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赛是一个永远谈不完的话题。稍有经验的鸽友,都有适合本地、适合自已的成功经验和方法。有以巢地为起点(或中心),进行单一方向、扇形展开或多向训放的方法。笔者身在高原,在多年实践中,总结了自己在高原山区训、赛的成功经验,供鸽友训、赛参考:
一、 训放目的
训放目的在于:锻炼、提高信鸽身体素质、增强体能,提高飞翔耐力,激发导航潜能、定向能力,有助于提高辨别方向和归巢能力。
二、训、赛方法
1、近程常放。
这里说的近程,是指高原山区几十公里空距。由于各地情况不同,训、赛应根据本地情况进行。笔者所在六枝特区,是全国重点产煤地区。(已探明煤炭储量33亿吨)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乌蒙山脉至苗岭的五指山中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具有高低悬殊,山恋起伏,河谷深切的特点。最高海拔2126.9米,最低海拔586米,平均海拔1350米。喀斯特地貌突出,形成峰林槽谷地形溶洞、漏斗、天然桥、泉水、伏流等奇特景观。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中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5℃,年降雨量为1509毫米,无霜期294天。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
国外名家,有以五至十公里起站,以鸽舍为中心,四方训放由近至远,以五百公里为半径的训炼方法。而我国因大多无这样的训放条件。这种近站训放,存在东、南、西、北多方向和单一方向两种训练法。但大多 数信鸽不适应多向、多变(东、南、西、北)的训放。不少在换方向的训放中飞失。如赛线确定的地区,以单向训翔为妥。可使信鸽形成条件反射,一旦离笼迅即向鸽舍方向飞去,有利于提高归巢速度。从本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考虑,以我成功经验看,在山区、高原地区一百公里左右多次训放可行。我区抬头就是山,山峰不断,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在这样条件下,如何训放?当我还在法院上班时,因经常在本特区(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56公里)范围内出差(到各区、乡、镇)。我在春、夏、秋出差时,从清明节后,就常将鸽子带在车上,走到那里,就放那里。如气候好、我在家时,还曾将鸽子用纸箱装好交给单位的司机代放。虽然在61公里范围内训放。因常放,鸽子状态很好,而且越放越肯飞、归巢快。有一次已下午六点过,司机忘了放。当我得知准备带回时,我电话告知:放。半小时后就从崇山峻岭中飞回。因是几十公里内多向训放,尽管四周是山,但鸽子对巢地四周熟悉,在归巢时比较从容。很少发生飞过头的情况。这为决赛打好了基础。
2、远站猛跳。
在高原山区,笔者就进行五百公里决赛的成功体会是:在训放后,放翔三次一百余公里,或两次一百公里、一次二百公里左右,直上五百公里决赛。比站站参加训、赛更理想。比如,参赛三百公里后再上五百公里决赛,较只放一百公里(或二百公里)多次后,得到休息充分的速度差。笔者在1983年至1990年期间,基本上是利用近程常放(法院出车时顺便带去放)。训放一百多公里或二百公后,即跳过三百公里站,参加决赛站五百公里(湖南叙浦540公里或砥庄570公里)竞翔。并在本会(包括本市)夺得上位奖(1至7名)。而笔者一羽参加武汉国家赛, 空距为千公里的赛鸽,上年放过520公里(南线广西那陈), 次年(2004年)参加《贵州省第五届武汉国家赛》千公里竞翔时,在参加武汉国家赛前(东北线),仅在东北线放过220公里的马场坪,后在本会就直上千公里夺冠。原定搭贵阳市放500公里放湖南冷水江一站(我会空距620公里),因气候原因拉回,未放成。而关键是:该鸽在一两百公里多次训放过。信鸽是不受方向约束的,只知方向,不知距离。
