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地·公棚·协会·俱乐部·商城·拍鸽·鸽业·论坛·博客·日记·百科·分类·鸽问·积分·图库·鸽圈·播客·会员区
中国信鸽信息网
中信网
手机版
中信网
在线铭鸽展售
鸽具饲料展售
张顺奎——用生命谱写信鸽故事
2012/9/13 11:03:07
分享

见证中国信鸽事业之腾飞
——记“淮左名士”张顺奎先生

    题记:张顺奎,江苏扬州人,历任上海市信鸽协会常委、上海市信鸽协会竞翔组组长、上海市信鸽协会常务副主席、上海市信鸽协会竞翔委员会主任、上海市长宁区信鸽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信鸽协会会长、三省一市联合竞翔委员会主任、中国信鸽协会竞翔部部长、信鸽品评国家一级裁判、上海市信鸽协会一级裁判等。张先生自小长于信鸽世家,酷爱养鸽,一生都献给了所钟爱的信鸽事业,可以说,他是老一辈信鸽人的代表,他的故事乃中国信鸽事业发展壮大之缩影。

    南宋著名词人姜夔路经古城扬州,览尽美景之余,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沉浸于二十四桥明月夜之中,深深沉醉!自古以来,这座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不断涌现着新的传奇,正可谓人杰地亦灵,且不论唐宋盛时诗者词士之风花雪月,亦不论著名“扬州八怪”之华瞻才俊,就以英雄之气节、伟岸之精神言之,亦是光辉亘古。不论是明末史公(史可法乃明末爱国将领)之宁断首亦不屈的精神,还是近代朱自清先生的宁忍饥而不折国人之腰的高风亮节,无不让人对这样一座英雄之城充满了崇敬与向往!而本文的主人公,自小正是在这样一座英雄城市的庇佑下,怀着深深的英雄情结渐渐地长大……

    家族传承成就一生荣耀

    张顺奎——用生命写信鸽故事的人,熟悉他的鸽友这样来形容他。9岁的时候,受父亲影响,对信鸽萌发了无穷的兴趣,很快地,他就开始不满足于观赏,望着蓝天下一只只翱翔的信鸽的雄姿,内心充斥的尽是美妙的感觉。无比快活之余,小小的头脑中早已经打定了主意,没过多久,人生的第一个鸽棚横空出世——一个小小的用竹片、砖瓦及木板搭建的简易棚。刚开始饲养的是中国鸽,作为扬州鸽界标志性人物的父亲给予了无限的希望,从饲养到放飞,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精心指导并倾囊相授。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更重要的是,小小的张顺奎对于鸽子的热爱与日俱增。另外,对于养鸽与生倶来的灵气与天赋亦使其养鸽技艺进展飞速,不久张顺奎养鸽在当地就已小有名气了,于是他开始正式转养信鸽。而与此同时,在其影响与熏陶下,幼小的弟弟张顺杰也踏上了养鸽之路。面对记者,现时的张顺奎仍旧对年少时的那一段养鸽记忆念念不忘:“回顾一生,鸽子给予我的实在是太多太多,荣誉与快乐,友情与梦想,然而,最最难以忘怀的还是少年时的那一段养鸽岁月,单纯的快乐刻骨铭心!”在那一段难忘的日子里,从古城沉郁的护城河到迤逦的瘦西湖,从庄严的孔庙到圣洁的观音山平山堂,留下的不仅是这对养鸽兄弟年轻的心与快乐的笑,更有他们幼小心灵共同许下对未来人生的爱鸽憧憬与誓言——因为他们始终坚信,梦想总有照进现实的那一天!

    关于养鸽,在当时的扬州,可算是开了风潮之先,渐渐地,养鸽成为了张氏家族共同的爱好,父亲张瑞之和两个儿子张瞬奎、张顺之乐此不疲。从养鸽中,不仅享受着恋鸽的情趣,而且在赛鸽运动中也开始据有了一席之地。50年代初,正值弱冠的张顺奎只身来到上海进入国棉六厂工作,此时的他正怀揣着年轻人所特有的朝气与信念,对于新中国的未来以及自己的人生充满了美好的企盼。上棉六厂是当时出名的花园工厂,不仅景色怡人,而且里面还设有动物园,各种动物在其中和谐共生,而最让张顺奎倾心不已的是动物中居然还有许多的鸽子。每天,“咕咕咕”的声响都会陪伴着他入睡,清晨又在这一如仙乐般的鸽声中醒来,张顺奎就这样,每天享受着快乐工作并生活着。

