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随笔鸽事
《牡丹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应该是我与鸽子结下不解之缘的最好解释了。上学十多年来,一直作为老师和家长眼中“百毒不侵”的榜样,我在趟上“鸽界”这潭水后便深深地陷了进去。好在我主次安排得当,学业、爱好两不误也,就没招到家人的反对。
受到“玩物丧志”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世人多对我们这些爱鸽人有不务正业的偏见。在当今社会,面对如此之快的生活节奏,如此之大的生存压力,爱鸽人逾越不了梅妻鹤子、闲云野鹤的潇洒无争,也达不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境界。但是,有了鸽子的陪伴,我们的心总是“静”的,少了一丝的孤独,多了几分的闲适与从容。
爱鸽人最喜欢欣赏鸽子在辽阔的天空中振翅飞翔,或许是因为它们代表的是一种力量和希望。这个时候,整个天空是属于它们的。唐代诗人王勃曾赞“落霞与孤鹜齐飞”,殊不知在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的傍晚,看鸽儿高高飞更是一种心旷神怡。与野鸭相比,它们是紧凑地、急速地飞行,让观看的人都感觉精神饱满、充满力量。鸽儿们紧紧地抱在一起,展示着集体的力量,并没有一只会无缘由地掉队。当遇到烦心事时,仰望天空,目不转睛地盯着鸽群,思绪如同插上了翅膀,随鸽儿一起在天空中飞舞、“冲浪”,完全让自己超脱于尘世之外。抛弃那些烦心事,给自己觅得一方净土,这一刻我们的心是无比的宁静,几乎忘记了呼吸。
一个人物质上可以是不宽裕的,但是在精神上不应该是贫穷的,纵使只有一陋棚偏安一隅,亦可以收获“德馨”之乐。
本人90后河南鸽友,面临毕业,前途未卜,也不知道这鸽子还能否继续养下去。寒假回家决定改建鸽棚,从设计到买材料再到焊接直至完工,付出的都是心血。还好小哥儿们会这技术,自己人焊接起来得心应手,在这里表示感激。“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鸽棚比较简陋,也算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虽是陋室,亦是惟吾德馨。
手机像素不好,大家凑合着看,不足之处,望各位前辈指出,愿结交天下志同道合之士。
鸽棚全照,西边是原来的旧棚,东边是寒假刚做的新棚。
西边的旧棚,上边木板处是跳笼,寒假改造后刷了新漆。
旧棚内部布置,呵呵,比较简陋,是从放飞门照的。
刚落成的新棚和未改造的旧棚,旧棚进出不方便。
改建后,把门升高了,撞门换成了跳笼。
旧棚跳笼关闭状态。
旧棚跳笼打开状态,鸽子不多,进门够用了。
刚落成的新棚,还没装栖架。
新棚跳笼和巢箱,现在新棚已经作为死棚,跳笼已经封了。
新棚巢箱。
部分鸽子已入住。
新棚的门是推拉门。
来一张细节。
侧面整体。
夏天种的碗莲,莲叶何田田。
注:中信网原创文章,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