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信鸽公棚从上世纪90年代兴起,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风风雨雨,越过了重重危机和动荡,逐渐步入到公棚相对兴盛阶段。尤其最近两年,不论秋棚还是春棚,已经进入到了盈利的上升轨道,吸引了全国信鸽爱好者前来参赛,共享公棚赛鸽带来的快乐。
陕西公棚成功的背后有两个重要指标:存棚率和归巢率。
陕西公棚的收鸽羽数指标不是强项,因为,陕西公棚的参赛费与总奖金比率一直不高,因此就很难出现大羽数公棚,但也有其优势,相对地公棚风险小,鸽友获奖的比率大,更重要的是指定鸽数量屡创新高。
为此,陕西公棚找到了突破口,就在存棚率和归巢率上下功夫!
一、优秀的公棚管理者队伍
陕西公棚已经孕育出了一批有实战管理经验的优秀公棚管理者、教练和信鸽饲养专业队伍。他们通过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信鸽公棚竞翔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尤其是在信鸽公棚竞翔饲养管理、疫病预防、训赛规划等理念上有着超前思想。
收鸽子多少只是公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和环节之一,但是保证入棚率和出赛率是更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能否保证收到参赛鸽就能收到参赛费是公棚管理者的首要职能。如果公棚收不到鸽子,不要说办好公棚,就连公棚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对成熟的公棚而言,不断地在鸽源上、在收鸽措施上做文章,已为公棚经营管理的一种常态。收鸽、养鸽、竞赛是技艺,更是科学,有章可循,有规可据,既满足鸽友需求,又利于公棚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取得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达到和谐的双赢目标。
二、努力提高存棚率和归巢率
目前陕西公棚经过优胜劣汰,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公棚在资金安全、硬件设施、饲养管理,短途训放,每关比赛等方面做得较好。尤其是对信鸽疾病预防,提高信鸽抗逆水平和生活力,降低淘汰率,提高经济效益,日益得到重视。
已经在公棚信鸽生物安全、疾病净化,尤其是在收鸽子入棚免疫管理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因而使得以后的饲养、训放、竞赛摆脱了鸽子疾病困扰,极大地提高了最终的存棚率和归巢率。
三、克服了公棚以往普遍存在问题
(一)收鸽子无标准。收鸽数量的多少是公棚成功与效益的基本条件,由于种种原因,公棚主也有一些无奈,也就只好抱着拾到篮子都是菜的心态,而放弃了收鸽子的标准。对所收鸽子不做系统检查、缺乏检查项目具体标准,多以公棚工作人员经验为标准收鸽子。
(二)不严格隔离或不隔离。收鸽子后不按要求隔离或隔离仅流于形式或隔离条件不符合要求,不严格隔离,最终导致鸽群小病不断,吃药不灵,免疫力低下,游棚、遗失率增高,家飞不高,转圈小,落棚早。
(三)免疫时鸽子处在亚健康状态。免疫接种首先要考虑接种对象免疫应答,只有在鸽子健康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坚强的免疫力,幼鸽经过长途运输,鸽子基本处于脱水和半脱水状态,并且在长途运输中丢失了大量的核心离子,加上运输应激,不良因子的互作,鸽子处在亚健康状态,最不宜免疫接种。免疫接种之前,应详细检查被免疫鸽子的健康状态,对营养不良,有隐性疾病感染等免疫应答就不会理想,结果导致免疫鸽群抗体水平参差不齐。
(四)方法与程序有所不当。疫苗,药物应用不规范并且忽视营养免疫和管理。一些公棚应对诸多安全隐患和疾病的威胁,一般都是“被动性”地有病乱投医,滥用抗生素;不是以药养鸽,就是以疫苗保鸽,导致免疫或“无法对症”的频繁用药掩盖下的鸽子“亚健康”,往往降低了鸽子对疾病感染的抵抗力,引起继发感染,混合感染的鸽病日益增多,负效应叠加,致使许多药敏弱化,治疗效果极为有限,更容易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对公棚带来潜在的更大危害。
四、精细化管理出效益
公棚最大的失败莫过于使用的疫苗失败,其中更多的是人为因素,还有就是养鸽环境劣化所导致的失败。陕西公棚已经深入反思,吸取教训,并以此为戒。
公棚的成功莫过于理念和管理的先进。陕西公棚已经从重收鸽、重药物,轻管理、轻环境的传统思路上转变。树立了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理念,不断地在提升公棚科学管理水平,寻求“长效”机制,在创新饲养环境、养鸽技术、饲粮营养平衡、防治疾病的策略与方法等方面下功夫,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保障公棚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