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训是秋赛成功的基石
泉淼战狼育翔联盟
对鸽友们而言,备战一场赛事,其实就是整个养鸽过程的缩写。种、养、训一样都不可少:没有好种,就出不了好的选手。没有好的养功,即使是拥有冠军的血统,也能被养成落地王。种好、养功到位,但却不重视科学系统的训练,再天才的选手,也同样不会有好的表现。把一个经过科学、系统训练出的职业选手和一个自由成长的业余选手,放在同一个竞技平台,结果是不言而喻。当然这要抛开种气和健康因素,可以说它们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和级别。
如今对于秋赛而言,繁忙的引种、育雏工作已然结束,多地的选手鸽们,都已进入或即将进入非常重要的换羽期,还有随之而来的操训期。如今的赛事、赛制、鸽质、不菲的奖金设置,都让比赛变的异常激烈,有时可以说分秒必争,一战成名、一夜暴富的也不鲜见。
但是地方赛有别于公棚,有很多时候人为因素,是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例如:种鸽的选择、育前整理、合理配对,幼鸽的育中保健、生长发育期及各个时期的营养搭配、基础保健,正确的开家、教乖、快速入棚,还有换羽、疫苗接种、初次路训等特殊时期的正确掌握,以及合理有效的训练、临赛状态的调整、临赛技巧、巢态的把控等等众多人为的因素都能左右比赛的成败。如果在同等鸽质、鸽种的情况下我们的爱鸽,输在我们人为的因素下,岂不是太冤。因此要谈备战秋赛,就先要从我们鸽友自身做起,不要让我们手上的良种悍将,因我们的失误或某些环节的不足而埋没,甚至殃及父母和家族。
上文我们说过对于秋赛而言,繁忙的引种、育雏工作已然结束。选手鸽们已进入或即将进入非常重要的换羽期,还有随之而来的操训期。养鸽三要素之:种、养、训,种的工作已完成,种气的好坏已成定局,鸽友们谁也无法再改变,我们能为选手们做的,就只是养好、训好它们,确保它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得到科学的训练,并在巅峰的竞技状态下参加比赛。
既然参赛,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全力争胜、要赢,那么我们的一切工作就要围绕着这个中心来运转。 养功好坏决定着我们鸽事的成败。也是贯穿整个幼鸽生长和比赛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从幼鸽们离开亲鸽进入大棚开始直到比赛结束。幼鸽生长期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马虎不得,幼鸽的骨骼、肌肉、羽条、智商,还有最重要的习惯养成和后期的短途私训等等,这其中每个细节的疏忽和失误,都能让我们功亏一篑,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在这段重要时期我们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做好三大步骤:一是均衡全面的营养确保幼鸽健康生长;二是好习惯的养成和智力的合理开发;三是短途的强化训练”;这三大步骤的第一步:均衡全面的营养,很多文章中都有过介绍,笔者在连载的拙文 “现代赛鸽育翔探秘”中也有详细的介绍。包括各个时期的营养需求、饲料配方都有。市售的各期成品鸽粮中,营养也很丰富,再辅助一些保健砂和部分营养品就足够了,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
