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棚鸽配公棚鸽参赛公棚(图)
在刚过去的许昌铭泰公棚颁奖、拍卖会上,笔者专访获得鸽王冠军的武汉祥獒园汪思勇教练时,请他谈一下在育种方面都用哪些方法。汪思勇教练说出了自己几十年的养鸽和赛鸽经验,笔者感慨很多,当然也受益匪浅。笔者最有深刻体会的是“公棚鸽配公棚鸽为主”,因笔者参赛公棚两年来,从交鸽到决赛这个过程中,赛鸽适不适应公棚环境的实践中,还是感觉与地方信鸽协会的比赛是有区别的。
下面是汪思勇教练自己几十年的养鸽和赛鸽经验:
1、近亲交配,提纯复壮。
2、参赛鸽以杂交为主。
3、公棚鸽配公棚鸽为主。
4、地方信鸽协会比赛的赛鸽,以地方比赛的种鸽为主。
5、参赛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不同气候的公棚,种鸽育雏方向也不同。
6、对眼砂没有特殊要求。
7、赛鸽健康以预防为主,不健康的坚决淘汰。
笔者也体会到,在地方信鸽协会参赛的赛鸽,在信鸽协会飞得特别好,经常获得好名次,但送入赛鸽公棚比赛,有些赛鸽表现就不如人意,好像对公棚这个大幼儿园不太适应。有的紧迫、生病、死亡,有的游棚、丢失,存棚率不高,到决赛时的存棚就更少了。
笔者在这两年的参赛中,也感受到这种现象。本人在地方信鸽协会飞得很好种鸽,在公棚最后存留下来的也不多。所以,我把这两年公棚决赛的获奖鸽和归巢鸽,统统都拿回来,再用这些名次鸽包括迟归鸽,作为种鸽配对,或者再配回打过公棚的种鸽,出幼鸽再送公棚,让它们逐渐适应公棚的环境——大幼儿园。
今年在洛阳京朝寄养棚已初见成效,不仅在预赛300公里进奖,在决赛505公里(今年秋季天气很难飞的情况下),取得了令本人满意的结果。实验情况如下:
预赛300公里:3名、4名、10名、18名、130名。
决赛505公里:14名、29名、48名、51名、101名、106名。
双关排名:鸽王亚军、6名。
团体排名:亚军。
通过观察今年秋季公棚的实验情况,笔者赞同汪思勇教练“公棚鸽配公棚鸽为主”的经验。因公棚鸽配公棚鸽,它们已经适应了公棚的饲养环境和“大幼儿园”的条件。因此,它们比起在地方信鸽协会飞得好的种鸽,拥有更前一步的遗传基因,也就是已经有适应公棚环境的那种“种气”。当然,不能否认有天生就适应公棚比赛的赛鸽,它们没有这个适应过程,却在公棚各方面都表现让鸽主满意。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千篇一律,不能一概而论。
笔者还在探索,望那些有经验的鸽友不要笑话,如您有好经验,请您不要吝啬,更不要讽刺我这个“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