    而在这段快乐的日子里,如果说鸽子是主旋律的话,那么因鸽不期而遇的友情则成了张顺奎人生优美的配乐乐章。张顺奎结识了同样来自扬州,同样热爱信鸽的王顺昌先生。而正是在好友的鼓励下,张顺奎人生再一次实践养鸽,两位因鸽结缘的好友通过实践不断地摸索着训养鸽子的真谛。

    1954年,根正、苗红、表现突出的张顺奎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8年,为表彰其在工作与学习上的刻苦与努力,组织上破格为其提供了华东师范大学深造的机会。置身满是亭台楼阁、花团锦簇、小桥流水的美丽校园,张顺奎的心胸充溢着无尽的幸福,而让他难以想象的是,幸运女神在不久后再一次眷顾了他。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各项课程亦让张顺奎求知若渴,而在这其中,体育与生物更是让他倾心不已。似乎冥冥中早有注定,一次体育课上,任课主任王震老师无意中提及了信鸽运动的事情,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张顺奎课余专程拜访了王老师,不谈不知道,一谈方知晓,原来王老师居然是位铁杆资深鸽友,不仅拥有自己的鸽棚,而且居然还拥有20多羽以著名的“李鸟”和“培尔琴”种系为主的铭鸽。至此,这对师生因为共同的爱好成为无所不谈的至交。现在,当业已白发苍苍的老张再次忆起自己恩师的时候,眼眶禁不住湿润起来:“王先生之于我,恩重如山。他不仅教会我如何真正地养鸽、选种、鉴鸽以及训放等,而且在其命运最低潮的时候仍旧不忘我,以他自己的心血造就了我的成功……”(王震老师在“文革”中遭受冲击时,将自己所有的爱鸽全部交付给爱徒张顺奎)。

    而在这段求学生涯中,还有一位重要伯乐对张顺奎的养鸽人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就是生物系的钱国桢教授。这位钱教授因为研究的需要,自己养了100多羽鸽子。正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向他灌输了以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信鸽的独特理论。而其中许多理论,对其以后养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信鸽的进化实质是人工选择、赛事要求和遗传变异不断循环发展的过程,因而在理论与实践中是能加以识别的,这样使遗传变异适应竞翔运动,也包括个体养鸽者的价值判断,久而久之,必然出现不同外貌与体态、飞速与翔距、气候与地形要求的新种系……而正是这些理论,为张顺奎之后的选种、育种、选择、训放等,带来了极大的裨益。

    科学理念造就卓越成就

    中国有句古话:“观澜而索源,振叶以训根”,颇为发人深省。成就张顺奎辉煌信鸽生涯的是“李鸟”与“培尔琴”两种血系,而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盖”70-种雄及“小太原”。提起“白盖”,乃是大名鼎鼎的1979年三省一市竞翔玉门(空距:2300公里)荣获上海市十名的雄鸽76-14439之父。而另一羽代表鸽“小太原”亦是颇有渊源,当年曾连夺上海放飞太原亚军、季军,其为“李鸟”7802血系(西宁6名)配太原亚军所得,可谓亦是名门之后。而正是在此基础上,以“李鸟”为主血,张顺奎培养出素享盛名的张氏“白盖”,在竞翔中逐渐形成玉门、西宁、哈密三路种鸽。在之后的一系列实践赛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不仅在上海著名的超远程竞翔中取得了优秀的名次,而且其子代鸽在国内相关省市及香港特区的比赛(包括参加1992年的“泰皇杯”)中,均取得了不俗的佳绩。另外他所支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种鸽,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谈起育种配种的经验时,张先生说:“幕前英雄是英雄,这是大家认同的,但是其实幕后英雄也是英雄,而且可能还是更大的英雄。”的确,从这个实例来看,我们可以觉察到对铭鸽谱系的钻研和把握显得十分重要,正所谓“心中有谱,谱系自通”,这对鸽友进一步提高水平显得多么的重要啊!张顺奎始终坚持“宁求仙桃一个,不求梨杏一筐”的原则,他一贯坚持让优秀的种鸽继续繁殖下代的理念应成为鸽主最大的愿望。

