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入梅来,倒是少了往年的小雨加桑拿气候,大雨基本不间断地持续了数天。老鸽人都讲今年的天是大不同了,看来今年又是一个揣摸不定、阴晴无序的大气候。虽说下着大雨,但却并没有感到凉爽,身上总有一种粘粘的感觉,说不出的不舒服,在这高压、高温、高湿的环境里持续着!
今年的首轮疫苗,已在上周完成,五十来只小家伙消耗了三瓶。对于每年两个赛季里的疫苗工作,俺是绝对不会偷懒的,这可是一个马虎不得的赛鸽管理程序。正好趁着这几天的大雨,鸽子们正好在棚里休养生息,虽说棚里的积粪,已达到了建棚以来的历史新高,但鸽子们的状况倒也乐观。只是棚外一个个单独的铁笼子下的托盘内,也已积粪如山,显然已冒过了筛网的高度。随着这高湿的气候,加之高温的度数,发酵的味道已在这高压的场景中散放开来,庆幸楼顶就俺才有闲情逸致上来,不然周遭早就指责一遍。鸽棚的卫生是个大问题了,俺得趁下个晴好的日子,彻底地把棚内外打整出来,再把雌雄种鸽分开来。
今年的种鸽拆分工作还未进行,一来是近期工作较忙,二来这该死的雨使棚上操作不便。但冰箱里的鸽蛋,倒是求不应供,满满的积存了不少,老婆、儿子一天四个的速度还得消化一段时间。楼上的丝瓜与辣椒,倒是因为这持续的雨期,而显得比往年更加茁壮,丝瓜的蔓绿已布满整个架子,辣椒也已是丰收不少,只是买苗时可能上了当,当初讲的是买最辣的朝天椒,不想结出来的却是不咸不淡的尖刀菜椒。虽说不太辣,但这原生态的青椒,伴着家乡有名的达州腊肉来一份青椒炒腊肉,也是一道可以让小伙伴们流口水的地道风味菜。棚外的丝瓜长势强于往年,这得益于持续的大雨,也得益于棚外被水充分泡胀发酵过的鸽粪,棚外的一抹欣绿,总会让俺在不经意间养足眼福,同时也给棚内的鸽子们一份自然的情怀!
小雏们已长得差不多了,开家工作基本完成。今年开初的家训,以散棚为主,早上有时间上棚就把小雏们扔出棚不作收管,下午再上棚赶起来飞几圈,看似自由散漫的无序自然制养法,却降低了小雏游棚的损失率。鸽子们充分地熟悉了棚四周的大情小景,也见怪不怪了,周遭大户们如战斗机群般的家训操练,看似都在棚上游玩,无所事事,但却也历练了小雏们处变不惊,适应各种突发情况的稳重表现。
以前只要空中有大点的鸟飞过,鸽群就会一炸而起,只要小区有谁家办事放炮仗就吓得无影无踪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看来温室的花朵还是不如这散养的野草,大一点的已急着开始追雄逐雌,身上也开始了斑驳地掉羽,接下来的换羽工作将慢慢地展开,做条的日子也不是太远了,今年还未来得及拨条的前期工作--剪条,计划着这个周末来完成这个迟来的程序。尽管每年都有鸽友对于做条这个人为的工序产生异议,但俺通过这几年的操作,还是决定按步骤进行,俗话说得好: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方法!
近期的饲养,由于自己的原因改为一天一顿,鸽子们倒也适应了过来,饲料上也省去了很多的麻烦,不管啥样的饲料,只要往食盘里一撒,基本瞬间抢完。近期的饲料以小蚕豆为主,目的在于小雏们食后干蚕豆,在嗉子里与水结合发胀后撑大嗉囊,当然此法今年刚刚尝试,不一定正确,但却也是鸽事上的另一种探索,不敢讲是成功经验,但却是一位好友亲述的自身方法。饲鸽的道路上就是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试验中找到乐趣,随着赛事越来越专业化、精准化、大户化,作为业余选手的俺也只能不断吸收有益的方法,走出一条适合自家鸽群的训养方法来!
这两天,因儿子放假长住在苏州,也就有了时间与苏州的几位前辈鸽友聚集品茶聊鸽。拙政园内一方小几,几盏清茶,一盘花生,伴着扑鼻的荷香,看着亭外的雨滴,聆听着几位前辈对大半生鸽事的浮沉回味,寻找经典鸽事的共鸣,有些趣事以前只是在早年的鸽刊中看到,今天亲耳听到倒也算缘回道合。听着几位前辈的回忆,倒是对俺浮躁心灵最好的洗涤。几位前辈皆是成名较早的上海、姑苏鸽人,无论从人品到鸽经,都是修养有成的鸽友。特别是在当前重赛轻育的饲鸽环境中,几位前辈在育种保血的环节里,倒是独有见的的。老一辈的鸽人,注重品系的传继与保种,虽说这种观念不太符合当前的潮流,但中国鸽界自从三大公认的国产品牌(李鸟、吴淞、赛阳)之后,再无公认的国产品牌产生,这就足以让国人唏嘘不已了。拿来主义固然能快速高效地取得立竿见影的特效,但长久来看,还是得自己通过引进别人的好东西,再创造出可持续的东西。老一辈鸽人,固然有他们老化的看法,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为冥顽不灵、封建保守。虽说他们有些方法,可能已然跟不上当前赛事的进化速度,但有些东西依然是值得我们学习汲取的宝贵财富!
雨还是在无止地下着,自己的鸽路,还是顺着自己的想法在走着,棚上的丝瓜藤也看似漫无目的地在延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