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 间 札 记
牧鸽人家
玩鸽语录系列相关链接:
玩鸽语录:棚间碎语精彩17则(一)
玩鸽语录:棚间碎语精彩17则(二)
玩鸽语录:棚间碎语精彩17则(三)
玩鸽语录:棚间碎语精彩17则(四)
玩鸽语录:棚间碎语精彩17则(五)
玩鸽语录:棚间碎语精彩17则(六)
玩鸽语录:棚间碎语精彩17则(七)
玩鸽语录:棚间碎语精彩17则(八)
玩鸽语录:棚间札记精彩17则(一)
玩鸽语录:棚间札记精彩17则(二)
(一)
●赛鸽有一点让我欣慰,以赛飞实践而言,它不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赛鸽的阶层不会板结,一段时间既会有大户型的鸽友摧城拔寨,也会有小户型的鸽友揽金夺银。投入的资金多不一定就稳赢,而且一年跟一年的情况也不一样,这一年你赢得痛快喜得冒泡,下一年你就抓耳挠腮直嘬牙花子,咋一个也不回来呢!
●养鸽赛鸽得有眼力。不一定玩的时间长就一定有眼力,关键是用不用心,在一定时间积累的引种和比赛经验里面,有没有形成对好鸽子的理性认知。买鸽子,大家一准知道卖场里面不全是好鸽子,如果全是好鸽子,大家比谁财大气粗就行了,不用比眼力。实际情况是卖价高的不一定顶用,所以眼力这种真功夫,是赛鸽者一生都要修炼的。
●养鸽赛鸽要结合自身的条件来进行,比如自己的财力、精力。不能好高骛远,不能贪大求全,找一路适合自己的鸽子玩,让鸽子去比,别用人去比。比鸽子是相对公平的,去比人那可能立马矮三截,大有大的玩法,小有小的门道,心境要适当调整,所谓一片雨声茅屋底,胜他烟雾起江山。
●对于资深的赛鸽者,坚持还是放弃是个问题。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有些事坚持一下就成功了,有些事放弃了反而更轻松。关键就在于,我们有时不知道哪些该坚持,哪些该放弃,或者往往把事情搞反了,该坚持的没去坚持,该放弃的没有放弃,生活也因此变得一团糟。
●公棚有个现象,交了两三只鸽子,最后都进奖了,而且获得指定大奖赢了大钱,而交了二三十只的却一个也没进奖,甚至一个也没回来,于是人们都说前者是高手。但你翻看一下“历史”,原来前者是去年交了二三十只一个没进,今年变小心了,后者则是去年交了两三个赢了钱,今年忘乎所以了。
●是求快还是求稳,或者既快又稳;是求赛绩好还是求品系纯,或者二者兼得。多数鸽友倾向后者,然而事实是很多养鸽过千羽的大户,很多穷其一生研究培育赛鸽的老玩家,都无法做到鱼与熊掌兼得,部分鸽友就是因为想“全面发展”,每隔三五年鸽棚就会大换血,结果是往外一抛,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了。
●无论多么留恋,超远程赛事已是繁华落尽不复当年。江、浙、沪地区鸽会隔几年一次的超远程比赛,说明当地的鸽会是有责任心的,也说明在那里还有一定数量的超远程爱好者。我们看到更多的地方鸽会已经不再组织七百公里以上的比赛了,这是不对的。现代赛鸽的实践已证明,千公里仍然是赛鸽正常的飞行距离,也更能体现赛鸽体能与智能的完美结合。信鸽协会不同于俱乐部,不能太商业化、功利化,更不能变相地私有化,你既然有足环定价和会费收取的权力,也应该承担这个行业的地区发展和保证竞赛公平的义务,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协会与会员在利益关系上是一致的,而不是相反。
(二)
●赛鸽的市场化雏形大约形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伴随经济大环境的发展,赛鸽市场逐渐升温。特别是近几年,新富阶层的介入和民间游资的投入,使整个国内围绕信鸽比赛为中心的市场迅速火爆。这个市场基本上是越过了成长期直接进入催熟期。新富阶层大手笔投资公棚、俱乐部,大量买入所谓外籍名鸽,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起中国赛鸽市场的繁荣,但是他们对鸽界的长远发展,对赛鸽本身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或者也不感兴趣。大部分投资者关心的只是这个行业飙升的行情和在各方面可能获得的收益。少数“大户”支撑起的市场规模,无异于几根竹竿搅进了池塘,用力越大水就越浑。看似有规模的市场其实掩盖了许多混乱与无序,比如拍卖场上频频抢镜的天价鸽,其实背后亦是相互利益的博弈,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把戏却不断成就“传奇”。一般鸽友咋舌于鸽价如金,热衷于帮着宣传一只鸽子值多少钱,却未曾看到,这不过是一种营销手段,利用你对这种爱好的热情,让你思维短路,利用大多数鸽友对外国赛鸽环境的陌生,神化一些人和一些鸽,目的是趁这个市场还未成熟,趁规则还未完善,以并不高明的策略赚取巨大的利益。