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这三步骤中的第二步:幼鸽好习惯的养成和智力的合理开发;以及第三步幼鸽的短途强化训练。
首先我们来讲幼鸽好习惯的养成和智力的合理开发:
1、幼鸽独立吃食、喝水的训练
幼鸽在25-30日龄移入幼鸽棚后,先不要急着让它们站笼认棚,这个时期主要是熟悉幼鸽棚内和周边环境,再有就是教会它们独立吃食、喝水,这个阶段要以常食为主,日粮还是和在种鸽棚一样,千万不要着急改变,有些幼鸽初入棚时胆小怕生不敢吃食,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心软,幼鸽饿几顿没啥大碍,即使是有些消瘦也是水膘,伤不了鸽体。重要的是要教会它们喝水,特别是天热气温高的地区尤应注意,万不可让幼鸽脱水。初入棚的幼鸽最好能留几只比它们稍大点,已会自己独立食水的鸽子作引导,这样不用人工怎么去教,它们很快就能学会自己吃食、喝水,但如果没有稍大点的鸽子,那就要人工教会它们认食槽、水壶,如果它们渴了饿了就很快去吃去喝了,一群幼鸽中只要有几只学会了,其它的就都没多大的问题了。当然这里面有两个细节是要重视的,一是在教鸽吃食、喝水的过程中要有一个固定的信号,以便日后鸽子习惯后,形成条件反射,这对将来赛鸽比赛归来,听到讯号后迅速入棚是很有帮助的;二是在抓鸽认食槽、水壶的过程中动作一定要轻柔,万不可惊吓着幼鸽。
当幼鸽们学会了独立吃食、喝水一周左右,每天早上喂食前,要将幼鸽从入口处塞进去,让幼鸽逐渐学会进棚,并且入棚就有食吃有水喝,也让它们逐渐养成习惯和条件反射。这个时期的幼鸽在早上吃完食、喝完水后,就可以去室外站笼,熟悉鸽舍以外的环境和记住鸽舍的位置,晚上再将幼鸽从入口处塞进去,喂食水,如此三日左右幼鸽就会自己进棚,那么此时的晚上幼鸽站完笼后,就可以打开站笼,让幼鸽自行进棚,这时的幼鸽多还不会飞,对外界的环境也有恐惧,况且入棚后还有食水在等候,它们大多会迅速入棚,也可能会有极个别的出于好奇,而在鸽舍外逗留,但没关系,一旦它感到孤独和不安它就会迅速入棚。这个时期千万千万不要惊吓到它们,更不要试图过早地让它们飞上天,也不要在成鸽家飞时进行,以免有发育早熟或受到惊吓起飞的幼鸽,随大群飞远而无法回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幼鸽站笼一周左右,可视入棚和对鸽舍外环境熟悉情况,整体都能达到满意后,可以选择在晴好天气下,在晚上喂食前两小时左右,将幼鸽从出口放出并敞口,让幼鸽在室外自由活动,自由进出鸽舍,进一步熟悉鸽舍周围和更大的区域,发育好成熟早的幼鸽,就会尝试着飞翔,这时也不要惊吓和打扰它们,让它们尽情地自由活动,至晚上喂食再关闭出口,发信号召唤幼鸽入棚吃食,如此反复几次,直到幼鸽都能自由进出,自由地上天飞翔,并能听从召唤入棚,此时就可以择机将幼鸽移入大棚,合大群一起家飞,但最初的一周一定要避开家飞高峰期,不要轰撵、驱赶强制鸽群家飞,以免幼鸽产生不安全感,或者产生厌飞情绪,甚至是飞伤。
2、幼鸽的亲和训练和抢食训练
当幼鸽结束站笼期,进入自由进出棚训练的同时,可以开始对幼鸽进行亲和训练和抢食训练,这个训练周期可以说是从此时起,一直会贯穿至一只赛鸽的整个比赛生涯。值得一提的是幼鸽的亲和训练,是培养信鸽与饲养者的感情、亲和度,让鸽子能与鸽主和谐、友好地相处。提高鸽子对鸽主的顺从性,对鸽主、鸽舍的信任和眷恋,增强其异地放飞比赛时的归巢欲。
亲和训练的初期就是利用鸽子的求食欲,让其产生饥饿感,鸽主再一粒粒、一点点撒食,让鸽子抢食,甚至是到鸽主手中抢食,久而久之鸽子就从惧怕到熟悉,最后它们敢飞上鸽主肩头、手上,任你随意地抓摸,也不怕、不离鸽主左右,如此你的亲和训练就算成功了。这种训练的优势你会在以后的比赛中体会到,无论是鸽子的归巢欲、归巢率,还是归巢后的迅速入棚抢占先机,都会给你带来惊喜的。
选手鸽短途强化训练的技巧
