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的副翼羽测试法
在我们多次的鸽舍造访中,曾有一名海外鸽主引起我们的注意。他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来评估副翼羽的强度,他将大拇指用力按在前臂上,其余四指则如弹钢琴般地在副翼羽下方移动。此举大大惹恼了著名的美国冠军赛手汤尼.梅路奇﹝TonyMelucci﹞,也让鸽子的主人吓得半死。我们要求这个奇怪的访客不要在我们面前再做出同样的举动,因为我们害怕以后带着这样一个客人会被朋友们列为拒绝往来户。但是那个顽冥不化的男人却对此法深信不疑,他宣称这是全世界最好的鸽子专家传下来的方法。
在我们小酌时,汤尼和我竭尽全力让那男人了解这种评估法的荒谬,可惜完全不奏效。但是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你知道,副翼羽的作用是很被动的﹝起飞、下飞栖息及绕鸽舍盘旋时除外﹞。如果我们不晓得这一点,那么自然将教会我们。因为副翼羽的羽毛排列松散,完全无法抵御强烈的压力。将副翼羽羽毛及主翼羽最后四羽的排列做一比较,你便能明白在竞翔时剧烈受压的真正“工作羽”位于何处。
你观察一下一羽在一场漫长、艰辛的竞翔之后返巢的鸽子,哪个部分曾“工作”过并变了形?是副翼羽还是主翼羽最后四羽?
在1973年巴塞罗那竞翔结束之后几周,我们在维玉克﹝Wervik﹞的凡内﹝VanHee﹞那里将他最早飞返的两羽鸽持在手中。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黑公鸽的翅膀仅略为变形,而灰白羽鸽则仍软趴趴,还未恢复它原来的翅膀线条。由此可见,黑公鸽属于长距离鸽种,而灰白羽鸽出自中长距离鸽种应非纯属意外。
将雉鸡翅膀的照片与雨燕翅膀的图片做一比较。
“工作羽”与表面上的矛盾
主翼羽的最后四羽在翅膀进行向上及向下运动时所挥出的圆周是最大的。它们在制造前推的气阱﹝译注:在飞行中遇到的下曳气流﹞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这正是由于它们的高周速所致。
在向下挥翅时,它们必须有最大的表面以获得良好的不可穿透性。反之,向上挥翅时则要有最大的穿透性。因此矛盾便产生了。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矛盾,因为问题会由主翼羽的形状,亦即中等宽度、尽可能平行的羽毛来解决。基部宽而尾部尖的羽毛﹝看起来像一个拉长的等腰三角形﹞是下下之选,因为:
1.它在向下挥翅时缺乏所需的有用表面,因为羽尖﹝可达到最高周速,因此可产生最大程度的压缩﹞过窄,难有作为。
2.基部过宽,在向上挥翅时阻碍了穿透性。
奇特的是,许多鸽子在一边翅膀或两边翅膀有一种“标枪羽”,那是一种在距离羽尖几公分处、具有小“排气阀”的羽毛。从这个“排气阀”处起,羽毛又平行地伸展至略圆的羽稍。这对排气绝对是一大优点。
查理士.凡得希登认为圆的羽稍甚为重要。圆的羽稍对向下挥翅的动作小有助益,但在向下挥翅、尤其滑翔时会有较大的阻力﹝Guidi的观点﹞。如果鸽子主翼羽的最后四羽平行并列,宽度中等,我们便不可因为其羽尖非漂亮的圆弧状就认为这羽鸽子不好。这种过于简单的评定法将许多好鸽判了死刑。
我们必须谨慎看待只将重心置于一细节上的作法。翅膀的构造非常复杂,对一个缺乏相关技术背景的人而言,进行评定并非易事,对那些仅在短时间内得到些皮毛知识,对鉴定鸽子没有经验的人尤其危险。
一个松维尔及凡得希登在其处女作中也曾强调的细节是翅膀的长度,然而他们却未忽略翅膀的其他特性。凡得希登的反对者们对他强调翅膀长度这一点大加鞑伐,尤其是测量的准则。其实他们应该承认,这整个研究的内容既新鲜又极为有趣,当然对“翅膀之父”文中重要﹝却并非唯一﹞的速度因素的独一性要采保留态度。
对于他曾过度强调翅膀长度这一点,我们在有附加条件的情况下很乐意承认,他的研究核心有其正面价值,即使在今天仍为我们立下了重要的基础,只有在少数细节上﹝并非主要原则﹞过了头。我们本身并不赞同鸽翼的独一性价值,不过同意它是提升速度的要素。
第七支主羽的角色
“翅膀之父”曾指出第七支主羽在引发气流漩涡时整体表现的重要性,这点后来成为专栏作家们喜爱的主题。因为这种评定法比整个翅膀特性来得简单,对一个单纯的鸽主而言,这似乎是个令人振奋的有趣诀窍。
一支生长良好、笔直、平行的第七支主羽不仅表示翅膀优良﹝因为最后四支主羽的羽稍在展翅时几乎呈一直线﹞,而且理论上也可以提升飞行表现。为什么?
