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掀起了公棚热,为巨额的获奖奖金,为借获奖参赛鸽而闻名自己,为自己爱好而无暇照顾爱鸽而达到比赛的目的,等等。虽鸽友的目的不同,但对公棚的热情还是空前高涨!
大江南北遍及各个地区都有公棚举行,公棚又分为春季比赛和秋季比赛两种,但多为是秋季比赛,一般大多都是四月份开始集鸽,十一月份左右开始比赛,期间的八个月间是幼鸽成长,家飞,训放的训练性阶段。
由自己今年春季首次参加公棚赛,近而才对公棚密切的关注起来,从四月份的开始集鸽到结束集鸽的集鸽数量,家飞扫描鸽子丢失情况,再到首次训放最后到预赛和决赛,无不牵动着自己的心,当然更是牵动着无数参加公棚赛的鸽友的心!
从集鸽开始到首次训放,都很难看出自己鸽子的情况,只有从训放开始才可以从网上的数据中得到自己鸽子放飞的情况。这不禁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就是要讨论的一个问题:从鸽子的首次三公里训放到预赛决赛只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这期间鸽子要经过3-180公里不下十几次的训放,再到紧接着的300公里预赛和500公里决赛,在着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怎样的鸽子才能飞出好的成绩?
从首次的三公里开始,几乎是每天或是隔天就要训放一次,并且是逐渐的加长赛线,截到预赛前,估计要训放总计1000公里的路程,对于只有最大八个多月的赛鸽来说实是一件难事,那么怎样的赛鸽选手才适合公棚赛事呢?
1.必须是早熟鸽,三四个月已经成熟,身体发育快,才能更好的适应300、500赛事,至少早熟鸽在身体硬件上胜过那些晚熟鸽;
2.最佳是雌鸽,八月龄鸽子基本已经完全成熟,此时雄鸽就会追赶配偶,不单消耗体力还影响饮食,那么比赛很难有好的名次,通过历届的公棚获奖鸽,前十名的,八九都是雌鸽;
3.忌讳是短程快速鸽,连续近一个月的训放,体力的迅速恢复是重要的,虽然此鸽可能在300公里的预赛中能见名次,但是在一周后500公里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4.需要是稳定的鸽子,这就提到了我们的国血,虽说速度不是很快,但是很有耐性。但是此路鸽子晚熟,就要进行杂交,自己今年交公棚的参赛鸽中就有一羽雨点鸽,含有1/4血统的吴淞,希望有好名次出现;
5.状态不要来的太快的鸽子,经过一个月的训放,有的鸽子训放几次就出现了良好的竞技状态,但是此时离真正的决赛日子还是很远,当然这一点很难掌握,最好将自己熟悉的实验过的一路鸽子参加公棚赛;
6.还是要强调远程鸽的重要性,此路鸽虽晚熟,但可以经起一个月的训放比赛,一般秋后的天气变化异常,较春赛难飞很多,这就提高了远程鸽的优势,当然远程鸽一定要经过杂交,使其早熟,耐天气!
当然这些只是自己首次参加公棚而想到的,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来作育适合参加公棚的鸽子,一方面向那些已经有丰富参加公棚赛的鸽友们学习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