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地·公棚·协会·俱乐部·商城·拍鸽·鸽业·论坛·博客·日记·百科·分类·鸽问·积分·图库·鸽圈·播客·会员区
中国信鸽信息网
中信网
手机版
中信网
在线铭鸽展售
鸽具饲料展售
江湖夜雨十年灯
2008/1/3 23:53:15
分享

   

    传说武林纷争,只因一部《葵花宝典》,谁得到它,谁就能练成一身绝世武功,从此打遍天下无敌手,进而独霸武林,成为武林盟主。最后,东方不败得到了它,也确炼就了一身绝世武功,并因此而称霸武林。但是,该“宝典”开篇扉页有一句警示语:欲炼此功,必先自宫。所谓“自宫”,即是自己用刀切掉其男性生殖器。东方不败成为武林“至尊”的野心压倒了一切,换了别人可能会“望而却步”,但东方不败做到了。于是,练就了一身绝世武功的东方不败,也变成了一个不男不女的“阴阳人”。虽说如此,号称“不败”的东方,最终还是免不了死在大侠令狐冲手下的结局。

 
 配图:中信网编辑部
  
  这是作家金庸在其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故事。
  
  虽说它是作家笔下虚构的故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偏偏有人相信世上也有这么一部《葵花宝典》,拿到它就可以让自己“赢”定一切。这不,我们今天的鸽坛就有一位这样的人。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位鸽友发的帖子,说是他买了许多种鸽刊和书籍阅览,也看了武高平所著《詹森育种原理》,但看了之后还是感到“一头雾水”。于是,他有些“急”了:那些“实战家”们为什么不站出来?你们不要总是告诉我“赢什么”,我更关心的是“怎么赢”!最后,这位发帖者又有些像明白事理地说:可能即使让詹森和慕利门“站出来”,他们也未必能说得清其中的道理。
  
  这位发帖者的原话,我已记不清了,其大意是如此。当时,我看到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位鸽友的大脑是不是“进水”了?他难道不知道赛鸽即是“赌博”?一个赌徒难道会对另一个赌徒说:来,让我告诉你,我是怎么赢钱的!继之,我又觉得这位鸽友的“悟性”太差,看了那么多的书刊,却依然没能“悟”出点什么来。最后,我又觉得这位鸽友还算是个“明白人”:他知道即使让詹森和慕利门“站出来”,他们也未必能说得清此中的道理。
  
  有时候,在写完一篇文章之后,我常会感觉到语言是一种“多余”而无用的东西,语言文字的“苍白无力”和“捉襟见肘”,常会让人产生一种“挂一漏万”,不能“尽兴”之憾。对于许多“只可意会”的事物,一旦用文字表述出来,就会其意尽失,索然无味,所以才会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说。而这些都与表述者驾驭语言的能力无关。因此,佛教的禅宗才会强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即用自己天生的本心去“参悟”,语言文字在此变成了一种妨碍人认识事物的“业障”。例如禅宗,它最早的缘起是“佛祖拈花”。在灵山会上,佛祖拈起一朵金色的花让大家看,大家看了佛祖拿朵花,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他为什么微笑?所谓“会心的微笑”、“心心相印”是也。
  
  如果说禅宗“不立文字”是为了“直指人心”,避免让“众生”因文字而产生“业障”,那么,我们今天对佛教的认识和了解又从何而来呢?因为佛教还是有许多由文字记录的典籍传世的,例如《金刚经》和《六祖坛经》等。但是,这些佛教经典都非那些“祖师们”所著,而是后人及弟子依其言行编纂而成,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到禅宗老祖达摩,其本人一生皆未著一字。正如我们鸽坛的那些中外大师们,毕其一生也未曾留下任何有关文字书写的著作一样。
  
  我想,对于养鸽,对于育种,对于其中所涉及的诸多问题,我们每个养鸽人,包括《詹森育种原理》的作者武高平,可能“皓首穷经”,都难以解释清楚其中的道理。我在前文提到的那位发帖鸽友的“困惑”,可能也是我们每个养鸽人的“困惑”。也许,这种“困惑”正是赛鸽运动之所以吸引人的魅力所在。如果有一天,养鸽中的诸多“谜团”被破解了,我不知道还会不会有这么多的人“前赴后继”地参与养鸽及赛鸽活动;另一方面,对于“想赢”的渴望让那位鸽友又急欲找到一条可直通成功之路的“终南捷径”,或是像武林秘笈《葵花宝典》之类的“法宝”,让自己可以“一战成名”。首先,我想说的是,对于人生之路的理解,从原则上讲,无论你做什么事,从事什么职业,都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正如心理学对“成功”之义的阐释那样:简单化,然后坚持,所有的成功都是不断的重复。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至于说在走向成功之路上,有的人为什么会“快”一些,而有的人为什么“努力”多年,却迟迟不见成功之神的“眷顾”?我认为,这和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有关,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即“起点”高的人往往会超过“起点”低的人,尽管“起点”高的人起步较晚,就像是起飞较晚的飞机注定会超过较早跑在公路上的汽车一样(至少对于养鸽子是这样,可能也不是绝对的)。当然,它还包括个人后天的禀赋及悟性等因素。
  
