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中“丢失”的鸽子不一定全都是“菜鸟”
中国赛鸽运动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发展到今天,比赛花样不断翻新,比赛项目越来越多,比赛规模越来越大,大有赶超世界赛鸽强国之势。
然而,无论是公棚比赛还是地方性的比赛,只要有比赛就会有赛鸽在比赛中丢失。就拿公棚比赛来说,到决赛结束,以集鸽(收鸽数据)数据计算,最终归巢率也就30%左右,有的甚至更低一些。地方比赛与公棚相比,大致也差不多(赛鸽发达地区要好一些,因为他们的鸽子质量高,养鸽人的水平高),起码我鸽会和周边相邻鸽会的情况是如此。
我们鸽会每年春季比赛(500公里)以50公里训放集鸽数量为基数,到500公里比赛结束,有效期归巢率不足20%,秋季500公里比赛归巢率不足参训赛鸽的10%。秋季特比环竟然在有效期内无赛鸽归巢(必须承认赛鸽质量差、饲养水平低是赛鸽丢失的主要因素之一)。牡丹江鸽会赛鸽整体水平要高于我们鸽会,但秋季决赛归巢率也不理想,50元特比卖环2000多枚,有效期只归巢100多羽。七台河、双鸭山等大致都差不多。
在我地区乃至全国,地方协会、公棚,在比赛中丢失的赛鸽,占据所有参与训放、比赛赛鸽中的绝大多数,那么,这些在比赛、训放中丢失的赛鸽都是“菜鸟”吗?可能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绝不全是菜鸟!
当然,一定会有鸽友看过之后,会骂上一句:净扯淡,比赛中的冠军绝不会是那只“菜鸟”。是,我也承认,比赛中的冠军绝不会是大家口中的“菜鸟”,如果它在比赛中被网,如果它不幸在比赛飞行途中撞伤,如果它因自己的无能定向错误无力归巢,那么它就不会成为比赛中的冠军,也就一样会沦落为人们口中所说的“菜鸟”。
但凡参加过比赛的鸽友都知道,在赛鸽比赛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而有一部分“丢失”的赛鸽绝对不是“菜鸟”。
2012年秋,我一秦皇岛鸽友(避免有广告嫌疑,故隐去姓名)在BOB 500公里决赛中获得27名,第二站500公里在邢台被网;本人14年春一羽赛鸽,在尼尔森公棚预赛381名,决赛在天津被网(网鸽者打电话说:鸽子累得不行了,从天上掉下来摔伤了。胡扯!怎么可能是他说的那样?);2012年吉林云鼎公棚,2012-08-322226灰白条雄鸽,预赛172名,500公里决赛三天归巢名单里没有,公棚迟归鸽发回有它,右侧翅膀下撞伤,有血迹伤口为证,皮外伤,翅膀没有断;我省原鸽协领导刘清武、陈发友两位老师,自己私训300公里,在返回途中一钢丝电话线下(八九十年代很常见),一次发现十几只撞死的信鸽,捡起来一看足环,目瞪口呆,全是他们自己训放的鸽子;我们鸽会也有鸽友在高压线下,捡到自己刚刚放出不久被撞死的赛鸽。
综上所述,在众多的比赛当中,总会有部分赛鸽不幸中网,也会有部分赛鸽不幸被飞行途中“障碍物”撞伤,而它们绝不是纯粹的“菜鸟”,相反,它们当中会有出类拔萃的“超级鸟”。那么,有多少“超级鸟”因为诸多不幸而变成人们口中的“菜鸟”,既遭受不幸又蒙不白之冤?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又有多少这些不幸的“菜鸟”的平辈、父母横遭白眼,甚至沦为刀下之鬼?
所以,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所有丢失的赛鸽都是“菜鸟”!更不能头脑发热一时冲动,犯下让自己追悔莫及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