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蚊大战”战术中的几个认识误区
退休副高级兽医师、兽药师:陈仲铭
蚊香真的对“人畜(鸽)无害”吗?
蚊香是通过点燃或加热后,使蚊香里的化学杀虫剂随着烟雾缓缓释放在空气中,通过空气对流将药雾渐渐弥散于空气环境中,在药雾对害虫的有效浓度下,麻痹蚊的神经,从而杀灭蚊子,或使有效空间局部范围内的害虫远离而达到药物驱蚊(虫)效果。传统蚊香分为线香和盘香,现在又出现了液体及固体蚊香,各种类型蚊香的有效成分和驱蚊原理都是相似的。我国早在2004年就将蚊香列入农药管理范围。我国农药毒性分为五级: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国家规定蚊香毒性级别为低毒级或微毒级。
蚊香的主要成分为少量杀虫农药,包括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和菊酯类,混合二醇、有机填料、黏合剂、染料等。其中以有机磷毒性最大,菊酯类毒性最弱。大多数蚊香的有效成分是菊酯类杀虫剂,市场上90%以上的蚊香含有菊酯类杀虫剂,它是国家允许使用的一种低毒高效杀虫剂,在蚊香中有规定使用比例。传统蚊香在燃烧后有烟雾产生,烟雾中含有可吸入细颗粒物、多环芳香烃、羰基化合物和苯,虽然对人体可能产生威胁,鉴于含量小,浓度低,在正常合理使用情况下基本无害。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大多数气雾灭蚊剂都添加芳香剂,这些芳香分子与空气中的臭氧发生反应,会产生含甲醛的有害物质,如再加上蚊香烟雾对人(鸽)呼吸道的刺激,极易诱发敏感人群(鸽群)过敏性、刺激性咳嗽、多痰、甚至引起气道痉挛——哮喘发作。长时间使用会损坏人(鸽)的鼻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
正规蚊香上市前都应通过动物试验,一般不会对人体构成危害,但确实会影响婴幼儿、孕妇这一特殊人群和我们所关注的鸽子健康。虽然至今还没有专题的实验数据来引证,但不可否定的是鸽的气道比人类更敏感,且加上鸽的新陈代谢比人类要高得多,尤其是鸽(具有气囊)的双重呼吸特殊换气(气体交换)功能,对有害气体的吸收会更完全,对鸽子健康的危害程度也必然会比人类(婴幼儿、孕妇、老年人)大得多。这一对赛鸽“害大于利”的共识结论鸽友不能否定。于是,对于使用蚊香、驱蚊液、花露水等灭蚊、驱蚊化工产品,为求得爱鸽健康(体质)和使用安全(赛绩保证)这个重大目标,笔者奉劝鸽友:这种“弊大于利”的行为,鸽友还是尽可能避免为好。
电蚊香、电蚊香液对鸽群危害比蚊香要小得多吗?
有鸽友认为人畜无害=鸽也无害。即关于蚊香的安全性要充分认识:正规产品使用说明均有标示,而大多数产品却省略或故意漏注:对婴幼儿、孕妇这一特殊人群的健康影响。鸽友应该明白该标示仅是指对于人类而言,并不是指鸽子。对哺乳动物、人体影响甚微并不等于对体重小得多的鸽子影响也甚微。如若蚊子对鸽子的影响小于驱蚊剂对鸽子健康的影响,那么我们又何必化钱买冤呢?
电蚊香片:电热蚊香和传统盘式蚊香采用的驱蚊原理基本相同,区别只在它们的载体不同。成分大致有菊酯、天然除虫菊素、增效剂、香料等。电蚊香的驱蚊原理是将除虫菊酯等吸入蚊香片中,通过加热后逐渐蒸发,达到灭蚊、驱蚊的效果。
电蚊香液:成分与电蚊香差不多,但液体电蚊香是利用毛细吸管原理,持续加热释放杀虫剂,且使用方便。一瓶蚊香液可连续使用30天,免除了每天更换电蚊香片的麻烦。相比之下,电蚊香具有无明烟、明火、安全清洁的优点,使用简便。据了解现今有不少的鸽舍甚至公棚也都在使用。选购时重要的是要购买包装标识都含有国家农药登记证号和主要成分的产品,而哪些没有国家农药登记证号和主要成分的产品则很不可靠,危害会更大。
杀虫气雾剂:首先是只能在远离鸽舍处使用,主要是用在黄昏时间,鸽舍周围的绿化带里蚊群成团飞舞时喷雾杀灭蚊群时用,对蚊蝇类飞虫在空中喷雾时要仰角45度。人必须站立在上风口,以减少对人体自身的伤害。或是喷在布帘、木板上,放置在上风口起到驱赶蚊子的作用。而不主张在鸽舍内部使用,尤其是千万不可对鸽喷雾或喷在鸽羽毛上、更不能喷洒在饲料、食糟和饮水器等鸽舍用具,以及喷雾喷洒在巢箱、草窝、地面上,赛鸽如果长期吸入会对鸽群的免疫系统功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
以目前家庭所普遍使用的各种气雾杀虫剂、杀虫乳油、灭蚊片、蚊香和灭蟑片为例,它们大都是采用一种目前全世界公认的,相对安全的拟除虫菊酯类的溴氰菊酯作为有效成分。然而最近环境毒理学的专家经实验证实,它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毒性,长期接触﹙即使是低剂量﹚也会引起颅神经麻痹、感觉异常、头晕、头痛等神经症状。而属于有机磷类、有机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的杀虫成分产品,对人、畜(禽鸟、鸽)危害会更大。
