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头想想,我的思绪,我的人生,我的轨迹,就像一只迷途的爱鸽,在寻找家的方向。这个比喻真的十分恰当。赛鸽,带给我最大的礼物是什么呢?人生感悟,就是赛鸽带给的最大感动与礼物。这些年,在现实的社会中,碰到过许许多多现实又无奈的事情。
我们亲人生病,面对高额医药费,一天近千近万的医药费,天天必须得充钱,余额不够,就被断药断液,无奈与现实!那时觉得,金钱确实反映出一个男人的能力,有没有能力为家人保障健康的身体,此时完全体现在金钱上了。除了金钱,权力更是男人能力的体现。现在小孩子上个学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像我们市一小,户口在其所接纳的范围之内,也报不了名,一定得花多少钱才能排上号,报上门,有关系的,费用会少点,没人没关系的,那只能让那些领工程的人狠狠宰一笔了。
其实,金钱与权力令我们无奈的事情,很多很多,足够写一本书。我们每天都面对许许多多现实又无奈的事情,我们如何摆正心态,如何摆脱生活繁琐所带给我们的困扰与烦恼。这是比赛鸽活动重要一万倍的事情。如果我们在心态、心理方面找不到正确的理解与方向,那么我们会做出很多极端的事情,例如厦门公交纵火案,多少无辜的家庭受到伤害。也许有人会说,纵火者是被逼得无路可走而导致恶果的。所以我们要庆幸,我们大部分人都还没有达到如此恶劣的处境,我们衣吃住行都能得到基本上的满足,可能还有余裕,难道我们没有理由过好现在及未来的每一天吗?
鸽子可以给我们很多很深的人生体会,我对其中一个体会就是,做人没有必要太累。所谓鸟为食亡,我是很同意这句话的,像赛鸽,饲料决定了赛鸽的许多,赛鸽的家飞、外训、比赛都离不开饲料,饲料决定了赛鸽的一切,鸟为食亡,实质也是鸟类的生理本能。但是古训中人为财死,我是严重不同意的。经过这些年的生活感悟,我觉得人并不是为财而死的,可能大部分的中国人都会觉得人为财死是非常正确的,这跟我们的传统文化及现在社会的体制及社会现状有很大关系。
先说我们的传统文化问题,像教育这一块,我们从小就被老师现实地灌输: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职业,领到好的工资。这其实就是将学生往“人为财死”方向上引导。长大后,我们也如了上一辈人的愿,拼命工作,努力赚力,整天被现实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好像脑子全是经济(钱)的概念,根本没有多余的思绪去想其它,尔后便更随了前辈的愿,购房,结婚,生子,重复前人一辈又一辈的老路,玩一玩鸽子,也整天被家庭反对,觉得真的好累。而国外的生活与中国的传统是绝缘相反的,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兴趣而活,为了自己最纯真的理想而活,你像众多的原生态电影:野外探险,野兽拍摄,深海潜影,原始森林科研等等电影纪实,几乎清一色是老外所提供的,国内的几乎空白。即使有,国内的这些纪实片也是相当肤浅的,商业价值极浓!就像国人嘴上常说:“谁吃饱,没事去搞这些东西啊,大家都得忙着赚钱啊!”此话道出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想一想,中国差钱吗?经济总量全球第二,不差钱啊!
人民币,就是一张纸,用出去的时候它就叫人民币,没有用出去的时候,它就是一张废纸而已。我们生来下并不是为了一张纸而活,是为了人生的精彩,人生的兴趣,人生的理想,人生的享受而活。一个国家造出一张纸,然后全国人民付出一生的精力去为了得到这一堆纸,你说可笑不可笑。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国家缺少发明,缺少创造,因为我们把精力都放在赚钱上了,都放在商业价值身上,谈何发明与创造。有一句名言说得没有错:我们民族之所以近代缺少发明与创造,是因为我们的人民太勤劳了。活着为了什么?可能我们没有办法正面去回答这些问题,但一些人,一些事却真实有力地告诉我们活着为了什么?你像英格玛灵魂人物,为了创作音乐,在一个孤岛上与世隔绝地生活了十年,创造出了流芳百世的经典音乐,雅尼为了音乐,漂泊多年,放弃许多高薪的诱惑,一心为了心爱音乐而付出,寻找古典与现代音乐的结合点,成了新世纪音乐的教父,其《夜莺》广为中国人所熟悉。
言归赛鸽的育种(深度),实质也跟一些人生感悟差不多,可以说大同小异,你像每一年都赚很多奖金的职业赛鸽手,他们并不是真正的育种家,他们并不能培育出一个新的品系。因为商业化、博彩化太严重了,这些职业赛鸽手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赛,为了自己的兴趣而赛,为了培育自己的品系而赛,他们是为了钱而赛,所以很难培养出自己的品系而流芳百世。就像国人为了赚钱而活着,何来发明与创造?
