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奎,出生于扬州旧城百忍堂,世家养鸽。1951年十七岁,他顶替参军入伍的哥哥,进入上海国棉六厂,他根正苗红,先后曾任宣传委员、技术员和车间工会主席。
1954年分配到曹杨新村底楼房子。之后进入华师大数学系深造4年。1963年起,进入上海鸽会筹备班子,之后任第一召集人、会长、常务副会长。1972年,国棉六厂又分配给他一套曹杨新村顶楼房子。
鸽友们都懂,押司写的顶楼和底楼是什么意思。
一直到1996年退为顾问,他主持上海鸽会工作长达33年。实际上,退后的二三十年里,他仍是鸽界泰斗和意见领袖。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前后长达半个世纪,比慈禧掌权的时间还长。
1964年10月4日,由副市长石英审批,花木公司分管,上海鸽会召开成立大会。上海鸽会的章程、比赛规则、文明养鸽、品评标准等,都是由张老起草的。
随即 “文革”开始,中国信鸽事业被扼杀殆尽,仅在沪宁线上残留一点“星星之火”,这其中主要就是张顺奎的功劳。
一个名叫“沪红”信鸽会的造反组织,将市**局饲养的**通讯信鸽斩尽杀绝,封了上海鸽会的门,拉断电话线,账号被封,鸽会工作山穷水尽。
彼时,卞忠元、刘务波、张百翔、钱自强、王者来、袁三三等人,一起鼓动张顺奎来主持信鸽协会工作,因为他时任上棉六厂车间工会主席、党总支委员,造反派也忌惮他;二是张顺奎年爱鸽如命,又能写会说。
在上棉六厂党委的坚定支持下,张顺奎就任上海鸽会第一召集人。上任伊始,在造反派威逼之下,张顺奎阳奉阴违,带领蔡云生、何苗道、商永铨等人,舍命保住鸽会公章。
之后,他韬光养晦,运筹帷幄,屡出奇谋,保存星星之火。
为扭转困境,张顺奎、刘务波等另辟蹊径,想到信鸽在国防上的作用,向上海鸽界发出号召:送鸽参军。
送鸽参军由来已久,法国富翁西翁曾送大批赛鸽入伍,并因此获得比利时国王授予的武士荣誉奖章。在一战和二战期间,都曾有6万多羽信鸽服役,充当通讯兵和侦察兵,立下汗马功劳。
抗战时期,国民党国防部部长何应钦曾具函,要求李梅龄捐献一批李鸟入伍,李梅龄慷慨捐出十几羽李鸟,交给上海市警察局警鸽股股长陈其惠,送到重庆。其中,一羽“SHC1263”墨雨点,3年后从重庆飞回上海,堪称奇迹。
在上海支内鸽友嵇金荣的牵线搭桥下,张顺奎等送鸽参军的倡议,得到了昆明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政委皮定均的支持,并安排主管军鸽场的教练员张增信、陈文广等具体负责。
上海鸽会共组织过4次送鸽参军。1968年,第一批信鸽送昆明参军。上海精选出31羽种鸽,加上苏州无锡鸽会8羽,共39羽。39位鸽主每人发一张光荣参军的奖状,一本***语录和一枚***像章。
1973年,第二批上海信鸽到沈阳军区参军。1974年,上海第三次精选31羽赛鸽,由张顺奎护送到昆明118部队。1978年,应昆明军区司令部63分队征鸽要求,上海、扬州、无锡、常州、江阴鸽会共45羽参军。
昆明军区曾以解放军部队的名义,给当时的上海市革委会、市花木公司、市鸽会发感谢信,送锦旗横匾。
此举迅速扭转了鸽会的被动局面,让造反派对上海鸽会束手无策,见了张顺奎退避三舍。
张顺奎组织的“三省一市”联翔,延续扩大为极有影响的1979年春季三省一市玉门信鸽联翔:无锡魏振武医生培育的红绛雄以8170分钟飞完全程胜利归巢,平均分速为272.34米/分,超过了1962年英国信鸽2012公里飞翔空距和分速248.69米/分的国际水平。
赛鸽界的春天拂面而来。
1979年9月,第四届全运会开幕式放飞信鸽后,张顺奎得知高层领导关注中国赛鸽事业。为此,他在北京多呆了一个星期,作了《中国信鸽事业的春天》的报告。
回沪后,张顺奎七易其稿,定下了《关于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信鸽协会的报告(草)》,送交上海体育总会转呈国家体委。
在1980年到1982年,为了加速中国信鸽协会的成立,他又修改报告四次。
1982年3月,国家体委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正式批复下来。1984年中国信鸽协会成立,除继续主持上海鸽会的工作,张顺奎兼中国鸽会竞翔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