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白:登陆“久违了”的中国信鸽信息网,已是“龙”隐马沸。数位作者(尤其是新作者)、读者咸大作或小议,另在下耳目不觉一新,精神亦因之一振,打今儿起,谁个还敢笑我捣鼓鸽子的圈子里无人?!作者水平的上升,无疑仰仗读者的鞭策;读者品味的提高,有作者潜移默化的诱导。赛鸽网站的适时出现,较之传统的媒体无疑能够更迅捷的促成二者的互动,交流中更多的是“英雄所见略同”,难免也有是非之辩,曲直之争。实际上,客观的商讨较之无原则的溢美更有助于双方一起向真理的方向挪动,但没有理论与数据支撑的粗鄙指责,只会为大众所不齿乃至啐弃。个人得失事小,竞翔理论交流(提升)事大,而健康的互动生态,须由“键盘上的指头们”共同呵护。
2001年12月4日上网的南昌大阳先生的《500公里真得好于300公里?》,还有湛江的为的是先生的《300公里是否有盲区》两篇大作,皆对300公里盲区进行了探讨,并引发了诸多朋友参与,二位先生针对盲区存在与否提出的几点颇具逻辑的质疑,正巧也是笔者早先在《奥运赛鸽》杂志(总第七期)行文探讨“盲区“问题的几个基点,现将原文录下
删掉“盲区“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条件向好,鸽友手中的种鸽、饲养条件普遍有了较大的提升,平原地区500公里高分速归巢已普及,1000公里当日到也不是啥稀罕事了。哪象前几年,有两只500公里归了巢,脸面上便有了光彩,说话也总压抑不住地粗声嗡气。按照我们常规的逻辑,既然500公里高速归巢已不值当说道,那么500公里以下的400、300、200、100公里更应该不在话下了?现实往往是诡异的,答案却并不整齐划一,偏偏还有300公里这一“高门坎儿”,国内外诸多公棚、地方赛的统计数字都显示了这一特点。笔者一贯以为:既然都飞不好,谈别人莫如说自己,赛鸽飞300公里较500公里分速低、归巢率低,还更疲劳,笔者深有体会,但这一规律绝非笔者归纳总结,就是一三、两年“鸽龄”,五、七回比赛经历的初友,用了心也能感受得到。原因何在?笔者为此翻阅了上个世纪国内鸽刊问世以来,所有能见到的杂志及部分舶来资料,少有几篇文章涉及此问题,但凡涉及的文章无一例外的指证:以巢地为中心的大约300公里为半径的圆形环带上有一个神秘的难归巢区域,称失向区、迷向区,叫“盲区”的更多。但为什么比300多点儿的400 ,少点儿200盲得少,或根本不盲,偏偏盲在300公里上?个中道理却少有人涉及。《奥运赛鸽》杂志真诚为鸽友服务,有的放矢(编辑工作中收到太多关于300公里放不好的咨询),委拖我行文探讨,受宠若惊后,蚍蜉撼树般自不量力了。
“鸟为食忙”
《中华信鸽》杂志98年第六期P38页鸽界趣闻栏目,登载颜军先生一则报道,为不耽误读者宝贵时间,“去肉留骨”简述如下:邻居马叔,有鸽一对,下蛋抱巢,正期出壳,始哺鸽乳,乳闭哺大食,雌不再独立进食,向雄讨哺,雄哺之,然后双双喂幼,月余,小鸽正期出巢,老雄瘦如马,雌壮似牛”。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上述现象?一切生物个体出现明显不同于群体的体征(后天伤害除外)、习性,无非基因突变或返祖两种可能,我经过思考认为是返祖,请注意,颜军先生陈述的怪现象是雌雄共同演绎的,如仅仅一方基因突变,欲哺或欲讨的要求多么强烈,另一方未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生命基因与生命历程中均没有这种记录),怎么也不会就范,而两个个体同时、同地发生同样的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太低,以零计算也不过分。说是返祖倒讲得过去,一方返祖迹象明显,而另一方生命基因中有这样的记录长期不用而处于隐性,在一方欲哺或欲讨的强烈要求下慢慢的找到感觉。