第一,成绩好并不等于懂得培育品系。成绩好与育种是两码事,成绩好,只需把种、养、训做到位就能飞出好成绩。我可以这样说,一个职业赛鸽手,就算现在把棚全清掉,明年又重新起棚,如果当地赛鸽水平不高,他一样又可以高位入赏的。我们可以说此人成绩好,有技术,但绝对不敢说此人懂得培育,并把鸽子培育出了一个品系。天下还没有人,能做到一到二年就培育出自己的品系,培育一个赛鸽品种需要的时间与精力非常大,在育种与比赛方面都得下工夫,没有十年半载是不可能成功的。
育种家,必须能在羽色,骨架,肌肉,翅膀,眼砂,培育出自己赛鸽的特点,并且能固定和稳定,这只是第一步,达到这一步的中国鸽友大把。第二步,是能赛,光看不中用,有屁用吗?所以育种家又必须是赛鸽家,你得把自己培育出的鸽子,去实践,去比赛,并且实实在在飞出了不少成绩。第三步,是传播,光你自己能用能飞,而别人用你的鸽子就飞不出来,这也失去意义,失去培育的意义。就像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如果不能大面积种植,那是根本没有一点意义的。所以你像詹森,能育,能赛,能传播,这才是真正的育种家。这三步,缺一不可,这三步都完成,没有十年,也得八年,普通的鸽友没有这个毅力与恒心,更没有这个长期的计划与方法,培育一个品系,不可能是随机与随意中完成的。
我在近二十年里,接触过无数鸽友,游阅了众多赛鸽高手,只发现了两个育种家,当然其名字也不方便透露,免得有宣传之嫌,我就是依据上面三步去依据与判断的,这也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的判断依据。
我们更深一度去解剖如何培育一个品系?
第一,发现优秀个体。一个品系的形成是从一个个体开始形成的,然后再形成群体品系。所以首先你得发现优秀的亲本个体,这个发现,存在偶然性,并不像鉴鸽大师所说的,一眼就能看出优秀的亲本个体,这些都是吹牛的。优秀的亲本个体,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比赛而得到验证与肯定的。其中成绩显著及稳定遗传是其中二个重要特征。至于优秀个体是雌,还是雄,完全取决于你碰到优秀个体的运气,所以我说发现优秀个体具有偶然性。
第二,优秀个体去实践作育及比赛中,至少要稳定遗传到三代,才具有培育品系的价值与基础。当你发现一羽优秀的种鸽个体时,一开始我们要尝试去配对,作出的子一代为杂交后代。实践证明能飞后,我们并不要急于去近亲回血,因为仅通过一代的价值去培育品系,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我们要再次验证优秀个体是否具有优秀的基因,可以分二步来走,第一步,你要用优秀的亲本,去配不同的公本或母本。例如,你发现优秀的个体是雄性个体,你可以去配不同的雌性个体,分别产生的后代去参赛,如果不同配对所产生的后代在实际参赛中都具有很高获奖概率,那再一次说明此优秀个体相当优秀,具有优质基因。
作为优秀个体的杂交子一代,是不具备跟亲本回血价值的,因为太近血,根本看不出优秀个体的超强遗传性。你必须再利用杂交的子一代去杂交作育出杂交子二代,再去实践比赛去证明其优秀的遗传性,再杂交,其体内含有第一代的基因越来越少,但恰恰是为了证明只要含其一点血就能“飞疯”的效果,于此来再次证明第一亲本的优秀基因及稳定遗传性。当然你如果去实验到杂交子三代,效果会更好。当然不是杂交代数越高就越好,任何东西都有度的,物极必反,我个人认为杂交二代到三代是最合适的,杂交代数多了,你根本不知道是哪个亲本的基因在起作用。
第三,杂交发挥到第二、第三代,近亲回血保种!当一个优秀的基因个体,其体内优质的基因在杂交后代能发挥到第二、第三代时,此时,才具有近亲回血保种的价值。采取何种回血保种的方法?在育种学中,其近亲培育方法有很多,亲本与子一代配对,亲本与子二代配对,或者子一代与子二代、子三代配对等等,有很多方法。究竟用那一种方式为主呢?我在实际的实践中,发现如果既要能参赛,又要能做种的近亲回血保种方法,叔侄配、姑侄配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方法。好鸽子不怕近亲,这句话也对也不对,如果近亲系数太高,如父女配、母子配,这样出来的后代是没有办法参赛的,得奖概率基本为零。如果你不信,你可以试一试。如此通过近亲回血培育出一批回血鸽,经过实践(直接做育出子一代去参赛,或者回血鸽直接参赛)再固定其基本性状,以此形成自己培育品系的目的,最后达到其它方式进行传播。
第四,品系培育为何需要太多时间与精力。我一文写出来,觉得很是简单,其实里面需要把理想化的条件变成现实基础条件的,而这些都是大部分鸽友没有办法达到的。首先你得有时间与耐力,不会半途而废,你得有金钱,能承受起一定经济能力,另外,玩笑一点讲,你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遗传、营养学、疾病学、配对技巧等等都得懂,不然,你没有办法达到品系培育的基础条件。说一简单的例子,鸽子都不会养,怎么去实验参赛,又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更谈何培育。所以,具备众多条件的鸽友少之又少,自然可以称得上育种家的鸽友也少之又少。
本舍展厅:伯马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