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交给了鸽子
马秋敏在鸽棚观察鸽子的健康状况(摄影/任国强)
9月初,一只不知谁家,脚上绑着特比环(属于信鸽足环的一种,主要是用来参加特别比赛的)的赛鸽飞入了(上海)信鸽爱好者马秋敏的家。马秋敏随即在网上发布了一条寻主启事,表示愿意无偿归还,并留下了联系方式。我们也因此找到了他。据说,不算赛鸽的价值,单单一只特比环就价值200元,马秋敏笑着摆手说这不算什么,“别人丢失鸽子就像走失了孩子一样,肯定很着急,我不能坐视不理。”
“不允许我养鸽子的对象,免谈”
走进马秋敏的家,客厅的玻璃柜里摆了满满的奖杯、奖状、证书。“我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养鸽子了,那时年纪还小,在路上偶然捡到一只鸽子,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养鸽子,这一养就是30多年,期间也在大大小小的信鸽比赛中获得了一些荣誉。”马秋敏一脸骄傲,他说自己的生活中已经完全离不开鸽子了,即使年轻时谈恋爱,找对象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允许自己养鸽子,否则谈都不要谈。他说,自己的妻子一直很支持他。
马秋敏今年52岁,在铁路局工作,他说自己单位里的旅游机会他从来都是放弃的,因为鸽子离不开人,“我的一生算是交给了鸽子。”
马秋敏说以前养鸽子的都是老百姓,现在养鸽子的多是有钱人,一只品种纯正的鸽子甚至可以卖到几百万。“我虽然是普通人,但是我相信我会一直养下去,现在80多岁的老人也有在养鸽子的。”
从新疆飞回的“花式杀手”
说到马秋敏最喜欢的鸽子,当属名字为“花式杀手”的雌鸽了,一般的鸽子寿命15年左右,它活了20多年,它同时也给马秋敏带来了无数荣誉和一定的经济利益。
上世纪90年代,“花式杀手”荣获了上海市鸽子选美比赛第一名,全国信鸽比赛第5名,比赛规则是由信鸽协会统一运输比赛的鸽子到新疆,再从新疆放飞,看能否飞回主人家。一般的信鸽放飞100只,只有3%-4%的比例能安全飞回,但“花式杀手”排除万难,硬是花了20多天,飞回了马秋敏的身边。
这次比赛的奖金高达十几万,在上世纪90年代不算个小数字。“我现在住的房子当时价值8万,就是用这笔奖金买的。”马秋敏对笔者说。
还有一只鸽子也让马秋敏难忘。今年夏天,有只幼鸽走失了,马秋敏冒着40多度的大热天,开着电瓶车从桃浦到闵行把它带回了家。只因为这只幼鸽停在别人家的屋顶上,宁死不进别人的棚,不吃别人的鸟食。马秋敏说接它的时候它已经骨瘦如柴了,但是他被这只幼鸽的精神所感动,即使再远也会带它回家。
把鸽子汤送到生病的邻居家中
信鸽比赛是全国认可的体育项目,怎样才能让鸽子不扰民?爱好归爱好,但是不能以牺牲别人的利益为代价,这需要养鸽人自觉,马秋敏神秘地对笔者说,文明养鸽有秘诀。
“通常我们采取饥饿训练法,进食、喂水都在鸽舍。”换上蓝色工作衣的马秋敏指着顶楼的鸽棚说道,“经过训练的信鸽只要进食定时,大小便也就基本定时了。”
为了训练信鸽,养鸽人每天都要放飞,但是为了让信鸽在空中飞的时候,粪便不落到居民晾晒的衣被上,马秋敏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一方面我每天定点放飞鸽子,早上5、6点放,7、8点就吹哨子喊它们回来,赶在居民的衣服还没开晒前,下午6点以后放,大部分的居民已把衣物收回来了。另一方面,对于有着边飞边拉习惯的孵蛋雌鸽,先让它们在鸽棚里拉完再放飞。”
说到邻里关系,马秋敏还特别受到大家的欢迎,因为谁家有个头疼脑热,一碗热腾腾的鸽子汤总会送到病号的手中,邻居们也常常能尝到马秋敏家的鸽子蛋。禽流感时期,马秋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放飞鸽子,棚里的鸽子都养肥了,这对于准备要参加比赛的赛鸽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但是为了公共利益,马秋敏也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原则。
采访完临走时,我们恰巧遇上了马秋敏的隔壁邻居,问他信鸽是否影响到他的正常生活时,他摇摇头,“我们都支持老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