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地·公棚·协会·俱乐部·商城·拍鸽·鸽业·论坛·博客·日记·百科·分类·鸽问·积分·图库·鸽圈·播客·会员区 |
|
|
|
禽流感综述
早在1878年,Perroncito就报道了禽流感在意大利的流行。1901年CentanniSaranuzzi分离和描述了该病的病原,但直到1995年Schafer证明该病属于A型流感病毒。在以后的几年中,不断有分离到禽流感病毒的报道。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任何一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征,这种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不仅能引起禽类严重的疾病,而且对人类和低等哺乳类动物也是如此。在世界各种家禽和野生禽类中,按照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表面抗原来区分,已发现了数千种属于许多不同抗原亚型的病毒。感染的家养或饲养禽有多种疾病综合征,从亚临诊症状、轻度上呼吸道疾病、产蛋量降低直到急性全身致死性疾病。其中高度致死性禽流感传播迅速、病程短,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历史上危害最大,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次禽流感(H5N5)爆发于1983年美国滨州等地区,美国政府为此共花费了6000多万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估计达3.49亿美元。我国香港地区近期爆发的禽流感,据估计损失约达8000万港币,这已引起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AIV广泛分布于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家禽(包括火鸡、鸡、珍珠鸡、石鸡、鹌鹑、雉、鹅和鸭)和野禽(包括鸭、鹅、矶鹜、三趾鹜、天鹅、鹭、海鸠、鸥、海鹦等)。迁栖水禽,特别是鸭,产生的病毒比其他禽类多,而流感在家养火鸡和鸡中所引起的疾病最为严重。 一、病原 1.分类和命名 引起禽流感(AI)的病原为禽流感病毒(AIV),该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 (1)正粘病毒科的特征:正粘病毒和副粘病毒科的病毒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均具有神经氨酸酶(NA)和血凝素(HA),可凝集某些动物的红细胞;对呼吸道系统都有致病性等,特别是这两种病毒对粘多糖和糖蛋白具有特殊的亲合力,尤其是对细胞表面的含唾液酸的受体具有更强的亲合力。 正粘病毒科中只有一个属,即流感病毒属。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NP)和基质蛋白(MS)抗原性的不同,将其分为A、B、C三个血清型,它们之间抗原的差别可通过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测出。 A、B、C三型流感病毒除了其核蛋白及基质蛋白抗原性不同外,还有以下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2)A型流感毒除有可能感染人外,还感染许多其他种属的动物,如马、猪、禽类、海豹等,而B型则主要感染人,但C型也可从猪分离到。(2)A型流染病毒的表面糖蛋白比B型和C型的具有更高的变异性。(3)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面,A型和B型都具有8个核酸片段,而C型的基因组只有7个片段。 根据流感病毒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的差异,又可将其分为不同的亚型。目前,A型流感病毒有15种特异的HA和9种特异的NA。 (3)禽流感病毒毒株分类:AIV的毒株分类基于HA和NA亚型。目前已发现15种血凝素HA和9种神经氨酸酶NA,所有这些都是从禽流感分离物中以不同的组合鉴定出来的。为了鉴定病毒的HA和NA,要应用一组对不同亚型特异的抗血清,对分离物进行血凝抑制(HI)和神经氨酸酶抑制(NA)试验。 属于同一亚型病毒的比较,常用鸡和雪豹感染后的血清及单克隆抗体进行。应用单克隆抗体能较细致地比较同种或不同种动物中出现的相关病毒,之后,通过H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LISA)和中和试验对病毒进行比较。 (4)命名:针对AIV的命名,1971年提出了流感病毒命名的标准体系,1980年又进行了修订。一株流感病毒的名称包括型(A、B或C),宿主来源(除人外),地理来源。毒株编号(如果有)和分离的年代,后面及圆括号内附以HA(H)和(N)的抗原性说明。 2.形态学:AIV粒子一般为球形,直径为80~120纳米,但也常有同样直径的丝状形态,长短不一。病毒粒子表面有10~12纳米的密集钉状物或纤突覆盖,病毒囊膜内有螺旋形核衣壳。两种不同形状的表面钉状物是HA(棒状三聚体)和NA(蘑菇形四聚体)。 HA的作用是将病毒粒子吸附在细胞表面受体(唾液酸低聚糖)上,并与病毒的血凝活性相关。在对病毒的中和作用和抗感染保护中,抗HA抗体非常重要;NA酶的活性则是通过对受 体内神经氨酸的作用,可使新生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出来,抗NA抗体对保护作用也很重要。 现已确定血凝集H2HA和神经氨酸N2及N9NAS的三维结构,并明确了重要的抗原区域或表位。 HA和NA以及被称为M2的小蛋白都包埋在宿主细胞质膜衍生的脂质囊膜中。病毒囊膜下为主要结构蛋白M1,位于RNA分子的周围,与分子蛋白NP和三种大蛋白(PB1、PB2和PA)负责 RNA复制和转录。 病毒基因组由8个负链的单链RNA片段组成。这8个片段编码10个病毒蛋白,其中8个是病毒粒子的组成成分(HA、NA、NP、M1、M2、PB1、PB2和PA),分子质量最小的RNA片段编码两个非结构蛋白,NS1和NS2。NS1与胞浆包含体有关,但NS1和NS2的功能尚不清楚。 现在已经获得了包括H3、H5和H7在内几个禽亚型号HA基因的全部序列,以及所有14个血凝素基因的部分序列。 3.化学组成:流感病毒粒子大约由0.8%~1.1%的RNA,70%~75%蛋白质,20%~24%的脂质和5%~8%的碳水化合物组成。脂质位于病毒的膜内,大部分为磷脂,还有少量的胆固醇和糖脂。几种碳水化合物包括核糖(在RNA中)、半乳糖、甘露糖、墨角藻糖和氨基葡糖。在病毒粒子中主要以糖蛋白或糖脂的形式存在。 病毒蛋白及潜在的糖基化位点是病毒基因组特异的,但与病毒膜的糖蛋白或糖类链的脂质和碳水化合物链的成分,是由宿主细胞确定的。 4.病毒复制:病毒吸咐在细胞表面含唾液酸的糖蛋白受体上,然后通过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作用,病毒进入细胞。这包括暴露于核内体内的低pH,导致HA的构象改变介导膜融合。这样,核衣壳便进入胞浆并移向胞核。流感病毒利用独特的机理转录,启动转录时,病毒的核酸内切酶从宿主细胞的mRNA上切下5′帽子结构,并以此作为病毒转录酶进行转录的引物。产生出6个单顺子的mRNA,并转译成HA、NA、NP和三种聚合酶(PB1、PB2和PA)。NS和M基因的mRNA进行拼接,每一个产生出两个mRNA,依不同阅读框架进行转译,产生NS1、NS2、M1和M2蛋白。HA和NA在粗面内质网内糖基化,在高尔基体内修饰,然后运输到表面,植入细胞膜中,HA需要宿主细胞蛋白酶将其裂解成HA1和HA2,但两者仍以二硫键相连,这种裂解可生成传染性病毒,并以出芽方式从质膜排出细胞。 5.抗原性变异: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变的频率很高,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漂移和转变。抗原漂移可引起HA和/或NA的次要抗原变化,而抗原转变可引起HA和/或NA的主要抗原变化。 (1)抗原性漂移:抗原性漂移是由编码HA和/或NA蛋白的基因发生点突变引起的,是在免疫群体中筛选变异体的反应,它可引起致病性更强病毒的出现。 (2)抗原性转变:抗原性转变是当细胞感染两种不同流感病毒时,病毒基因组的片段特性允许发生片段重组,从而引起转变。它有可能产生256种遗传学上不同的毒力各异的子代病毒。 6.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A型流感病毒是囊膜病毒,对去污剂等脂溶剂的灭活性比较敏感。福尔马林、β-丙内酯、氧化剂、稀酸、乙醚、去氧胆酸钠、羟胺、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铵离子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禽流感病毒没有超常的稳定性,因此对病毒本身的灭活并不困难。病毒可在加热、极端的pH值、非等渗和干燥的条件下失活。 在野外条件下,流感病毒常从感染禽的鼻腔分泌物和粪便中排出,病毒受到这些有机物的保护极大地增加抗灭活的抵抗力。此外,流感病毒可以在自然环境中,特别是凉爽和潮湿的条件下存活很长时间。粪便中病毒的传染性在4℃条件下可以保持长达30~50天,20℃时为7天。 7.禽流感病毒的致病力及毒力 禽流感病毒致病力的变化范围很大。