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偶然翻到多年前的老照片,看到“955”号老雄14岁留影。倘若他还在,今年足足20岁了。活到17岁的“955”号,代表了上个世纪70-90年代中国远程赛鸽的种精追求的一个缩影。
祖父:1981年上海——西宁 47名老雄(张朝德)
祖母:1981年上海——西宁 35名雌(袁山山)
父亲:“癞头”雄,四川1000公里冠军父亲,1500公里优胜鸽祖父;
母亲: “老麻雀” 1981年上海——西宁 3名雌胞妹 (杨登元)
“955”号雄体型小巧羽毛如丝,先后作出成都翻山远程700公里赛鸽不下30羽,孙代、曾孙代在1000公里,1200公里,1500公里上都获得前10名,也算儿孙满堂生辉。
“李鸟”+“赛阳”兑“吴淞”是四川地区上个世纪70-80年代作出远程翻山好鸽的经典公式。那个年代血统少,品种不多,好种鸽就更显珍贵,有个“公式”很快在成千上万四川鸽友中传播,传播的不仅仅是配对“公式”,更是鸽友们坚持赛鸽运动,不断寻找快乐与希望所在。
20年后的今天,“好鸽”太多,世界“品系”满天飞,各种配方“公式”每个赛季都有新变化。
找不到“公式”的迷茫,可能是现代中国赛鸽最大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