  至于说鸽坛有没有像《葵花宝典》一样的致胜秘笈,让拿到它的鸽友能够“如获至宝”,从此“打遍天下无敌手”,同时揽金夺银,“发家致富”,我想鸽坛应该是没有的。如果鸽坛真有这样一部“宝典”的话,肯定会像金庸笔下的武林一样引起鸽坛“大乱”!因为谁都想得到它,甚至会有人为此铤而走险,不惜以性命相加。但是,金庸在《笑傲江湖》中,又为我们卖了一个“关子”,即拿到《葵花宝典》的人,并不等于就能练成一身好武功。你在为拿到它而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必须再次付出“代价”!而且,它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几乎是“致命”的代价,即“欲炼此功,必先自宫”(自己切掉其“男根”)。面对这样的“代价”,不知道天下的男人有几个愿意“付出”?!虽说它只是作家笔下虚构的小说故事,并不能照搬到现实生活中,但文学作品也是现实生活的“客观”反映,通过这个虚构的故事,作者似乎在隐约地告诉世人:你做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你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会越多,而且,它也不是每个人所都能做到的。
  
  鸽坛如江湖,江湖如人生。
  
  在我们行走于“江湖”之时,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也会遇到各种伪装起来的“陷阱”。当然,“陷阱”是由人来设的,其目的无非是看中了你的钱囊。例如在我们买鸽子或送鸽参赛之时。而那些设“陷阱”的人是不会讲什么“鸽德”的,他们只会设好了“陷阱”让你往里跳!正像金庸笔下的武林中人,为了一己之利,可以不讲“武德”一样。话又说回来,在这些不讲“鸽德”的人当中,虽说其品行算不上一流,甚至其面目有些“龌龊”,但其往往是“鸽技”一流的人。他们往往是能在赛场上“摘金夺银”的人,就像金庸笔下那些“武德”不怎么样,甚至是恶贯满盈的人,却常常是武功高超的人一样。
  
  我在买鸽子时,碰到过不少这样的人。第一次是在我初涉此道之时,因为不识货,在鸽市上买了一对幼鸽,谁知其中一只却患有新城疫!而这位卖主却是今日的省级裁判,并不时地在本地的公棚赛中拿奖。第二次是在鸽市上碰到一位公然将别人的冠军鸽奖牌放在自己的鸽子头上,明眼人一看即是无耻之徒所为的烂事儿,却险些蒙住了我这个“傻冒”,幸有另一位相熟鸽友提醒,才免于被骗。第三次是在我去其家中买鸽时的一位口口声声说“我的鸽子在哪里卖都是一个价”的鸽友,背着我拿到鸽市上卖,却又是另外一个价。虽说如此,这位鸽友却是我心目中的“高手”。我头几次去其家中,并没看到奖杯之类的东西,而是凭自己的“直觉”:以他的鸽子和其身上很难用言语表述的“淡定自如”,以及其和鸽子之间合而为一的那样一种“气场”,他想不出成绩都难!虽说去其家中买他的鸽子比在鸽市上多花了一些钱,但我认识了他,看到了他的鸽群,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而这些是在鸽市上用金钱所买不到的!那些多支出的钱,就算是我向其交的用来“拜师”学艺的“学费”吧!
  