流感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可能是不明显的或是温和的一过性的综合征,甚至是100%发病率和/或死亡率的疾病。疾病的症状可能表现在呼吸道、肠道或生殖系统,并随病毒种类、动物种别、龄期、并发感染、周围环境及宿主免疫状态的不同而不同。禽流感病毒的毒力主要决定于病毒粒子的复制速率和血凝素蛋白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组成。 目前国际上一般按欧共体规定的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来判定毒力,当IVPI>1.2时,则认为是高致病力毒株。 二、发病机理和流行病学 1.传播和带毒者:受感染的禽从呼吸道、结膜和粪便中排出病毒,因此传播方式可能有感染禽和易感禽的直接接触,以及气溶胶(微滴)或暴露于病毒污染物的间接接触两种。 AIV可发生横向传播,但无确切证据表明该病毒可以垂直传播。然而,也有证据表明这种病毒可从流感爆发期间的鸡蛋中分离到。 2.潜伏期:由这些病毒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潜伏期可从几小时到14天。潜伏期的长短依赖于病毒的剂量、感染途径、被感染禽类的种别和检测到临诊症状的能力。 3.症状:疾病的症状由于感染禽类的种别、龄期、性别、并发感染的病毒和环境因素的不同而极不一致。症状可能表现为呼吸道、肠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最常报道的症状包括病鸡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及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轻度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嚏、啰音和大量流泪;扎堆,羽毛逆立,头部和脸部水肿,无毛皮肤发绀,神经紊乱和腹泻。这些症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单独或以不同的组合出现。有时,疾病的爆发很迅速,在没有明显症状时就已发现鸡死亡。 4.发病率和死亡率:A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差异很大,取决于禽类种别和病毒,以及龄期,环境和并发感染等。最常见的情况为高发病率和低死亡率。发病率一般很难确定,主要是由于感染鸡群的数量太大,许多感染中的疾病症状不明显,而高致病力病毒感染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 5.大体病变:从几种禽类中观察到的大体病变,在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上有很大不同,这主要取决于禽种和感染病毒的致病力。 在许多病例中,由于疾病不严重,很少有明显的病变。轻微病变可见于窦中,特点是卡他性、纤维素性、浆液纤维素性、粘液脓性或干酪性炎症;气管粘膜可能有水肿,并伴有浆液性到干酪样的渗出物;气囊可能增厚并有纤维素性腹膜炎和"蛋黄性腹膜膜炎"。在产蛋禽的输卵管中可能有渗出物。 在高致病力病毒感染时,由于在大体病变形成之前病鸡已迅速死亡,因此可能没有明显的病变。但也有记述高致病力病毒引起的充血、出血、漏出和渐进性坏死的种种变化。 6.病理组织学:禽流感的特征性病理组织学变化为水肿、充血、出血和"血管套"(血管周围淋巴细胞聚积)的形成。主要表现在心肌、肺、脑、脾等。肝、脾及肾有实质性的变化和坏死;脑部有坏死灶、血管套、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等从轻微到严重的非化脓性脑炎。 三、诊断 1.临诊诊断:(1)高致病性禽流感:爆发时家禽大批急性死亡,产蛋停止,呼吸道症状,头部、颜面部和颈部浮肿,无毛部皮肤(冠肉髯、脚部)发绀、肿、出血、坏死,白绿色下痢。(2)低致病性禽流感:无症状急性感染,死亡率为5%~15%,产蛋率下降5%~50%,呼吸道病变、气管水肿、干酪样渗出物、气囊炎,肾脏肿大、尿酸盐沉着。 仅根据临诊症状及剖检病变,很难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1)病毒分离:采取喉头、气管、肺、气囊、肝、脾、脑及直肠内容物等,置于加有青霉素10000单位/毫升,链霉素10000单位/毫升组织培养液或50%葡萄糖磷酸盐缓冲液中4℃保存或运输,不超过48小时。用上述溶液将病料制成10%乳剂-70℃保存或3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用0.2~0.45微米(220~450纳米)的滤膜过滤除菌,取滤液0.3毫升,尿囊腔接种9~11日龄SPF鸡胚,每份样品至少接种5个鸡胚。