种的鸽子,再养上一些做实验用的鸽子,这样就会使鸽主承受不了。因此“纯种”的饲养,对于业余的养鸽者来讲,无疑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
用这种混合种做种鸽,再讨论它们的遗传效果是会困难重重的,因为杂种是不稳定的,在遗传中它们的后代性状是会分离的。因此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就只能做一些经验和教训方面的探讨。
我们培育自己的品种,得有一个目标,也就是准备培育一个什么样的品种?培育出的品种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比如: 企图培育一个深色羽毛的、黄眼的、能适应高原山区地理气候条件和能逃避天敌等等特征的鸽种,即高原型的鸽种。当然也可以培育其它特征的鸽种,或者是在中短距离上快速归巢的鸽种等等。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培育出的鸽种要具有“能快速归巢” 这种信鸽独有的性能。
有了这个目标,我们从引种时就得作出羽毛颜色、外型生法(即表现型)和眼砂属类的选择。尽量选择同羽色、差不多的外型生法的鸽子配对,尽量避免在育种过程中多走弯路,甚至前功尽弃!很多信鸽界的沙场老将,为了增加新鲜血液而引入一只鸽子,在这个问题上就非常注意,他们怕什么呢?他们怕就怕引来的鸽子使他们原鸽种繁殖得变了原有的特有形态。
万一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的条件时,怎么办呢?比如只有一只某种颜色羽毛的雄鸽,再难找到一只基本符合条件的雌鸽时,怎么办呢?不能为了等几年找到基本符合条件的雌鸽才给这羽雄鸽配对,这不仅仅白白耽搁了这羽雄鸽的宝贵年华,而且也会拖延许多宝贵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防先选一只别样羽色的雌鸽配对,在它们的配对中雄鸽的羽毛颜色呈显性遗传,那么在子一代中仍然会出成雄鸽的羽毛颜色,即使在子一代中雄鸽的羽毛颜色呈隐性遗传,这些子代鸽子身上雄鸽的羽毛颜色仍然存在,在子二代身上雄鸽羽毛颜色又会得到表现,再把子二代表现出上辈雄鸽羽色的配其它子一代中、或同父异母的平辈鸽相配,又把子三代和子一子、二代遗传了老雄羽毛颜色的鸽子相配,就这样一直定向选配下去,一系同羽色同外型生法的鸽种是可以育成的。如图:
甲♂×乙♀ 甲♂×丙♀ 甲♂×丁♀ 甲♂××♀
(深色)↓(淡色) (深色)↓(淡色)↓
子1代深色(呈显性遗传)×淡色(呈显性遗传)×深色(呈显性遗传)
↓ ↓ ↓
子2代深色、深色、深色、淡色 深色 × X色
子3代多出几只 ↓
选择一羽深色 ……
这里介绍的选配方法已属于纯系培育法(指羽色的纯系),用这种培育法是可以育成从表现型上基本一致的一系鸽种的,这个方法在这里只作概括性的讲一下,留得后边专门来讨论这个问题。
选配鸽子有些什么常用而可行的方法呢?
下边我们介绍几种育种常用的方法:
1、单杂交法
这种杂交形式是最简单的杂交方式,又叫成对杂交,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杂交方法。这种杂交方法只用两个品种就可以进行。杂种的遗传结构比较简单(杂交用的两个品种须是纯种而言),经验表明:此法用在远缘杂交上,收效有时较好。如图:
甲种♂×乙种♀
↓
子1代 甲乙混合种
2、复合杂交
复合杂交就是用三个以上的品种进行的杂交,其目的是把许多亲本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经过精心的选择和淘汰,筛选出优秀的鸽种来,育成更全面的品种。但由于复合杂交所涉及的亲本较多,杂种的遗传结构比较复杂,后代的分离范围较大。因此,杂种后代的群体必须适当扩大,才能从中筛选出优秀的种子,故育种的过程也较漫长。如图:
甲种♂×乙种♀
↓
甲乙混合种 × 丙种
(♀或♂) ↓ (♂或♀)
甲乙丙混合种
又如:甲种♂×乙种♀ 丙种♂×丁种♀
↓ ↓
甲乙混合种 × 丙丁混合种
(♀或♂) (♂或♀)
↓
甲乙丙丁混合种 × 戌种
(♂或♀) ↓ (♀或♂)
……
3、轮回杂交
以一个品种作为轮回的主亲本,反复和杂种的后代进行杂交,每轮同一次其遗传成分就增加一次。轮回杂交的方法常用来改良某个品种的个别缺点,其办法是将要改良(进)的鸽种作轮回亲本,非轮回亲本要具有与轮回亲本相对应的优点,每次轮回时要选择具有克服了某个缺点而又像轮回亲本(即改良的品种)的鸽了,可连续几次轮回,以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如图: 甲种×乙种
(轮回亲本) ↓ (非轮回亲本)
杂交子1代 子l代×甲种
↓
轮回杂交第1代 子2代×甲种
↓
轮回杂交第2代 子3代×甲种
↓
轮回杂交第3代 子4代×……
4、同雌(或雄)异雄(或雌)轮配杂交法