如今我国的赛鸽比赛激烈程度已非昨日可比,过去传统的养鸽、玩鸽、赛鸽的方法、理念有很多已成过去式;现如今一些更先进、更科学、更贴合现今赛制、赛距的赛鸽养训观念、操训手段,逐渐为鸽友们所熟知,并被运用的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君不见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有职业鸽舍、鸽界大腕们在比赛中上演大包揽重戏,狂揽巨金。特别是中短程赛场,更是得心应手,将养鸽三要素之种、养、训中的“训”,提到了空前的高度,鸽界有云:职业鸽舍的二流种鸽加一流养训,可以打败一流的种鸽二流的养训。总之赛鸽的养训和用药是逐步走下大户和职业的殿堂,走进普通鸽友中,然而众鸽友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几家欢喜多家忧,高手大腕们还是有许多秘而不宣的制胜绝招未露,众鸽友们单靠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得来的方法,或是照猫画虎,有形无神,或自行揣摩、摸着石头过河,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心不甘情不愿地作了基石和分母。到得此时有悟性的鸽友才明白,光有好种、养工过硬、多训多练还是不够的,还是要讲方式方法,要讲科学,要懂得高强度训练中的营养补充,高强度训练后的恢复用药……
所以大家重又开始寻找新的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也开始了新的一轮又一轮的摸索和思考。
很多鸽友的训练是从赛前一、二个月才开始,而真正的高手从选手鸽移出种鸽棚时,就要开始培养和训练他们的小选手了,并且从不会放松和懈怠,直到该选手鸽的赛鸽生涯结束为止。
1、归巢性训练之拜四方
当小选手鸽们,正式家飞一个月左右,日龄大约在60-70天时,就要开始逐步延长家飞时间,同时也开始进行短途归巢训练,在短训开始前要对小选手鸽们,进行两到三次的入放飞笼的压笼训练,以防选手鸽们入笼紧张,应激反应大,在首次训放中乱飞,迷失了方向,造成失鸽。首次训放距离不可太远,应不超过2公里,并且选在选手鸽日常家飞的熟知区最为稳妥,这样不易失鸽。首次训放后应间隔一、二天,缓解一下小选手们紧张的情绪和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两天后同一方向再放5公里,归巢后观察小选手们的状态,如果没有明显的问题,以后就可以放心地每天一放了。四方都要放,其他各方都可以从5公里起放,5公里拜完四方,你会发现你的鸽群家飞范围明显增大,家飞的时间在逐渐增长,选手鸽一出棚,就直插云霄,高飞而去,直到很久方归,根本就不在鸽舍周围慢盘,这就是拜四方的好处,这种方法在我们过去玩超远程时就在用,不过是幼鸽开训的日龄提前了,训放的目的改变了。现在的拜四方是为了增大选手鸽,对鸽舍周围的熟悉程度,扩大熟知区,提高家飞质量。
当选手鸽5公里拜完四方后,就可以单方放10公里、20公里每站两次即可,放完一方再放另一方,这个时期可以视情况一天两训,两餐制的鸽舍可以早晚各放一次,一餐制的鸽舍可以在下午喂食前,算好时间训放,要让选手鸽养成定时定点归巢即有食水的条件反射,以利于今后的比赛。
选手鸽20公里四方放完后,就要延赛线开始呈左右30-40度扇形训50公里、80公里、100公里,每站两次,一个方向一个方向放,此时的80公里至少间隔一天,100公里间隔两天,放完一个方向,另一个方向再从50公里开始。左右30-40度扇形放完,再延着比赛线路开始放至100公里。三方100公里放完,休整3-5天,这期间选手鸽以休息为主,非必要尽量不要打扰它们,前两日可以压笼不再家飞,有条件的遮棚避光,两日后开始恢复家飞,待到选手鸽能够自主家飞20分钟以上,特别是恢复到和以前一样,开笼即高飞而去,那么就证明我们选手鸽的第一个疲劳期已安然度过,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