我们家庭笼养鸟中最为普及的,要算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虎皮鹦鹉和原产于非洲的牡丹鹦鹉,他们至尽依然保留着抱巢期内,雌鸟专司抱巢而由雄鸟哺喂的习性。笔者姑且武断的讲,赛鸽在未经人类驯化家养前的岩鸽时期便是如此,而且我们应当相信,在汰弱留强大自然中形成的这种雌雄分工的不同,绝对是生存的必要,自然状态下生存的岩鸽(原鸽)能够获取的食物,较人工家养状态相对匮乏,雄鸽唯有不参与抱巢才能有足够的时间,飞行到离巢居地更远的地方寻找食物。经人类家化驯养1000多年的赛鸽,虽然因食物来源有了保证,从而改变了抱巢期内雌鸽由雄鸽哺喂的习惯,但雌鸽依然保留着除中午12:00——14:00左右到巢外“放号“,由雄鸽接替外,其余时间仍由雌鸽独揽抱巢任务的习性。
家鸽祖先岩鸽及候鸟一类,每年春季多迁于地球南北温带中北、中南地带发情育幼。以我们生活的北温带为准,一般约在早6:00(北京时间)到晚20:00左右能见度可以允许鸟类飞行,我们惊奇的发现,除去中午12:00——14:00雄鸽必须赶回巢穴接替雌鸽的大约两个小时以外,正好在上午和下午都有相同的6个小时时间允许雄鸽以巢居地为圆心进行多向觅食。以现在国内外赛鸽分速来看,多半集中在1000米/分——2000米/分,但不排除最低的只有几百米/分 ,最高的能达近3000米/分(笔者孤陋寡闻),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我们客观的取一个1500米/分,接下来可以轻易的得到一个数学公式:1500米/分╳60分/小时╳6小时=540公里,也就是说雄鸽在上午和下午分别可以飞行540公里往返路程,换言之,可以飞到离巢居地270公里远的地方,当然雄鸽觅食过程中不会一直在飞,除去找到食物源进食的时间,大约可以到200——250公里的地点觅食,觅食的过程中不一定飞直线或非要飞到极限允许的200——250公里的地点觅食,而是讲赛鸽有这个能力,这个能力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流淌在血液里,锁定在生命基因中,我们暂且称之为“求实觅巢”功能。
有吃不能缺“穿”(温度)
“翩翩堂前燕,春去秋来见”是我国古代文化对候鸟类定向迁徙现象的发现与写照。家鸽的祖先岩鸽同雁或燕一类候鸟同样具有春南秋北定向迁徙的习性,究其目的是为了保持生活环境的相对恒温,因此讲长距离择向移动的“本事儿”是岩鸽遗传基因中固有的,经人类将其中此能力更强、更明显的个体一代代筛选、繁殖、定型,为我所用,仅此而已。此说好象否认了古今中外诸多醉心于此项运动的朋友所付出的劳动,但事实就是如此,现实中不乏例证:鸬鹚善捕,因而为渔人所用;猪,饲料补偿率高,因此成了主要的肉食来源;狗,本性忠诚,嗅觉灵敏,因此成了护家犬,然后派生出警用、军用犬。如果非要讲人的功劳,顶多是让需要的这项功能更为“凸出”一点,顺水推舟,因势利导罢了。我们暂且将岩鸽这种冷了往南,热了奔北的长距离定向移动的“本事儿”叫作“求温(度)觅向”功能。
就在“半梦半醒之间”
综上所述,“求食觅巢”功能负责大约250公里以内的归巢问题,“求温觅向”功能负责远距离归巢问题,300公里附近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所以出现了“盲区”。
且慢!逻辑中好象出现了漏洞,说300公里超出了250公里以内的“求食觅巢”功能是可以的,凭什么说300公里不在“求温觅向”功能的范围里,多少距离才算长距离?不能蒙混过关!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赛鸽归巢之迷作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与猜测,大体有磁力、太阳、气味、光波、声波、生物信息……,或上述综合,但至今并无定论,这不是本文讨论的要旨。