    而针对育种与比赛,张顺奎有着自己独到且精辟的理论——“五六论”与“关键论”。上海鸽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信鸽获得高位奖,贵在“一滴血”,意思是出类拔萃的优秀赛鸽均含有优秀的血统,因而当某一赛程竞翔出现冠军,便有人把此鸽的“某一滴血”言传出来,使之上代血系身价百倍。张深知此话的道理,但却认为并非完整。他在长期育鸽竞翔过程中,提出“五六滴血”和“关键性种鸽”的论点,这就是说在现代极为激烈的信鸽竞翔运动中,有人名垂千古,有人默默无闻,这种天壤之别与能否选配好“五六滴血”和抓住“关键性种鸽”直接有关,因为育种系统是人创造出来的,唯有善用系统的人才会成功。

    张氏品系的形成,至少说明以下几点:

   (1)张顺奎育种首选优秀信鸽,通过他的努力,做到竭尽全力、千方百计,并不惜工本把“西宁3名、西宁6名、西宁8名、西宁9名”的血系种鸽购进,还引进石家庄冠军、兰州亚军、兰州季军、兰州15名的血系平辈,可谓“名家荟萃”。

   (2)张顺奎育种脉络清晰,以“李鸟”为主血,而且是以有赛绩、遗传佳的“李鸟”为主线。另外,其育种的层次亦是清晰分明:“血亲配”的种鸽、“近亲配”的种鸽、“远亲配”的种鸽以及“中外合作”的种鸽,形成了张氏品系独特的风景线。

   (3)张顺奎为了改良“李鸟”,形成了张氏品系,以只引进高质量、有赛绩的平辈雌或子代的方式为理念,玉门、西宁、哈密3羽铭鸽如法炮制,可谓各有千秋。

   (4)在育种的过程中,张不拘泥于现状,绝不保守,尝试走“中外合作”的育种道路,但这条路仅是分支,并不影响其“改良李鸟”的主系,进而培育张氏品系。张认为:培育品系有两项任务,一是培育优良的品种;二是培育赛绩出众的铭鸽。这需要运用综合育种的方式,在逐步形成赛绩稳定的品系鸽同时,同步着手培育优秀赛绩鸽,再用优秀赛绩鸽进行交配,适度渗入“洋鸽”血系,再出优秀赛绩的信鸽。这种“综合循环”育种方式的根本目的是强化品系的优秀纯度和保持赛绩的遗传性,以达到上佳名次的目标。张顺奎育种操作方法的流程是:交流引种(起始基础)-竞翔检验(重要环节)-发展调试(持续发展)-逐年渗透(增强活力)。其坚持“人为筛选”-“放飞筛选”-“逐年筛选”等严格把关措施,执着培育张氏品系几十年。

    针对养鸽中另一关键问题“鉴鸽”,张顺奎的观点主要概括为:“以静观动”。他认为:反应迅速灵敏,目光炯炯有神,是一羽优秀赛鸽最起码要具备的条件。优秀的血统,科学的育种,严格的管理和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鉴赏优秀信鸽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也会有一些差错。张先生还讲到:“一羽优秀的信鸽,应具备:头部凸起,略成圆形,但一定要后脑发达,眼睛角膜薄,眼皮紧,胸骨平坦,翼阔紧韧,拉开成一弧形,收拢能紧身腰间,翼尖交叉于尾羽之上,腿胫短、爪锐利等等。”

    另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势多变,气候条件也异常复杂,因此信鸽归巢成为广大鸽友共同关心的问题。而张先生对此经过多年的观察与领悟,并结合自然科学的理论与知识,提出了信鸽归巢存在的两大客观制约因素:磁场和气压,即磁场变化,影响信鸽大脑对方向的判定;气压高低,影响信鸽呼吸畅通直至心脏的供血机能,从而制约大脑的工作状态……

    筚路蓝缕终见祖国信鸽事业腾飞

    随着自己信鸽事业的蒸蒸日上,张顺奎深埋内心多年的理想种子开始萌芽和成长——信鸽事业有专属的正式组织,只有这样才能集合全国信鸽人的力量,群策群力,使中国的信鸽事业规模化、规范化,最终迎来真正的腾飞。

    在70年代末期的中国,信鸽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破土而出,上海、广州由当地花木公司代管,其它由当地的体委管理,也有的大城市尚未成立信鸽协会。面对这样的形式,当时,刚在三省一市联翔玉门比赛大获成功的张顺奎,预见到中国信鸽事业第二个春天的来临,而根据全国各地信鸽协会代表的要求,张顺奎作为代表向国家体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引起了国家体委的重视。