这是因为有用的表面会被扩大,因而增强了气流漩涡的品质。为了排除所有的误解,我们要特别提出说明,一支优良的第七支主羽本身并不具意义,但是从翅膀整体来看就不同了。只鉴定第七支主羽就像只鉴定长度是不对的。
扬.阿尔兹﹝JanAerts﹞在第七支主羽中发现了磨损。他认为,一支向内弯曲的羽毛表示磨损。我们并不质疑这项说法的正确性,因为我们曾在tCoqske观看查理士.凡得希登工作,当着我们的面,他说了不只一次“这羽鸽子是不错,但是在下个赛季时它的表现会逊色许多”的话,伟大的凡得希登当时指向内弯的第七支主羽。二十年前的旧事再度重演,因此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不过扬.阿尔兹对此的说法“磨损最先会在第七支主羽中被发现,因为它会位于‘一个麻烦之处’”却无法令人信服。扬.阿尔兹的解释如下:最后三支主羽负责大部分的挥翅工作,其他的羽毛只是协助。第七支主羽是分界点。他补充道:“在比赛中当队伍呈扇形时,它﹝第七支主羽﹞是位于角落的赛手。在侧风下,是最艰困的位置……”
就飞行技术而言,最艰困的位置是最后一支主羽的位置,因为它可达到最高周速。此外,飞行时的压力影响并不会造成磨损或变形,像是翅膀末端的变形。这种所谓的磨损在种鸽身上也可见到,即使是关在鸽笼里的鸽子也会发生。这其实是受制于基因的年龄现象,就像嘴及尾部变长,主翼羽变尖、变窄等。
谈完了这些理论,你想看看实例吗?
来自Drogenbos的雷米.夏叶﹝RemiSchaillée﹞的著名赛鸽“64”在其巅峰之年1968年停止参赛,那年﹝它从1963年至1967年共获10次冠军﹞它还在圣丹尼﹝St.Denis﹞获得了3个冠军并有数次高位入赏。大家都相信“64”在1968年仍处于极佳的状况。两年之后,我们多次将它持在手中观察,我们发现它的第七支主羽退化了﹝两边翅膀的第七支主羽皆向内弯曲﹞。
那时是深冬时分,雷米还告诉我们,这是“64”首次没有下蛋。当时我们建议他将“64”再度隔离并喂它吃含有蛋白质的饲料,每周在饲料里添加综合维他命两次。至于哪些维他命对繁殖力有直接的助益,你可以参考拙作《维他命及药物》﹝“Vitaminesendopings”﹞。
雷米听从了我们的建议并在春天时不胜骄傲地打电话告诉我们,“64”又有蛋了。当时我们还想将这个第七支主羽的故事写成传奇故事。可惜我们的结论下得过早,就在同年的秋天来临之前,雷米告诉我们,冠军鸽“64”育种生涯正式结束了,因为它“无能”了。
第一支至第六支主羽的角色
我们之前曾经提过,马烈﹝Marey﹞认为空气漩涡可在翅膀尾端2/3处找到主要的支撑点,尾端2/3处正是第五支主羽的位置。不过主翼羽的其他部分﹝其实就是第一支至第六支主羽﹞在接受前推气漩时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它们若生长良好亦甚为有利,一种受鸽主喜爱的特性就是较长的第一主羽,路易.佛麦彦﹝LouisVermeyen﹞也相当看重这一点。第一主羽较副翼羽长是一个有利的因素,如果副翼羽本身狭窄的话﹝并非一定如此,因为如果副翼羽过宽,第一主羽还是有可能长得较长﹞。
查理士.凡得希登关于鸽子前推的说法只适用在上飞时,其中在升力产生之前,提升及下降时会使用到垂直力量﹝带起速度﹞。在飞行本身产生了一个直接的推进力,然而这个差别并不影响凡得希登所下的结论。
亚尔布列希特博士﹝Dr.Albrecht,右﹞和本书作者讨论“飞行技术”
亚尔布列希特博士曾多次入赏超长距离赛。在1966年的马赛国际赛中,他获得惊人的佳绩:2位、3位、14位及另外11个奖项。他的出众表现也为他带来两个重要的荣誉奖,也就是戴高乐将军奖﹝第一羽德国鸽﹞以及国防部奖﹝德国最高荣誉奖﹞。颁发给马赛国际赛2位的鸽子这两个奖是由亚尔布列希特博士之子伯恩特代领。
羽毛的品质
许多鸽主喜欢“柔软”的羽毛。但你若问他们为什么,他们通常说不出个所以然,不然就是理由不够充份。
