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鸽需不需要血统?我觉得需要。不说多的,现在谁手里没有三五个血统鸽?区别在于二三代还是十几代。
可是,至今响当当的名血名系依然是詹森、奶酪……名血引进来了,可是进来之后却出不去,我们的“新血”在哪里?
要提高中国赛鸽在国际上的地位,我们必须得有立足之本,如果只是在国内赛场发挥甚好,“这个飞冠军那个飞梦幻”,听着好厉害却不容易让人记住,在国外名声寥寥,那么我们的鸽子只能“窝里横”,别人对其一所无知。
欧洲的鸽子飞赢了,他们是怎么宣传的——阿曼多飞冠军、奶酪后代夺得亚军……这是一种“品牌营销”,咱或者不知道是阿曼多的多少代,但是这种宣传效益是影响巨大的,如同把一条条线拧在一起,拧成一条粗绳。反观我们,每年飞出那么多冠军,但是能叫出名号的没几个,甚至有的朋友年年飞冠军,却还是叫詹森鸽……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自成体系”的意识薄弱;二是育种技术有待提高。
前面已经说了,我们似乎缺乏彰显自我的意识。名血引进来,通过自己的改良、挖掘、配对等,有没可能让这路血更厉害,风头甚至盖过原来的血统呢?当年李梅龄前辈最初也是用外血,可是通过不断培育和改良,“李鸟”名闻遐迩,这是“反客为主”战略,是成功的典范。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有实实在在的赛绩,有扎扎实实的育种技术和养功。
再说到育种技术,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似乎有解也似乎无解,大家都知道要怎么改变现状,但是大家都不愿意改变,这跟我们的赛制脱不开关系。你说我们国内没有育种大师吗?当然不是,但是这些力量没办法集中到一起,大家都在单打独斗,能量有限,这也是我们至今对赛鸽育种的一系列看法依然停留在“各持意见”阶段的重要原因。
掏空腰包一味引进,不会是长久之计,“中国血”何时何处出现?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