  这些人应该算是前文提到的那位发帖鸽友所说的“实战家”之类的(第二位不算)。对于这样的人,你去向他“讨教”吧,看他会不会把所谓的“致胜秘诀”告诉你!在我和“第三位”的数次接触中,他自始至终说的话就很少。虽说其有些“言行不一”,人前人后搞两个价,但相比之下,他要比另两位稍“好”一点,其设计的“陷阱”至少没那么深,其“用心”至少没那么歹毒,没让你“跌”得太惨!如果说我心目中的这位“高手”一点都没有“教”我,也不尽然。我思前想后,他似乎只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还算完整的话:就像学武术一样,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仅此而已。对于这位没行过“拜师礼”的“高手”,我在心目中把他当成了“师傅”:师傅领进门?你什么时候把我“领进门”了?你从没教过我是怎么养鸽的呀!你也从没教过我是如何才能在比赛中致胜的呀!事过很久,我这个“悟性”欠佳的笨人才明白过来,其实,他已经将怎样养鸽和如何致胜的“秘诀”告诉了我,那就是和他接触的本身!用禅宗的话讲,叫做去“参”、去“悟”!因为一个具有“慧根”(佛教用语,即“悟性好”之意)的人是不用刻意去“点拨”他的。而一个不具有“慧根”的人,任你怎样去“点拨”他,也是没有用的,正如“烂泥糊不上墙”一样。
  
  当然,对于这种既设“陷阱”又是“高手”的人,我们不能抱着消极而被动的想法接受其“影响”,而是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主动”面对:你不是“害”我吗?那么,我就去“偷”你!这里所谓的“偷”,不是让你去“偷”他家的鸽子或是女人,而是去“偷”他的功夫!也即在和他打交道的过程中,去感受他,去认识他!把他身上那些对你有用,但用言语很难表述出来的东西“偷”来之后,再放进嘴里咀嚼烂熟咽到肚里,“化”成你的血和肉!鸽坛如武林,正如杨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露蝉当年学艺一样:你不是不教我吗?那么,我就趴在墙头“偷拳”学艺!
  
  唐朝诗人杜甫有一句名言,叫做“功夫在诗外”。我想,对于养鸽,除了种、养、训这“三字经”之外,是不是还应再加上一个字:识。所谓“识”,即是识人和识鸽的功夫。因为养鸽离不开人。或许,这个功夫炼好了,种、养、训的问题没准就会迎刃而解,甚至起到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至于怎样去“识”,全在于你的“造化”了!
  
  鸽坛没有“师徒”之说,没有“传帮带”,没人帮助你,或是教你怎么做,你所能做的只有靠自己,“一蓑烟雨任平生”。养鸽子本身就是培养人对于“孤寂”耐受力的一种生活方式,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遥想自己初涉此道之时,不管认识与否,只要看到路边的楼顶或是阳台搭有鸽棚,或是看到附近有鸽子在飞,就会寻着踪迹前去“拜访”。有的去了一次,有的去了不止一次,并因此吃了不少“闭门羹”,甚至还曾被他人当成是“不受欢迎的人”而从家里撵了出来。或是因为不知“天高地厚”向某位名家要鸽子而给其留下“神经病”的话柄。这些陈年旧事除了让今天的我想起来感到些许可笑之外,还有的就是唯有自己心中才能体会的几许“苦笑”!
  
  回顾自己养鸽数十年所走过的心路历程,似乎只有“江湖夜雨十年灯”这句话所能涵盖,“言有尽而意无穷”,它能让人眼前浮现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一种“意境”,含蓄、隽永,愿大家能从中品味出其真意。


  

文章很值,赞赏一下
发布时间:2008/1/3 23:53:15
下一篇
上一篇
相关专题
779篇文章
相关词条
发表评论
表情
登录
匿名评论
选择表情
所有评论(7评论
jc8888
7楼
好文章!使我茅塞顿开,谢谢啦.
2008/1/11 9:45:43
4
回复
洪阳
5楼
哈哈,学习!我很高兴的学习! "前赴后继捷径迷团,发家致富起点致命.江湖陷阱鸽德龌龊,傻冒直觉气扬拜师." 真是禅宗心心相印!
2008/1/5 19:49:42
4
回复
中信网友
4楼
敢先自宫的人没有做不成的事!
2008/1/5 0:13:35
4
回复
中信网友
3楼
看了一半,终于明白了詹森兄弟为什么不结婚! 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2008/1/4 19:46:44
4
回复
中信网友
2楼
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一定能成为高手.你是一个读书人,一个可以成为朋友的人.我也是一个书生,希望可以与你相识.我的电话13872226255
2008/1/4 18:59:28
4
回复
中信网友
1楼
好文,教人abc者多,教人说英语单词者少,教人过英语六级者收费不低。
2008/1/4 11:31:13
4
回复
更多评论正在加载中…
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方式客服中心意见建议网站导航APP下载

Copyright © 2000-2024 ChinaX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深圳 电话:0755-28156678、28156809 传真:0755-28156678
我要投稿 建议反馈及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编号:粤B2-2004037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110号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