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陕西的公棚口碑最好!这不仅仅是因为陕西公棚的比赛“公平、公正、公开”做得最好,而是陕西公棚把风险留给了自己,把自己逼向了绝境。
在陕西,把春赛公棚和秋赛加在一起,总共有22家公棚,今年还会增加几个公棚,但是真正盈利和赚钱的公棚不足20%,外界只是看到陕西公棚收鸽都不少,但是,他们实行的是比赛上笼鸽收参赛费的政策。
据说,陕西明年有几家公棚关门,原因就是赔不下去了。为什么会赔呢?其实,他们的问题都是出在养功上,也就是说收鸽时满棚,至第一关比赛上笼鸽子就少了。
大家在网上可以看见,陕西许多公棚在招聘教练,而且开出不菲的报酬,但是应聘者滥竽充数的多,能够在一个公棚当过几年教练的更是少数。现在,一个好的公棚教练倒成为了稀缺性人才,比研究生拿的钱还多。
例如,陕西一个著名公棚,老板是鸽友,是企业家,可以说既懂鸽子,又知道经营,他最苦恼的就是找不到一位优秀的教练,此前有几位外省籍教练去干过,结果是对鸽子饲养、训练头头是道,但是,对于公棚鸽子的疾病防治却是门外汉,典型的养鸽子出身,缺乏兽医知识,看见鸽子大批量死亡也是一筹莫展。
也有一些兽医专家,他们去公棚会诊以推销自己的鸽药为主,他们的强项就是会用药,但是一旦遇到公棚大量死鸽子也是不能打保票,这也许跟他们不是赛鸽家有关,因为他们缺乏公棚鸽的实践锻炼。据陕西一公棚老板说,哪个教练敢保证存棚率达到85%以上,他就给开30万工资,可至今还没有人去揭榜。
如果说公棚存棚率是硬指标的话,那么软指标就不可能是一天练成的,一位好的教练必须对信鸽的种、养、训、赛有相当的造诣,起码是在家养鸽打比赛的高手;应该有信鸽的专业知识基础,对信鸽品系、血统、特性、飞翔、竞赛等有相当的了解;必须具有动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营养学和运动科学等方面的相应知识,尤其须具有相当的信鸽病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饲养经验。
现在陕西公棚老板对存棚率的理解已经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延伸到了第一关比赛上笼鸽子的存棚率、最后一关
现在的公棚教练着实不好当,他们深谙存棚率的背后是防疫,因为,被治疗后的鸽子能否坚持到最后都是问号,必须确保公棚赛鸽群体健康。因此,出现许多教练看见得病重的鸽子及时淘汰,绝不治疗,因为,养着它危害更大,挤占空间,又浪费饲料,还会带坏鸽群。
公棚赛鸽防疫工作实际上就是饲养人员们的责任性的问题,教练必须能够组织协调公棚所有的饲养员和其它工作人员一起工作,把饲养、卫生防疫和训飞等各项工作做好,尤其是要日夜观察鸽子的状态,发现有拉稀、萎靡、单眼伤风、摇头等异常鸽子要及时剔除,真正做到公棚饲养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甚至一羽病鸽连累一片。在强制家飞时,一定要注意天气突变,尤其是突然到来的雷阵雨。在短训的时候,要注意司放位置的选择,避免雾霾天气放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鸽界已经看到公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行业,企业家们纷纷在进入,他们却把“高风险”估计得太低,把教练和鸽子饲养工作看得太简单,大有饥不择食的态势,给不称职的教练钻了空子。结果是鸽子没有养好,教练的钱没少拿,老板把钱赔了,公棚名声也倒了。
内行的公棚老板已经意识到公棚成败的风险一半担在了教练身上,而一个优秀的公棚教练非常难找,真正好的教练都被老牌公棚请走,他们已经享受着高工资和高待遇,相对比较稳定。新的教练还需要磨练,他们的成长跟不上公棚发展速度,因此,优秀公棚教练就更加显得稀少。现在又到了岁末年初,公棚老板最闹心和头疼的时候又来临了。
最近看到了一点新苗头,就是搞得好的公棚开始向外扩张,搞连锁公棚模式,想以此来突破公棚管理和教练人才稀缺的矛盾,尤其是大城市公棚向小城市公棚、大公棚向小公棚、品牌公棚向新公棚的方向拓展,这样可以解决鸽源问题、养功问题、资金问题、经营问题等等,做到小船上大船,大船上航母,切实增强抗风险能力,去迎接挑战,为中国公棚未来开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