2、选手鸽赛线强化之魔鬼训练
当我们选手鸽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基础训练,并从第一个疲劳期中恢复,我们就可以开始第二个阶段的强化训练了。我们在第一个基础训练阶段80公里开始有间隔和休整期。而我们的第二个赛线强化期就不再有间隔,每天一训,除了天气等特殊情况,都不应停止。如遇阴天、小雨天和雾霾天,在确保不会影响赛鸽顺利归巢的情况下,可选择缩短训放里程,近距离放飞,让赛鸽尽早适应在恶劣天气下异地归巢,提高赛鸽的抗逆性。这一点在秋赛时尤为重要,秋赛天气的无常是我们深有体会的,人为地增加艰苦条件下的抗逆性训练,会比种系遗传得来的耐翔力、抗逆性更有用。
操训距离宜定在延赛线70公里左右处,不要再随意变动,每周4次70公里,1次100-120公里,休息两天,如此往复直到赛前2周结束,让赛鸽进入第二个休整期和疲劳期。
这个阶段主要是训练赛鸽们,怎样熟练运用导航能力进行定向,养成快速归巢的习惯。有效进行肌肉和筋骨磨炼,并有效建立赛线熟知区,与第一阶段的扇形熟知区相呼应,让赛鸽在正式比赛中的最后阶段,特别是体能和智力等综合值都即将达到极限时,进入到熟知区,那么赛鸽就能很轻松地选择适合当时气候条件的最佳路线回归,有效提高分速和增大赢面。
此外,在训练期我们要让赛鸽能够安静而不惊慌地接受我们的处置。 在日常抓鸽时动作要尽量轻柔,不要有急剧的肢体动作,以免惊吓到鸽子,在训练初期,如果早期的亲和训练不到位,赛鸽们可能会慌乱地乱飞,在笼子里或载鸽过程中会不安、打斗,但只要我们放轻动作,和它们友好相处,慢慢地这种现象就会消失,就会任由我们处置了。当然如果我们早期的亲和训练、压笼训练到位的话,这些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同时在第二个训练期间,我们还应在每个训练周的第一次训练时,对赛鸽进行压笼过夜训练,让赛鸽尽早适应在笼中安静过夜,以利于今后正式比赛时能在放飞车内安静过夜。试想一下一只得到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养精蓄锐的赛鸽,和一只一夜都在高度不安和打斗中过度浪费精力的鸽子,在次日的比赛中谁会表现的更好,抛开种气、血统和健康,我想答案是很明显的。
在赛鸽第二个休整期和疲劳期安全度过以后,具体的检验标准请参照第一个休整期和疲劳期。通常如果调整得当,一周到十天,赛鸽们就能完全恢复,这时可以依据鸽会的路训计划开始进行第三阶段:
3、赛前集训和临赛状态调整
当赛鸽完全从第二个疲劳期中恢复,我们可以开始恢复50公里级的延赛线训练,每天一训,直到鸽会首站起训开始,大多鸽会的首站都会在20-30公里,第二站间隔1-2天,这个时期我们不要再加训了,要密切关注赛鸽归巢后的状态和粪便。为什么第三个阶段的训练只停留在50公里,就是因为不希望在赛鸽初入大笼时,肌体处在疲劳易感状态,从而感染疾病。
鸽会起站训至100公里左右,赛鸽易感期和疾病潜伏期会达到顶峰,如果赛鸽能安然度过,那么接下来,在鸽会训放的间隔期,每隔一天加训一次50-70公里,直到临赛集鸽前两日停一日,比赛集鸽当天训放30公里,然后就是等待比赛结果了,做完了我们该做的,剩下的就看赛鸽、看天了。
(此文仅是笔者自悟和总结几位职业鸽舍好友的经验,希望对鸽友们特别是新手们有所帮助,不当处请高手们多指正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