    当时,张顺奎应邀到北京参加第四届全运会,他代表三省一市联翔委员会押送信鸽至全运会开幕式上放飞。随后,张顺奎在新闻发布会上作为代表发言:“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有一些鸽友十分喜爱信鸽运动,把信鸽看成象征和平与发展的标志。如果像现在这种组织形式,各自为政,难有大的作为,还是组织起来好。”大会宣传部长向几十家报社的记者传达了当年国家体委主任王猛的指示:“信鸽要保护,万一有人枪击信鸽要严肃处理。”随后,对张顺奎的发言表示赞同,并提出:“各地信鸽协会组织起来,由国家体委领导牵头,要重视上海张顺奎代表的建议……”

    张顺奎在北京还作了《中国信鸽事业的春天》的报告,由大会宣传部门组织,各地上京施放信鸽负责人作为代表参加会议。而正是在此次会议上,张顺奎发出了内心的呼唤:“要成立中国信鸽协会,先参加亚洲鸽联,再冲出亚洲,飞向世界。”随后的日子里,张七易其稿,定下了《关于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信鸽协会的报告(草)》,在1980年初到1982年初的两年中,他为了加速中国信鸽协会的成立,又修改报告四次。1982年3月,国家体委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正式批复:同意组建中国信鸽协会,协会会址暂设上海。最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鸽协会应运而生。

  人生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坐在记者面前的张顺奎此时显得异常的平静,望向窗外的眼神显得那么的坚定而自信。他颇有些动情地对记者说:“内心企盼多年的愿望与理想一夜间都成为了现实,那种快乐无与伦比,毕生难忘!”中国信鸽协会成立以来,接待的第一批来访的外国鸽协客人就是大田诚彦和大桥一雄,而后陆续接待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信鸽名家强豪,这其中包括泰国正大集团总裁谢国民、西班牙卡洛斯(时任世界鸽联主席)、香港赛鸽协会谢炳副会长、香港赛鸽协会张礼明副会长等,每一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正是通过这样的交流,使中国信鸽事业走出国门,再一次回归到了世界信鸽发展的大家庭!

    1989年2月,中国信鸽协会在上海开会,张顺奎众望所归一致通过,被推选为中国信鸽协会竞翔部部长。此时的张顺奎同时还兼任着上海市信鸽协会竞翔委员会主席一职。在管理好上海市信鸽协会竞翔工作的基础上,成功地为中国信鸽协会组织了“亚运会竞翔”、“东亚运动会竞翔”、“国际赛鸽棚竞翔”等重大意义的活动,其兢兢业业、认真踏实的精神,在当时的信鸽界一度传为美谈。

    我国素来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而对于张顺奎先生来说,这是一个让他感到既美好而又伤怀的话题。在他的心里,对年轻时候华东师范大学的两位恩师的知遇之恩,一直怀着涌泉相报而不得的遗憾,久久难以释怀。而他内心深知,最好的报答就是将养鸽的知识、理论及经验推广开来,让更多有抱负有理想的信鸽爱好者能够成就自己的理想。他是这样想,亦是这样做的,目前活跃在上海乃至国内信鸽界的孙小林、朱益盛、王者来、雷春根、姜宗雄及夏忠云等都得到了他无私地倾囊相授。当谈起这些现在早已经功成名就的徒弟们,老张笑得是那么的开怀。

    张顺奎曾说:“鸽子与人类的关系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关系,成为世界各国民主、和平、温馨的吉祥物,世界各地都留下这些和平天使的足迹和身影,给我们这个星球披上了灿烂的色彩。”现在,当谈起自己追求一生的信鸽事业时,年逾古稀的老张,顿时显得精神焕发滔滔不绝,似乎他的生命注定是为信鸽而生!看着面前的这位伴随中国信鸽事业发展的执着老者,内心的信念愈加坚定——“中国的信鸽事业必将迎来又一次的腾飞!”

    张顺奎主要赛绩:

    国家赛500公里两界冠军;“泰皇杯”(660公里)5名;开封(780公里)季军;德州(815公里)35名;洛阳(930公里)冠军、7名、13名;三门峡(1040公里)季军、5名、28名;北京(1038公里)冠军、10名、35名;还有西安、潼关、孟塬、洛阳、郑州、三门峡、宝鸡、太原等1000公里归巢鸽多羽,做到年年归巢,归巢率达80%左右;玉门(2340公里)10名;西宁(1900公里)13名;张掖(2040公里)87名;哈密(2720公里)56名;还有超远程竞翔天水、武威、西宁、湟源、张掖、嘉峪关、清水等归巢多羽;

    张顺奎与国外和港台鸽友交流大事记

    1978年接待香港鸽友黄瑞麟先生;

