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赛鸽的定向培养
(2008)
经验分享
在日常养鸽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鸽友常常陷入一种怪圈,就是求大、求全、求全能,没有进行很好的定向培养。结果是鸽子上百只,成绩不突出,劳财伤神,效果反而不好,其原因大致有以下3个。
一、定位不准
在引种的过程中就没有集中精力将最好的鸽子引入,从而达到一步到位的目的。而是今天东弄一只,明天西弄一只,没有系统地考虑自己育种体系的建设,从而造成日后发展乏力。
二、平时训养没有达到定向专攻
在平日赛鸽的训养中没有进行针对性的训养,从而导致不注意细节,造成鸽子成绩不突出,难有突破。
三、比赛中贪大求全
往往是一站接一站地飞下去直到放没为止,或是一上一大群,以数取胜,没有达到定向专攻的效果。
在接触的成功鸽友中,我发现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对于初学者很有帮助。那就是一定要定向培养,养鸽伊始就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贯彻执行,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滴血。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达和鸽友的交流,弄上几种名血已不是什么大问题了,但是如何在各个品系中找到适合本地,适合自己的那一支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这里包括经济因素,更包括鸽子本身。无论是詹森,还是杨阿腾,每一个出名的品系,都有着各自显著的特点,这与培育过程有着直接关系。鸽子对地理环境、经纬度、气候、赛飞距离都有着显著的适应性,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同中国人到了美国还要倒时差一样,而这个过程对于普通鸽友往往是不明不白就丧失了机会。所以找到本地区的特点,找到适合本地区的血系很是关键,这是鸽友开始养鸽就必须考虑的。其实这也很简单,看看周围飞得好的鸽友用的都是什么品系就行,或是直接去引进飞得好鸽子,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定向培养。
龙有九子,九子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日的培养过程中发现好种并进行定向培养。一羽赛鸽要成为冠军不是偶然的,其身上必然有一些不为所知的特质,这就需要鸽友在日常饲养中注意观察。正如林波尔系和杨阿腾系鸽子善飞不同距离一样,某些特质是我们普通鸽友也能有所预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日里就去努力形成一种固定的习惯,从而影响鸽子的习性。我有一位鸽友的养鸽过程值得借鉴。他家的鸽子每天只喂一次,并且非比赛时是散放。他的喂鸽时间是每天15点左右(夏天更晚一些),细想起来,他主要定向培养当日归的鸽子,这种饲喂方式对于鸽子的归巢和生物钟的调整很有帮助。
三、定向参加比赛会极大地缩短成功路途。
“田忌赛马”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比赛过程中要掌握技巧,要用自己的精兵,选取准确的方向去比赛。不要所有赛事都要弄个齐全,如果是初学者最好是选取一点而集中精力去做,比如只打300公里,别的比赛不参加或是少参加,这样不用养那么多鸽子,照顾起来也方便。除了种鸽外,棚内飞出成绩来的鸽子要不断优化。对于成绩鸽马上分析原因,找到种、养、训中的关键,然后定向突破。在一个赛事中拿到好的成绩后,再以此为基础来做其他距离的比赛更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有的鸽友急于求成,鸽子300公里飞得不错,马上将其投入400公里,如果还能回来会一直放到700公里,要知道人无完人,鸽子也是这样。不能让姚明去打乒乓球,也不能让马林去打篮球。你的鸽子不是全才,一只鸽子在什么赛事中都想拿金获银,想都不要去想,会白白放丢一些有潜质的好鸽。300公里摘金,700公里飞失,你说是鸽子不好,还是养鸽人不好呢?
在一养鸽大户家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一些鸽子戴红色的识别环,一些戴黄色的识别环。后来问及鸽友,他说:这是两路鸽子,它们的性格不同,赛飞距离不同,更不能杂交。所以它们平时训放都是不一样的,红色环的要在赛前短距离高频次放醒才能取得好成绩,而黄色环的要慢放,且时间差开才能进入状态。
还有一位鸽友每到比赛前训放时,总是隔一天一训放,而不是按着鸽会训放计划去做,而他的成绩还相当过得去。这位鸽友说:我这是定向去做,我的鸽子血系没问题,但平时护理跟不上。如果一站一站跟下去,没到比赛,已经是“伤兵满营”了。当别人关注300公里时,我和鸽子也正在全力拼搏,而当别人关注700公里时,我又在全力关注另一个300公里比赛了。这样专注、定向地参加比赛对于初学者大有帮助。
话不说不透,理不摆不明。真诚地希望每一个初学的鸽友都能快速提高,赛鸽的定向培养是不得不学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