此外,还有敌百虫类,敌敌畏(DDV、DDVP),六六六(已禁止生产使用)。都是属于胆碱酯酶抑制剂,通过喷雾、自然蒸熏、电热蒸发、沐浴等多种方式、途径实施防蚊、驱蚊、灭蚊。市场上防蚊商品可谓是琳琅满目。不过无论是固态、液态的、燃烧的、电热的、雾化的、喷雾的蚊香、驱蚊片等驱蚊产品都含有对鸽体有害的有机化合物。
敌百虫的最大历史功绩是消灭了臭虫,使臭虫从此就从鸽舍中消声匿迹。可亦不仅全是如此,近年来美洲的臭虫又长途跋涉卷土重来,且耐药还十分强,成为旅美游客一大憾事。
鸽子的常见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窘迫,腹泻、打蔫(腹痛)、神经质,口渴,咽干(反复咽唾液动作或打呵欠),乏力,甚至会从栖架上摔下来……。中毒症状表现的轻重与吸入量、药物浓度、鸽舍风向,通风程度,气温高低,窠格高低,鸽舍结构(指上通风还是下通风,鸽舍空气环流层状况、小气候状况等密切相关),此外,还与鸽子的个体敏感程度有关。
鸽和其他鸟类一样,它体内缺乏充分的胆碱酯酶贮备,因而,鸽(鸟类)机体抗胆碱酯酶的能力非常薄弱,对于胆碱酯酶抑制剂类灭蚊化学杀虫剂都非常敏感,因而驱蚊剂对鸽的毒性也就不能仅用体重和体表面积进行推算和鸽体大小比例进行推算估量的问题,而是极度敏感的问题;一般而论,鸽有羽毛的遮盖皮肤吸收的剂量并不会太高,而毒物吸附滞留在羽毛上,毛片间还有较多的孔隙(保温小气流团),药物滞留羽片的时限(除飞行外)相对也要长得多,鸽子在梳理羽毛时,仍会有残留的药物摄入体内,而最主要的是通过鸽子气道大量吸入影响健康的大问题。
公棚灭蚊。现在仍有不少公棚也在常规使用有机杀虫剂消灭鸽舍害虫,要按照规范将赛鸽清场之后进行,千万不可带鸽施用药物,而且是在使用灭蚊杀虫剂之后,要根据天气干燥通风情况决定,通风一段时间后才能放进鸽群。避免灭蚊杀虫剂在鸽舍空气中弥留,经呼吸道吸入进入血液循环,导致中毒事故的发生。
蚊人比与蚊鸽比?
蚊是昆虫类小动物,欲灭除它却非易事,至今还没有十全十美的良策,人们只能采取使用毒物来药杀它们。鸽友切记:至今还是“无毒不杀蚊”时代,人们就是利用人比蚊子大的差别来进行杀蚊而不害人。而鸽比人小得多,相比之下“蚊鸽比”要比“蚊人比”大得多,蚊香等所有产品都是围绕“蚊人比”来研究生产的,而不是按照“蚊鸽比”进行实验比照设计研制生产的,既然说明书都已经标注了“对鱼、蚕有害”,“婴儿、年迈体弱和过敏体质者慎用(或避免使用)”的文字,而“鸽鱼比”应该是几乎近似的,所以也就是说,对鸽是有害的,何况“鸽人比”小于1%的鸽子呢?
对“鸽蚊忧患芥蒂”的认识和必要性
蚊叮鸽是认知上的最大误区
有鸽友说,鸽全身披有羽毛,只有头部的面颊部和一双脚的跖趾部外露,跖趾又有角质鳞片皮肤保护,蚊子根本就不喜欢叮,再说鸽子无论是立在栖架上,还是蹲在窝格里,休息时总是下蹲姿势,把双脚的跖趾部都藏在羽毛里,蚊子根本就叮不到。鸽子的头部是鸽灵活性最强、活动范围最广的部位,而鸽在栖息时总爱将头——面颊部插进肩背部藏在羽毛之下,蚊子根本也奈何不了它。鸽舍也只不过是适宜蚊子藏身的好地方,由于鸽舍内鸽子群居密度高,鸽子的肺活量大,呼出的二氧化碳积聚浓度高,也是招引蚊子藏身的好场所,所以鸽舍内蚊虫虽多,除了会叮咬雏鸽外,却也奈何不了成年鸽羽毛的遮挡,所以说担心蚊子叮鸽,也只能说是“杞人忧天”的偶然事件,让我仔细思来却也不无道理。“蚊叮鸽”或许原本就是人类认知上的最大误区,纯属“杯弓蛇影”,于是笔者呼吁鸽友也就根本没有必要再为爱鸽、护鸽而去“钻牛角尖”。
控蚊可防痘
“蚊扰人;蚊扰鸽”。蚊不仅是会影响鸽的休息,使鸽不得安宁,尤其是羽毛未丰的幼雏,皮肤上出现一点一点类似皮疹般的红点;而更为重要的是蚊子还会传播疾病,尤其是鸽痘。鸽痘是通过蚊叮破皮接种的形式而传播发病,前文已经提及预防鸽痘的主要途径是接种鸽痘疫苗,其次才是杜绝痘病毒的导入,并非是“控蚊防叮抑痘”。
防蚊控蚊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看似极其简单的控蚊,对于鸽舍而言,要求真正做到却也并非易事,因为鸽舍是个开放的空间。而最主要的仍然是至今还缺乏一个方便、简捷、安全、有效、切实可行的方法。
目前使用的“对人畜无毒”、“环保产品”、“芳香宜人”等字眼的各类杀虫剂广告比比皆是。正是在这些广告的诱导下,很容易使人产生错觉,而忽略了杀虫剂最基本的有毒本质。实际上,迄今为止,世界上从来还没有过一种人畜无毒无害的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