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海峡公棚拍卖,发出500份赛鸽基因检测大礼单”一文和评论,在为信鸽基因检测多次应用实践叫好的同时,也为这次透漏出来的信息惊异。原来,基因检测定性为“普通” 的赛鸽(GG和CCCC),也可以有机会在其适合的赛况中飞出冠、亚军。
试想一下,如果冠、亚军鸽主在送公棚前给这两羽鸽子做了基因检测,在得到其基因条件只在“极优”、“良好”、“普通”三个等级中排末位时,按正常思维,还会不会送它们去公棚?这个实例告诉我们,赛鸽是否能获胜,需要一个适合其发挥的赛况。
本人关注基因检测的原因,最早是上世纪初曾受邀单独接触过谢炳先生上海鸽舍的管理者朱先生。在一个多小时的会面中,聊的不是鸽子实体,而是对信鸽的基础研究。其表示他们已经在进行信鸽的基因探查、研究工作,虽然这个过程很费时和漫长,但意义非凡,期望以更科学的手段,从另一个方面找出左右信鸽比赛胜负的关键点。
其次是去年,我的一个外地客户(后成为朋友)多次大批量将他的信鸽做了基因检测,并把检测结果发给了我。在研究了这些数据后发现,有些检测内容做不做都无足轻重。
比如羽毛,那么多被检测羽数中,其它方面固然会略有差异,但羽毛优劣指标几尽类同,可以忽略不计。这种让养鸽者仅用目视、上手都能基本确定的内容,何需再做检测?须知每羽基因检测的单价不菲,这肯定与检测项目的多与少有关。如果适当缩减检测项目,只做最重要的归巢性指标和耐力指标,降低些收费,或许对推广应用普及、打开市场更为有利。
在基因检测的方向上,个人认为还缺了点内容。我在郑州晟森公棚附加赛第二关执裁现场,用我的办法检测了比赛鸽归巢前几个小时入棚的三羽脱班鸽,结论是:
一、3羽全是500-700公里翔力的杂合体,没有争胜优势,父母鸽这样组合配对不合适,作出的后代天生就会缺乏爆发力或持续飞翔的能力;
二、3羽鸽子都很倔强(健康状态尚好),也就是归巢意志很强。查看暗章,可以判断出在外游荡的时间长短不一,其中1羽只有一枚决赛暗记章,证实其至少在外待了十几天。
归巢意志强,不死必归,接近于基因检测内容里的归巢性指标合格吧?这样也不能获奖或者当日归巢,还在外面飞了那么多天(晟森所有几站比赛全是晴天、顺风,分速1400或1500米/分以上),最大可能未按时归巢的原因是:定向不准,或者说定向能力缺失。它们有较强的归巢欲望,可就是找不到家的位置。
虽然影响赛鸽是否获胜或归巢的因素有很多,但在最基本的翔力、意志力、定向能力三大因素上,基因检测没有定向能力指标。基因检测可以认定归巢意志和飞行耐力,目前却却不能确认定向器官或定向能力这项最重要基因方面的优劣。虽有遗憾,但也解决了几项难题,比什么都不知道强多了,给鉴鸽送赛时也增添了几分把握和信心。本文没有质疑基因检测方式的作用,毕竟无论哪种鉴鸽方式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只能解决某些或某个方面的疑难。如何拓展更有意义的鉴定项目(比如:哪些位置的基因组合,有较大几率产生更高的获奖概率?),仍需有兴趣的人士或机构再研究。
给个研究方向:
一、鸽眼能借助地球磁场的磁力线导航,鸽眼也存在个体差异;
二、某些动物的内耳能靠感测地球的特殊力场导航,已经确认鸽子也一样能做到。
感谢浏览!
微信交流:1383827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