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腺病毒的感染
腺病毒的感染可引起鸽子呼吸道、肝脏及消化道方面疾病,在国外有报告确实指出幼鸽因感染腺病毒而造成严重下痢及死亡,在台湾亦有鸽子感染此病毒而引起急性传染病、肠炎、下痢及赛鸽急性嗉囊炎。台湾每年的2-7月是其流行期,对赛鸽界带来很大的影响及损失。
目前,此病毒对鸽子的致病机转尚未研究清楚,但据王金和(1996年)的调查指出,发现腺病毒血清学在台湾鸽舍的阳性率为63%。鸟类的腺病毒至少有12个血清型,但目前在病鸽身上分离到的只有第八型腺病毒,鸽子腺病毒感染不止有下痢的病型,有时候鸽子也会出现包涵体性肝炎或支气管炎的病型。
腺病毒感染病(Adenovirus)是一种世界流行的、范围极广泛的潜在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实验将病鸽与健康鸽放在一起,甚至将呕出胃液注入健康鸽嗉囔,却也不一定发病,只有将病原体注入体内才会导致发病,而我们在实验中又确实接触集鸽后群体发病现象。对此,科学解释观点是腺病毒必须在其他致病因素诱导下产生致病作用。鸽腺病毒感染基本上与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复合感染下发病产生症状,所以不能排除大肠杆菌作为诱导致病因素角色存在的可能性。
(一)传染途径
腺病毒平时呈隐性或又称不显性感染,它存在于鸽眼、上消化道及呼吸道内,从健康鸽肠道内也常可检出非病源性腺病毒存在。在现实中鸽与鸽接触及饮用被污染水源、饲料、病鸽呕出物,接触被污染用具、异种带毒禽类也可染病。经统计学分析,巢盆、巢箱、地面、集鸽笼塑胶上的粪便污染传播作用最强、最快、最明显。病鸽感染腺病毒其粪便中所含的病毒量高,病毒可借由空气中粪便污染的灰尘来传染至其他同鸽舍的健康的鸽子,此外,病鸽呼吸道的分泌物、病鸽呕吐的饲料等有病毒的污染也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传播方法。赛鸽在训练期间或是送至放鸽地在拥挤的鸽车内,如果有病原的存在是最易互相传染的。鸽子受过度的操练或是鸽子的免疫力不好,此时最易感染病原。
(二)鉴别诊断
与其他的病原作比较,病毒的感染一般病情会比较复杂,且疾病的发生较少是由单一种病原所引起,腺病毒本身较少或不会引起发病,通常与其他的病原共同感染而造成病情的恶化。鸽子本身抵抗力下降或受到紧迫时会增加病情的严重性,事实上,鸽子的自身免疫系统是不可忽略的,大部分的疾病感染都与鸽子本身的抵抗力有关。典型腺病毒的感染主要发生在幼鸽,年龄都未满一岁。病鸽呈现食欲不振、精神萎缩、呕吐、顽固性水样下痢便,且下痢的病情可持续很长的时间,多数的抗生素的治疗一直无效。
(三)临床症状及致病机转
腺病毒感染在临床症状上并没有典型或是具有特征性的病变。在幼鸽方面会出现食欲不振、嗉嗉扩大呈软样、脱水、体温上升、呕吐及下痢,尿酸盐呈淡黄色。病鸽感染后3-4天的死亡率最高,抵抗力较好的鸽子能进食,但其消化速度很慢,吐出之饲料或粪便皆含病毒,潜伏期约3-5天,但也有维持2-4周以上的病鸽只出现下痢的现象。
腺病毒感染是全身感染疾病,全身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嗉囔炎,但嗉囔却完全正常,没有任何病理改变,而表现上消化道蠕动迟缓,下消化道蠕动增强,消化腔消化液生化异常。