但无论上述哪一种机理让鸽子找到巢,都说明放飞地同巢居地之间该机理的指标发生了量的变化,而这个量的变化大小足以能够让鸽子感觉的到,而引起这个变化的量大小的原因,只有方向与距离,全国各地反映300公里不好飞,并没有明显的方向特征,因此原因只可能是距离,笔者粗浅分析:300公里造成归巢机理中某项指标变化的量,还不足以让鸽子感觉得到,在此处鸽群一经放开,无法快速的定向,有经验的老鸽在无法明确方向前一般不会乱飞,而是长时间的“打盘头”,而幼鸽一般冲劲儿足,误打误撞(这也是幼鸽在中短距离比赛较易出高分速的一方面原因)。但无论老鸽、幼鸽只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懵”准了方向,进入250公里以内的圈,凭借“求食觅巢“功能快速归巢。二、飞反了方向,进入“求温觅向”功能范围,感受到南辕北辙,调头再飞。三、这种最惨,它们“稳”,没把握的活儿不干,就象有经验的老鸽遇到前方有雨区,不是硬冲,而是在雨区边上反复徘徊等雨停,固而最易“脱班”。当然,鸽子归巢途中还受跟群性、离山性、向远水性、高海拔向低海拔性、趋光性等等因素的影响,无法一一描述。
前面讲300公里距离引起的归巢机能中,某项指标变化的量不足以让鸽子感受得到,那么距离越远,这个量越大,赛鸽定向归巢应该更简单了?理论上是这样,但赛鸽能否归巢,除了定位定向以外,更大程度上决定于沿途自然、人文环境的影响,上海老鸽友讲:放2000公里是比“命”,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放超远程平时的管理要粗放,让鸽子保持免受野外动物、人类侵害的警觉性以及打野觅食的求生能力。
清理一下思路,300公里不好飞处在了250公里范围内“求食觅巢”功能同远距离“求温觅向”功能的“换档”区间上,这道理很好理解,现实中可以类比的现象很多:人从清醒进入睡眠状态,过程中有一段半梦半醒的时间,其生理代谢指标不符合睡眠状态,也不符合清醒状态;普通万能车床,从进刀过程改为退刀过程,调整手柄有一个感觉失力的调整区间,精度越高区间越小,但绝不会为零;电视机(高频头)从一个频道更换到另一个频道,会出现瞬间的无信号,不注意罢了。
那么论述当中还有一个漏洞,放所有300公里以上的比赛,都要跨300公里这个“高门坎儿”,为什么不会重新迷向呢???这个问题象极了干木匠活儿,如果把刨子直接放到木料的疤瘌上,会感觉刨不动,还伤刨刃子,将刨子放到离疤瘌远一点的地方,一使劲儿,刨子会沿着平滑处形成的运动轨迹,在惯性作用下一冲而过,异曲同工呐!
说三道四
全国各地各级鸽会建会之初至今,普遍沿用40、80、(120——160)、300、500、1000、1500……的训赛模式,基本上符合上一站为本站1/2的规律,鸽子随着累计训赛里程的增加,经验渐丰、状态渐升,承受渐远一倍的跨度是有科学道理的。唯独300公里一站明显大于500公里的1/2了,据笔者分析可能是过去500公里是第一个比赛站次(现在国内仍有地区如此),很重视,在此之前有意让赛鸽将里程飞足,却忽视了赛前还要保存实力(个体体力与赛鸽数量),造成大批赛鸽选手在300公里“盲区”上过分消耗体力、大量丢失,甚至会影响此后整个赛季的成绩,有的鸽友讲:这叫自然淘汰。笔者认为:要丰收,势必得用除草剂,但用不当,一样死庄稼。
本文试图找出300公里不好飞的科学依据,这依据或许仅仅是主观的臆测,是不科学的。但300公里不好飞是经过国内外长期竞翔实践验证得出的普遍规律,本身是科学的,尊重科学者是为俊杰,我们应该想办法避开它。为此有识之士曾撰文,跳跃300直上500公里,笔者不赞赏不左便右,容我说三道四,将300公里一站改为(200——250)公里、400公里两站,且都设比赛,一方面满足鸽友日益增长的参赛欲望,另一方面避开了“盲区”,可以有效的减少损失。将300公里这一“法定里程”的刻版印象逐渐淡化,随之删除,实在删不掉,(200——250)公里一站可以美称300公里,一省市、一地区、一鸽会乃至全国各地,无有先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