●如果你细心研究,会发现国外品系鸽来国内交易的背后藏有一连串的推手。从詹森开始,大的炒作便有规律地轮番轰炸中国鸽界,最初有杨阿腾、穆利门、胡本和电脑,然后是乔斯托内、桑杰士和盖比,到近几年的所向无敌、速霸龙和乳酪小子,品系得有近百个。新富土豪不看鸽子只看价钱,中间商大肆宣传,那些欧洲农村的农夫们,则满怀欣喜地看到自己养在后院的玩物换回大把欧元。如果你再用心分析一下,这几年那些“重量级”的欧洲名鸽拍卖会,会发现惯用方式就两种,一种是炒高价位蒙冤大头,反正一年撞上几个冤大头就够吃几年的;二是一个好桃带一堆烂杏,也就是带进来的鸽子中也有个别好的,但同时它的七大姑八大姨、叔伯子侄也全来了。好鸽子有人出高价当然好,如果无人接手,事先找好的托儿就会出尤其高的价钱拍下。试想一只“名鸽”卖了一百万,它的那些“亲戚”卖五万不算贵吧,那来吧,剩下的几百只沾“名鸽”血统的鸽子正等着出手呢。
●一只鸽子卖百万元,对于真正的赛鸽者应该是不以为然的,因为这个价格严重偏离了价值。赛鸽这东西不存在任何稀缺性,每年大量的比赛会造就无数个级别的冠军鸽,更不要说前名次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优质的新生种鸽,这是事实也是规律。拍卖会上几十万上百万拍一只鸽子,除了炒作无非是几个傻人在卖傻而已。当然,有人为了面子或炫富而去拍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全世界,不能说国人最爱赌,但说是最爱赌之一应该没什么问题。现在展现在赛鸽人面前的是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奖金几百万的公棚、俱乐部遍地开花,过千万的也不再新奇。冠军并不被重视,押重炮指定的冠军才是焦点。普通鸽友靠赛鸽一夜暴富的故事让许多工薪赛鸽者激动并冲动,在这个无知者无畏的年代,以民间资本为主的赛鸽市场,有如小脑萎缩的畸形怪物,漫无目的地疯长。空前繁荣的背后是空前的泡沫,雪白幕布的背后是无数只黑手。谁是这个行业的引领者?是信鸽协会还是新生代土豪;谁是这个行业的基础?是普通鸽友还是天价名鸽。在这些变幻莫测中,找不着北的不只是鸽子。
●在九十年代,经过短暂的拉锯,国内以李种为代表的老品系赛鸽和一千五百公里以上的超远程比赛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可以看成是现代赛鸽的分水岭。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原环外籍鸽的涌入和中短程赛事的蓬勃兴起,公棚也是从那时起经过十几年,发展成为当今的主流赛事。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赛鸽者,即便是当时的年轻人,现在也已人到中年。这十几年成就了一批人,也消磨了一批人。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职业赛鸽成为可能,而围绕比赛所出现的饲料、公棚、鸽具等衍生品逐渐形成市场规模。赛鸽的未来我们无法估量,但时代的确逼退了很多赛鸽爱好者,城市的大拆大建和小区的物业化,使很多城市鸽人不得不放弃,而下岗大潮中的鸽友则为生计所困无法再养。这些年赛鸽行业在进行调整,大量资金的流入难免产生泡沫,很多“名鸽”在促销,很多造假鸽被以各种方式带进市场。经过短时间的集中宣传,一些原本毫无建树的无名之辈,一夜之间成为鸽界知名人士。最吃香最赚钱的不是一线鸽友,而是游离于赛场之外的代理商和赛事及拍卖活动的组织者。对于执着于赛鸽的群体来说,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过程,我想这也是中国赛鸽经过积淀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三)
●中国第一大玩家当属已故的北京王世襄老爷子。他养鸽子、斗蛐蛐、种葫芦、玩蝈蝈,对明家具、中国书画的研究都有很深的造诣,同时也是一位大收藏家。王世襄出身书香门第,却玩物成家,他不但能玩也能写,他玩物并研物,市井中的小技他玩成了大雅,玩出了文化。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翻译家杨宪益曾为王老先生赋诗一首:名士风流天下闻,方言苍泳寄情深。少年燕市称玩主,老大京华辑逸文。王世襄是我们这些小玩家的典范和楷模。
●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说:“听过鸟叫吗?”“听过啊。”“好听吗?”“好听啊。”“你听得懂吗?”
●不问清瓢与浊瓢,不分寒食与花朝,酒泉岁月涓涓尽,枫树生涯叶叶飘;一箪疏食一壶浆,一卷诗书树下凉,卿为阿侬歌瀚海,茫茫瀚海即天堂。
●灵魂这个词对我们确乎有些生疏了,虽然国人都有对鬼神的半信半疑,都有对来世的憧憬希冀,也有对因果报应人在做天在看的自我精神约束,但这些无不在现实面前土崩瓦解,支离破碎。如果你问一个人,你出卖过灵魂么?你肯定会被怀疑脑子有毛病。我倒曾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是:老子天天为生计忙得要死,哪他妈有时间考虑什么灵魂。
●我们曾如此渴望生命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
注:中信网原创文章 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