为了充分地利用时间,多获得配种组合子代鸽子的遗传效果,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鉴别出种鸽的遗传性能和识别选择出种鸽中的“最佳配偶”,就可以采用此轮配杂交法。
具体的作法是:用甲♂(或♀)配乙♀(或♂)出三窝后拆开(无论成活几只),再用甲♂(或♀)配丙♀出三窝又拆开……以类推。将来以这一批子代鸽子的放翔成绩(速度和距离)来鉴别是哪一只种鸽出的子代鸽子的放翔成绩最好,哪两只种鸽配出的子代鸽子归巢最多,从而选择出遗传效果最好的种鸽和结合得最好的配偶来。
上述几种配种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从子代的放翔效果上鉴别出老种鸽的价值如何。这种以后代的具体效果来鉴别种鸽的方法,又叫“后裔选择法”。到了这一步,我们应从子1代中选择出一些鸽子(特别是放飞过一定距离的归巢鸽子)来充实自己的种鸽队伍,但它们先只能作为“试验”的种鸽来使用,以期达到加强自己的种鸽队伍,同时又是“定向培育”自己的鸽种。这里的“定向”有两个目标:一是代代鸽子都采用归巢鸽子来做种鸽;二是互为亲表,在表现型(即外观上)上基本一致。任何一个信鸽饲养者,没有自己的一批种鸽队伍作为基础,要想获得成功和发展是绝对不可能的。子1代参与做种鸽后,又应从子2代中选择出一些鸽子来加入种鸽队伍,这样不断地选择,不断地淘汰,在选择与淘汰中求得发展。
在选择到子2代、子3代的鸽子加入种鸽队伍后,那时,可能你的种鸽当中,已经出现“沾亲带戚”这样一种现实,这种情况又如何办呢?这时可以采用两种杂交法:
甲:同血缘杂交法(即近亲繁殖法)
这也叫亲缘杂交法,即是在姐弟之间、在兄妹之间,在姑表姨表之间来进行交配。实践表明:这种近亲杂交出来的子代鸽子,仍然是可以参赛的。再往下传衍时,则可以用子4代、子5代来与子1代,甚至亲代交配,这种近亲杂交出来的鸽子,虽然会因同血缘交配而导致一些隐性基因得到表现,因而增加一定量的淘汰比例,但这一环却正是纯化一个品种必须经过的道路。这种表现出来的带有不良的隐性基因的鸽子,完全可以通过人为的选择加以淘汰,留下来的则是符合人们选择目的的鸽子。这种从亲代至子1代、子2代、子4代……不断地选择下去的方法,又叫系统育种法,或叫品系育种法。
乙:可以在自己的种鸽中,有意识地划分成两个交配系,然后再用这两个交配系的鸽子进行杂交。
如图:
AB×CD EF×CH
↓ ↓
ABCD×B EFCH×G
↓ ↓
ABCDB×D EFGHC×E
↓ ↓
ABCDBD × EFGHEC
↓
ABCDEFGHBEDC
有的育种者为了保持自己已经取得的育种成果(指已经培育成功的,但还属于半成品的鸽种),或者为了在原优秀的地方品种的基础上,掺入其它一些优秀鸽种的血液,同时又要保持地方品种的基本特征,这时可以采用“级进杂交”的方法来进行。所谓“级进杂交”,就是不断地引入优秀的外缘鸽种与本地的鸽种,或改良已育成的半成品鸽种杂交。但须注意在引入鸽种时,必须选择在表现型上与地方品种和需进一步改良的半成品鸽种差不多的鸽种,以免在表现型上走样。
如图:
本地种×引入种
↓
子1代 混合种×引入种
↓
子2代 混合种×引入种
↓
看改良的效果而定
或者: 本地种×引入种
↓
子1代 混合种×本地种
↓
子2代 混合种×引入种
↓
子3代 混合种×本地种
↓
子4代 混合种×引入种
↓
看改良的效果而定
总之,育种可以采用的方法很多,但究竟用什么方法来进行好,这只能根据自己的鸽种情况而定。即自己的鸽种在遗传中变异到什么程度?变异成什么样子?到彼时彼地时应采用什么方法进行下去?这都不能下一个死板的结论。实践表明:在育种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出乎人们主观意想的情况,这时就必须根据已经出现的情况来作适应性的修改。这好比中医师给病人看病一样:先号脉、观舌苔、看气色(对鸽子来讲就是外型选择),然后问病情病史(家系调查),最后才开方子(选配鸽子)。而这第一副药方,却只是一副试探性的方子,等病人服用后的效果如何,又才开第二副药方,这第二副方子与第一副方子总会有所不同的。某些药可能不用了,某些药的剂量可能增加了,某些药又新加用了,等病人服用后,再根据病人服用的效果来开第三副方子……直到病体痊愈(对鸽子而言即是鸽种育成)。
育种的方法,也只是“方法”而已,它并不是我们育种的目的,方法好比手段,而育成的新品种才是我们的目的。常用的汉字不过几百个,有的人却能用这几百个常用的汉字创作出感人肺腑的文章来(甚至几十个汉字,如诗歌)。我国很多的优秀文章和诗歌,不是流传千古吗?常用的音符也不过二三十个,成功的音乐作曲家,却能用这二三十个音符创作出美妙动听的乐章来,而认识这几百汉字和二三十个音符的人是很多的,却并不是每一个认识的人都可以成为作(曲)家!这当中的差别在哪里呢?我看就在于对问题的研究学习和应用方法的深度与广度上(这里当然要具备最起码的“素质”)。采用何种方法?如何选择效果?又如何进行修改?“运乎之妙,全在一心。”
相关链接:怎样培育自己的品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