我们认为“柔软”这个用词是不对的,因为这会令人联想到厚厚的棉花铺垫。羽毛不需要柔软,但是要相当强韧,像丝一般“光滑”。
理由是:
1.在竞翔时,对气流产生的摩擦阻力可减至最低。
2.在闷热的天气中不会吸收水分。
第一项理由是最重要的,因为在每场竞翔中,鸽子都要面对空气阻力的问题。“光滑”的羽毛﹝因此无需过于丰厚﹞是间接的速度要素。
要学习分辨丰厚、柔软的铺棉羽毛与如丝绸般、强韧的光滑羽毛两者之间的不同。唯有后者才具备赛鸽必备的特性,至于前者则是用来参加冬季选美的花瓶。
角速与周速
提到翅膀理论时会碰到角速与周速两个词汇。对专家而言,这两个术语不是问题,对研究翅膀的普通鸽主就不是如此了。
我们希望能用以下的方式清楚地说明两者的差异:
如果你准备将一些线缠在线轴上,最初的线轴直径是最小的。随着线的增加,线轴直径也会变得愈来愈大。若是你以固定的转速转动线轴,你会发现线缠得愈来愈快,因为周速增加了。当角速相同时,周速会随着直径的增加而便快。拍翅也是如此。当角速相同时,较长翅膀的周速比较快。拍翅的表现在很高程度上是取决于周速及最后四支主羽的品质。我们希望附图能帮助你清楚了解。
和一羽速度快的飞禽做比较
动物学家认为野鸭是一种飞得很快的飞禽﹝比我们的选手鸽快﹞。此外,它们在季节性迁移时必须做极远距离的飞行,这表示它们拥有良好的持久力。因此这种飞禽的翅膀值得我们好好观察。
我们在12月时将一只公鸭握在手中,那时它已完成第二次换羽,也已饰上所谓的“新娘羽”,从飞行技术面观之,这正是正确的翅膀状态。
在第44页你可以看见完整的翅膀。
值得一提的是:
美丽的“普通”翅型﹝和雉鸡的翅膀做比较﹞
完美、几乎呈几何直线的副翼羽
较长的第一主羽
特别合适的外型﹝具有“排气阀”﹞,尤其是最后两支主羽﹝在光线黯淡的照片里看起来不如实际上那么清楚﹞
最后四支主羽排列漂亮
最后四支主羽呈一直线并朝外
穿透面厚度很难测量得出。即使如此,我们仍看得出这只公鸭的品质不及信鸽﹝理论上﹞。凡得希登的拥护者及反对者皆推崇的翅膀理论,也就是略圆的最后几支主羽可以提升飞行表现,在这只公鸭身上能见到的不多。古第认为圆的羽稍在收翅及滑翔时会有较大的阻力。圆的羽稍因而只在下拍时享有优势,上拍时则成为一个小缺点﹝阻力﹞。
鸭子有着排气极佳的翅膀。在鸭子及其他速度快的飞禽身上所出现的发达的排气性能﹝经由“排气阀”﹞,证明了进化的天性为这个问题找出了解决之道。
公鸭的测量结果﹝依照凡得希登的方法﹞
主翼羽的长度:27.4公分
副翼羽的宽度:14.6公分
前臂的长度:8公分
如果你仔细观察冠军鸽﹝主要是飞较长距离的鸽子﹞,你经常会注意到最后两支主羽有“排气阀”。
为了避免对前述文字做出错误的解读,我们要强调,尖形、三角形的羽稍绝对不是优点。通常它所在的羽毛外型都很差﹝所谓的等腰三角形﹞。
左:同一羽鸽子﹝579060292﹞上拍的样子。你注意到最后几支主羽的“排气”效果了吗?
右:1966年马赛国际赛亚军在这场竞翔﹝超过900公里﹞中领先了2927羽参赛鸽。我们看到的是它准备下拍的样子。
反之,对于上拍及下拍的飞行技术问题,如45页图所示的略圆羽稍很可能才是最有效率的空气动力解决办法。因此我们不应盲目地凝视美丽的圆羽稍,而是仔细看看领头鸽们﹝尤其是飞较长距离的鸽子﹞的翅膀末端并自己做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这只公鸭的体重为1.1公斤﹝约为一羽赛鸽的两倍重﹞。赛鸽的副翼羽宽度为11至13公分,主翼羽长度为22至26公分。从翅膀表面和重量﹝所谓的翼负荷wing-loading,指支承面和重量之间的比例﹞的比较来看,翅膀表面和重量这两者不像速度要素是绝对的测量尺度。在下一章我们还会再继续探讨这一点。——摘自《赛鸽鸽翼的品质》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