经37℃孵化4天(剔除接种后24小时内死亡鸡胚),置于4℃ 6~12小时杀死鸡胚,吸取尿囊液,同时采取绒毛尿囊膜。尿囊液中若含有AIV时,HA试验呈阳性。若初代尿囊液HA试验呈阴性,需再传一代,取尿囊液1:10稀释接种0.3毫升/胚,再呈阴性则判断为AIV感染阴性反应;若呈阳性,用ND抗血清进行HI试验,若呈阴性反应时再结合以下血清学诊断可初步判定为AIV感染。(2)血清学诊断:利用AGP、ELISA方法可检测A型流感病毒共有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已鉴定的标准AIV制备的抗原可用检测可疑鸡群的血清抗体(此步骤可在病毒分离前进行)。将上述病毒分离时采用的鸡胚尿囊膜用PBS(pH=7.2)洗净,排尽囊中液体,研磨乳剂,反复冻融3次,30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用终浓度0.1%的福尔马林经37℃36小时灭活,即可用作AGP抗原(3个膜可制做约1毫升抗原)。用已知的标准抗血清与其进行AGP试验,鉴定分离病毒。(3)病毒定型及定性:(H和N亚型):确定亚型需用已定型(H1~H5,N1~N9)的一系列单特异性抗血清做HI试验,因此应交专门机构进行。(4)致病性(毒力)的测定:HPAIV的判定标准(美国家畜卫生协会)。 ①取1:10稀释的感染尿囊液0.2毫升静脉接种8只4~8周龄SPF鸡,隔离饲养10天内死亡6只或6只以上(致死率75%以上)。 ②致死率1~5/8(75%以下),H5或H7亚型以外的病毒,在不加胰蛋白酶细胞培养中可增殖,并可形成CPE或蚀斑。 此外,也可测定ICPI(脑内接种致死指数)来判定致病性,出雏40小时SPF初生雏10只,脑内接种10个病毒,7天内观察记录死亡情况,测定ICPI值,在1.5~2.0者可判定为HPAIV。 (5)基因诊断:利用基因扩增(PCR)方法直接检出病毒的基因,此方法较常规的病毒分离法速度快,特异性高,而且可克服因野外取料混有其他病毒造成的误诊。 一旦经病毒分离、血清学试验初步诊断为AI时,应立即报告国家有关兽医机构,并将分离的病毒或采集的病料报国家指定的机构进行确诊和定位。诊断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防污染、防扩散的操作程序。 四、禽流感对人类的影响 一般禽类和人类之间,病毒的直接传播不会发生,但A型流感病毒不仅能引起禽类的严重疾病,而且对人类和低等哺乳动物也具感染性。 除此之外,禽流感病毒还有可能通过遗传重组,将病毒基因转给人类毒株,对人类新毒株的演化产生一定作用。这点在抗原和遗传学证据中已证实。如1968年引起人类大流行的病毒的血凝素基因就源于鸭中循环的病毒。 五、防制措施 1.严格进行引种检疫,防止AI传入。引种时要认真调查当地AI发生和防制情况,并对要引种鸡群进行AI的血清学检查,引进后进行隔离观察,确认健康后方可进场。 2.养鸡场不要饲养其他禽类及野鸟,因为它们可能成为禽流感病毒的携带者和传播者。 3.加强卫生消毒措施,减少病毒感染和传播。疑似本病发生时立即隔离、封锁并采集病料送有关化验室进行检查,发现有强毒株感染时立即采取严格处理措施。基本的方针策略是:早期诊断,划分疫区,严格封锁;捕杀感染强毒株的所有禽类;对疫区内可能受到强毒污染的场地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4.由于AI亚型众多,变异性强,给该病免疫带来困难。尽管如此,有些国家研制了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并开始试用,如美国在特定区域经政府批准可以用疫苗免疫。疫苗主要是利用毒力强的H5和H7亚型制成灭活疫苗。最近,墨西哥政府也批准采用疫苗进行免疫,收到一定效果,现已研制出针对四种血清亚型的AIV疫苗。 5.开展禽流感普查和监测也是防制禽流感的重要手段,通过普查监测,可及时发现AI阳性鸡并对其进行监控和捕杀。同时加强鸡舍和环境的消毒,以防止病毒感染的蔓延,特别是防止低毒力毒株在鸡群中反复继代繁殖而发生毒力变强。 发布时间:2004/1/16 8:32:52
下一篇
上一篇
相关专题
224篇文章
相关文章
相关词条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1评论)
中信网友
1楼
禽流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爱鸽的免疫功能低下``本人有一方提高免疫力``人参`黄芪`灵芝`大青叶`刺五加`双花`连翘研末作成丸`一天一次十五天一疗程
2007/9/25 12:18:07
4
更多评论正在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