    1980年接待香港赛鸽会张礼明副会长;

    1982年接待香港谢炳先生,时任正大集团财务副总裁;

    1983年接待泰国正大集团总裁谢国民;

    1983年接待香港赛鸽会会长许遵平、副会长林世涛等七人代表团;

    1984年多次接待鸽友谢国民、谢炳先生;

    1986年接待日本赛鸽协会大田诚彦副会长、大桥一雄常务理事;

    1986年接待香港赛鸽协会谢炳副会长、林世涛副会长;

    1986年香港首次放飞上海亚军、雌组冠军,1987年香港再次放飞上海5名、雌组亚军,鸽组张礼明先生运用
张顺奎种鸽杂交取得佳绩;

    1990年接待台湾周逸年、林云达、邱堃成等鸽友;

    1991年接待中国台湾省信鸽协会周逸年总干事和日本传书鸽协尾内一朗副理事长、佐藤弘范常务理事;

    1992年泰国“泰皇杯”东亚国际比赛,张顺奎的A92-2626点雌荣获5名;

    1993年接待泰国陈木坤、台湾李贵霖、邱鹤益、邱堃成、林云达、寥勇次、香港王肇基、比利时范林登等鸽友;

    1994年接待荷兰弗莱克等鸽友,同年接待美国汤姆、拉杜克和薛仲雅等鸽友;

    1996年接待西班牙卡洛斯(时任世界鸽联主席)等鸽友;

    1999年接待捷克多名鸽友。
                                          

发布时间:2012/9/13 11:03:08
下一篇
上一篇
相关专题
814篇文章
相关词条
发表评论
表情
登录
匿名评论
选择表情
所有评论(10评论
中信网友
11楼
扬州市信鸽协会刘昕和上海市信鸽协会会长张顺奎一起参加1999年接待捷克多名鸽友
2024/1/5 10:19:24
2
回复
中信网友
10楼
二楼的杂种,你也被掺血了。你妈被八国联军轮奸,你的血统很杂,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2012/9/14 15:28:08
4
回复
中信网友
9楼
二楼的家伙,你妈被八国联军轮奸了吧,有了你这个杂种胡说八道
2012/9/14 15:13:02
4
回复
徐州战友鸽舍
8楼
二楼的狗逼娘养的,你就会瞎说,贬低前辈,你就是个白搭熊,一辈子也养不好鸽子,只会嫉妒,你在诋毁前辈,搞点狗屎塞到你的嘴里,你有了孩子也没屁眼,气***蛋
2012/9/14 15:10:55
4
回复
中信网友
7楼
张老先生和徐仰德是好朋友,掺太正常了,其实李梅龄就管汪老借了鸽子掺过了.有好的当然要掺.
2012/9/13 22:10:44
4
回复
sgww
5楼
张顺奎老师.人品很好的一位中国鸽坛前辈.现我棚该保存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张老师赠送我的白盖血统.祝张顺奎老师健康长寿!
2012/9/13 20:48:14
4
回复
xudodo2008
4楼
文章很不错顶一下!可是,李种65年就掺了吴淞了啦. 张大师在后来的日子不知道掺了多少吴淞进去了.呵呵我在这里随便说一句.没有纯的,鸽子全部是杂交来.包括吴淞在内.杂交才起优势.
2012/9/13 17:13:12
4
回复
江苏鸽友
3楼
看完《张顺奎——用生命谱写信鸽故事》这篇文章很是感动,既是对张老为推动中国信鸽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更是让一个后生看到了张老的高尚鸽德,他代表的是老一辈养鸽者的精神。看看今天的鸽界为了金钱不惜各种手段,虚假广告、朋友为一鸽反目成仇、大大出手等等-----衷心祝愿张老永远健康长寿、永保一颗爱鸽年轻的心。
2012/9/13 17:03:35
4
回复
四川鸽友
2楼
老奸巨猾,龙门能跳狗洞能钻,人品差了些。
2012/9/13 16:37:05
4
回复
兰州鸽友
1楼
张老为推动中国信鸽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是我国鸽界的先驱者和老前辈更是我心目中德高望重的恩师,衷心祝愿张老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学生陈辉
2012/9/13 16:18:58
4
回复
更多评论正在加载中…
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方式客服中心意见建议网站导航APP下载

Copyright © 2000-2024 ChinaX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深圳 电话:0755-28156678、28156809 传真:0755-28156678
我要投稿 建议反馈及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编号:粤B2-2004037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110号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