近年研究认为:由于腺病毒侵犯嗉囔及腺胃腺体组织细胞,致腺体消化液分泌功能抑制,阻止氢离子合成胃酸,胃酸为(HCL),H离子不能与CL离子结合而导致嗉囔消化液酸度下降,pH值升高使整个消化道酸碱度改变。PH7为中性,PH14为碱性,正常时嗉囔腺胃呈酸性,十二指肠以下为碱性。存在于腺胃的消化学感受体缺乏胃酸的刺激,失之诱导时相而蠕动频率减少呈迷走神经兴奋状态,胃液中H离子进一步下降,消化液残留于消化道,致使体内钾、钠、氯失缺,体液平衡失调,电解质平衡失调。十二指肠眶部的肠化学感受器在碱性刺激下,却蠕动增进而产生频繁排便,碱性肠液返流刺激腺胃导致呕吐。蠕动增强将肠腔内水分来不及吸收已排出体外,使肠道消化液大量排出丧失,肠粘膜表层脱落形成粘液便。
这种条件却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繁殖创造了优越环境,大肆繁殖使肠道菌群平衡失调。又由于鸽子没有胆囊,胆汁由肝脏直接排入十二指肠,肠蠕动增强使胆汁重吸减少,在碱性条件下肠酵母菌、乳酸菌、肠球菌等繁殖受到抑制,对胆汁酵解功能减弱。胆汁与胰液混合后,胆酸启动胰蛋白酶、脂肪酶,分泌量的增加食糜的减少,产生如同饥饿原理相同的现象,肠粘膜脱落直接与粪便、胆汁混合后排出,形成浓浓伴粘液的深绿便。
下痢是幼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鸽子下痢的原因众多又复杂。病毒性、细菌性、生理性、霉菌性等皆可造成鸽子的下痢。鸽子真正水样下痢与多尿在临床上是不一样的,鸽友们有时候会混淆。正常鸽子的粪便主要由尿酸盐、尿液及尿渣三种组成,粪便上会沾上一些鸽子的羽毛。鸽子的肾主要是调控水分及维持体液及离子的平衡,故一旦肾受到破坏而造成体内水分无法调控,排出大量水分造成粪便中多尿的现象。巴拉米哥的感染、饲料成分不平均、水中所含的盐分高、紧迫因子及肝病也是造成多尿的现象。兹整理下痢的因素如下:
1、体内寄生虫在肠管管腔主要是吸收养分,故寄生虫的感染也会造成下痢,但其粪便会变得比较粘糊,是一种粘液性下痢。
2、细菌性的感染也可造成下痢,典型的沙门氏菌的感染常会看到绿色水样下痢便,此绿色的产生是因为肝受到破坏而造成胆绿素的形成。沙门氏菌的感染病鸽除了下痢之外,也有体重下降、关节肿的病例,一般幼鸽感染沙门氏菌的死亡率很高。
3、腺病毒造成病鸽下痢的原因主要是病毒破坏肠管上皮细胞,液体、水分、蛋白质等流到肠管腔内,肠内的细菌可借此机会大量增殖,通常以大肠杆菌(E.coli)为主。大肠杆菌在正常健康的鸽子肠道内是常在菌,肠道内的菌约有90%是大肠悍菌,它可以是伺机性病原,通常与其他的病原共同感染而造成病情更加严重。临床上有下痢的病鸽通常可分离出大肠悍菌,但它可能不是造成下痢的主要病原。
4、生理性所引起的下痢最常见的是母鸽在产蛋期间出现类似的下痢,此种现象并非是病原所造成,希望鸽友们不要用病原感染的方法来治疗。此外,鸽子只吃小粒的谷物或饮水量过多,水中的盐分高鸽子会不断地饮水,环境变化太大或受到紧迫常会发生生理性的下痢现象。
5、鸽子感染六鞭毛虫病,病鸽会出现水样泡沫下痢,脱水,瘦弱。本病多发生在湿暖之季节,饲养的卫生管理不良,病原的虫卵由粪便排出。它可寄生在鸽子肠道内,六鞭毛虫可从病鸽的肌胃及腺胃至肛门。感染途径是鸽子摄食有污染之饲料、水或粪便中六鞭虫虫卵,幼鸽的发病率较高。
6、鸽子泡疹病毒的感染也可造成病鸽的下痢,此病毒常与其他毛滴虫共同感染大肠悍菌幼鸽。如果感染大肠悍菌出现食欲不好、消瘦及呕吐、粪便呈软化。此细菌通常是二次性的感染而增加病情的严重性。
