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赛几乎是每一位正式的信鸽会员都会参加的一项传统比赛项目。得到一个奖杯,获取一张奖状,是广大鸽友们年复一年的梦想与追求。而近年来赛鸽公棚的遍地开花,也使得大多数的鸽友都得到了参加公棚赛的机会,体验到了公棚赛的刺激与魅力。但是随着各项赛事紧锣密鼓的进行,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都渐渐地暴露出来。首当其冲的便是鸽协与公棚的信誉问题,很多鸽友对鸽协与公棚的信任度已经降到了一个相当低的低点。家赛与公棚都面临着来自各方的改革与发展的压力。
相对而言,家赛的问题比较直接,就是信鸽协会组织结构的改进和监督体系的完善。家赛最大的问题就是普通会员普遍感受不到合理有效,并且能直接参与的监督体系。因此,很多会员甚至都不认可一些比赛中他们所认为不合理的成绩,而这一切的根源便是他们一直都是监督体系的局外人。中国有句俗话“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几乎所有的参赛者在比赛的监督上都不能做到眼见为实,那么他们的怀疑与不信任也就可以理解了。
同时鸽协的组织结构也是亟待改革的,很多协会成绩的出炉与公布,都要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段时间恰恰给了每一位会员一个充分发挥他们想象力的空间,很多原本不可能成为障碍的问题也都时因此而产生。
相比之下,公棚的问题就更为突出了。除了比赛的监管体系同前文的鸽协一样亟待加强以外,对参赛鸽的饲养、治疗、训练以及比赛等等每一个环节也都还远远没有到位。很多公棚的失鸽率都达到了惊人的比例。比如今年的上海世博公棚,最后由于失鸽率实在太高,导致比赛被迫取消,公棚再另行组织精英赛。
不仅仅是失鸽率的居高不下,公棚鸽的飞行分速让人实在不敢恭维。很多公棚500公里决赛,当天都不能全部报满,这其中甚至也包括了上海某知名赛鸽公棚。而且绝大都数获奖鸽的分速无法与家赛鸽的分速相比,这点也是大多数公棚参赛者最为不满的所在。很多家赛飞得很稳很快的鸽友,一到公棚就名落孙山,你让这些鸽友如何不产生不满的情绪呢?也许你会说公棚的管理大家都一样,公平性还是值得保障的。其实并不能这么看,能做到让绝大多数的参赛鸽在赛前进入最佳状态才是公平最起码的要求。因为这是一项赛事,需要挖掘出信鸽类似于专业运动员的竞争与能力。
赛鸽是一种运动,不是纯粹身体机能的比拼。运动是要讲究科学的饮食,训练,作息的,通过专业锻炼的最最普通的运动员几乎能战胜任何身体机能可能比自己更好的普通人。在赛鸽身上,这一点也是一样的。
(个人观点 共同探讨 延陵鸽舍 杨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