笔者认为:凡属血统清楚、赛距达标之鸽,在五百至千公里赛距范围内,百公里以上多次训放,或训放二百公里后,得到充分休息,猛跳站直上五百或千公里竞赛,是可行的。而令人难以相信的是:我会会员杨小楠,曾用一羽千公里后代(上海李种)的五岁鸽,在当年只放过贵阳(126公里)的情况下(过去曾放三次300公里,两次200公里),跳过五百公里这一站,直接参加武汉国家赛,十一天归巢。获省千公里第6名。当然,该鸽血统过硬是主要原因。此两羽千公里名次鸽跳站归巢,也说明:对广大工薪阶层来说,如数百公里无多次、频繁私训的机会,只要信鸽血统清楚、赛距达标,在充分休息后,远站猛跳是明智的选择。今年,我会决定:训清镇(90公里)、短赛麻江(220公里)、再决赛500公里。因决赛站参赛鸽少,而搭安顺放湖南叙浦(540公里)。我会参赛63羽,在有效期三日内我会归9羽(安顺参赛1912羽,两会共集鸽1975羽,安顺当天归两百多)。而我仅出赛一羽,获亚军(比冠军慢一分,一、二名归巢时,两鸽主均不在鸽棚。发现后才打鸽钟计时)。从我会从二百多公里直上500公里成功看,也说明:经多次训放后,远站成倍翻(即跳过三百公里或500公里站),是不违反竞翔规律的。
3、严格注意鸽龄。
跳站适用对象:对年龄已达比赛翔距,三站即可放到比赛站。如半岁或一岁鸽,三站可放至三、五百公里。如远程竞翔,成年鸽,也仍然三站放到决赛站。不管决赛站是1000公里或2000公里。但经近距几十公里训放后,第一站不宜超过两百公里。但每站之间务必要有充分休息时间,让赛鸽恢复体力。
由于赛鸽年龄与赛距存在必然联系。因此,不可忽视赛鸽年龄与翔距的辩证关系。从国内外关于信鸽竞翔的实践中,大体可反映以下事实:幼鸽赛距一般以五百公里为宜。欧洲如比利时等国规定,幼鸽赛不得超过五百公里。因这些国家动物保护者协会反对幼鸽超过自身运动体能极限、而确定的合理赛程。幼鸽由于发育不成熟,这样要求是科学的。在我国平原地区,700--800公里幼鸽参赛,也不罕见。而在湖北举办的“正大杯”千公里幼鸽赛,也仅限我国。就举办“正大杯”千公里赛,宗勇同志在《湖北省正大杯千公里幼鸽赛倡导者谢炳先生访谈》一文中说,这种千公里幼鸽赛“堪领世界赛鸽之先”。千公里幼鸽赛“不是目的”。“是推动育种的手段”,“比赛只是检验”。笔者认为是:这是谢先生引领我国向千公里品系鸽育种、竞翔方向前进的一种努力和行动。
经我国竞翔实践证明:一般正常情况下,(1)半岁至1岁,以500--700公里百公里中程赛为宜。(2)800--1000公里远程赛,属成鸽科学翔距。而信鸽潜力一般在二岁以上才能发挥其最佳优势。因从生物学观点看,二岁以下信鸽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放远程危险性大。(3)二岁以上成鸽,适于参加超远程竞翔。而千公里级的巴塞罗那国际大赛,六、七岁老龄鸽夺冠也不罕见。
三、 训赛注意事项
1、必须在良好气候条件下训放。
信鸽是太阳鸟,气候条件对训赛具有头等重要意义。我会曾有人在冬天"打赌"在丁旗(空距30公里左右;有数座大山相隔巢地)放翔。结果,当年320公里的名次鸽在严寒下飞失。因山区气候多变、复杂。训放时尽可能避开雨、雾。在几十公里短训时,初春最好待雾气散开、上午九时、下午二时前,司放较理想。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赛鸽应充分得到休息。
充分休息以让赛鸽恢复体力,是赛鸽参加训赛、从而夺取佳绩不可忽视的问题。不少丢失鸽,包括已飞过五百或千公里的归巢鸽、获奖鸽,年年出现在训赛中就飞失。除因天敌等情况外,疲劳是失鸽的重要原因。甚至,除了气候原因,因赛鸽疲劳,还是失鸽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训赛中让赛鸽充分得到休息以恢复体力,是决不能忽视、大意的问题。充分休息胜过任何补药。
3、不可忽视训、翔中慢速鸽。
实践证实:决赛夺冠之鸽,常常不是前几站训翔的优胜者。甚至是连名次都排不上的迟归鸽。而前几站优胜者常常在决赛站,特别是中、长距比赛中落伍,甚至遗失。这在中、短程赛公棚预、决赛和千公里决赛均可得到印证。自然,真正导航性好、体质佳的鸽子,常常保持稳定的归巢速度或愈放愈快。而慢性的远程或超远程鸽,在中、短距离中往往争不到名次。
4、要注意地势放鸽。
高原山区山脉走向对信鸽归巢的影响极大。鸽子是遇山不翻,是从山间峡谷穿越而返。我区山势复杂,起站二十多公里空距外的凉山(山地名)短训,常常超过一个多小时才见归巢(也有二十多分归的)。故起站训放时,要选择与巢地方向走向大体一致的山势较好。待多训几次后,再增加难度、随意训放。比如,我区邻县普定县机场坡,地势很低、去时一直下坡、山大、地势复杂。空距与我区相距不足40公里。但我区放过贵阳(空距126公里)、都匀(空距210公里)的赛鸽,甚至500公里归巢鸽,在该处却很难飞归。
5、下列情况不宜参加训赛:
(1)雌鸽产蛋前后三天内不应训赛。因其生殖系统充血,训放易伤生殖脏器;产后营养消耗多(雌鸽产一对蛋相当于飞行500公里的体能消耗) ,体质下降。
(2)鸽子全身换毛或换追风条(第十根边条),不应训赛。
(3)精神不振、有病。
(4)眼砂飞变浅淡、消瘦体质未恢复者,复原后可跳站训赛。
(5)训赛期必须加强管理和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