里奥病毒(Reovirus),轮状病毒(Rotavirus)及冠状病毒(Coronavirus)都会造成鸽子的下痢,病鸽体重下降及消瘦,在国外由下痢的病鸽有分离出里奥病毒及轮状病毒。
(四)诊断
本病的诊断并没有特征性的病变或临床症状,且本病的真正发病原因目前并不清楚。通常必须依靠实验室的鉴定才能得正确的诊断,单以本身的饲养经验有时候并不一定正确。鸽子下痢原因很多,必须做区别。
鸽友们如果发现有大批的鸽子持续性下痢且飞行不耐,在其间所使用的抗生素或磺胺药一直治疗不好或没有明显的改善,这时可初步怀疑是腺病毒的感染。病鸽经解剖才知道是腺病毒的感染,在病理学的病变可在肝细胞内发现嗜酸性核包涵体,肠腔可看到黄色纤维渗出液积,肠细胞或肾细胞可看到核内包涵体。腺病毒感染的确诊,可从上消化道、上呼吸道、粪便及病变肝脏、胰腺、肾、咽部取得标本,采用鸽肾或肝细胞培养获得,而鸽胚培养却难以获得成功,进行病毒分离培养14天,也可用血清学检测确诊。
(五)预防及治疗
1、维持整个鸽舍的清洁及鸽子的健康,降低受感染的机率。腺病毒本身对环境的抵抗力强,不太易消灭,故所有鸽舍、环境及运输工具等切实做好消毒工作。
2、目前没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唯使用疫苗才能达到预防腺病毒的感染。幼鸽四周龄时施打一剂Adeno/PMV混合死毒疫苗,隔三周后再追加一剂,即可有效预防感染,保护期长达一年。种鸽每年追加一剂即可。此外: 也有使用柠檬酸加水稀释,一周三次,可达到预防效果。
3、病鸽隔离,并加强鸽舍的消毒工作。自然界腺病毒的抵抗力较强,它能抗酸而通过腺胃不被杀灭仍保持活性。在4℃可存活70天,50℃10-20分钟,56℃2.5-5分钟死亡,因而定期清扫鸽舍后湿性消毒对预防多种传染病有积极作用。
感染恢复后的鸽子在以后赛季的表现会比较差。鸽友们有时候会去寻找特效药来治疗下痢的病鸽,其实这并不是一种正确的方法,我们知道造成鸽子下痢的原因很多,所以必须寻出正确的原因对症治疗,才能达到事半功倍。因病鸽不断下痢造成体内的水分、电解质(钠离子及钙离子等)大量丧失,此时可不必急着用药来治疗,应以恢复病鸽的体力为优先。
1、考量,鸽友们可采取支持疗法,所谓支持疗法是补充大量水分及电解质或矿物质,维生素A或维生素B等,及充分的休息来帮助病鸽早日恢复及提高病鸽之抗击感染能力。减轻消化道负担——禁食:减少消化液流失,增加吸收,在严密观察下适当禁食有益无害。先将嗉囔内留存食物消化排空,供食-消化-进食,禁食时仅供水、电解质、维他矿物质粉等。
2、整肠剂的使用:在使用肠道抗菌药物的同时,务必注意肠道菌群平衡重建,同时补充使用1号安肠宁(早晚各一次)连续3-5日酵母菌或是乳酸菌,肠球菌等。
3、肠道收敛的应用:保护、修复、健全消化道粘膜屏障作用,帮助肠粘膜内皮细胞再生、修复,消化吸收功能重建,促病体早日复原康复。
4、定期驱虫:蛔虫、毛线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及毛滴虫,在碱性环境下,会与腺病毒联合作为致病因素共同向鸽进攻,因而按期驱虫也是不可忽视的。
5、避免应激再感染:有的病毒可加强腺病毒致病性,应激训赛免疫力降低时容易再感染其他病毒,因而发病期要停止集训,以免交叉感染,增加发病率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