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信鸽回巢的那一瞬间
信鸽,作为传递信息的飞行工具,远古时代,世界文明发源地比如古希腊、古中国等就有关于饲养和驯放信鸽的记载。战争中,信鸽被誉为传递军情的“飞行器”。但随着科技进步及通信工具的急速发展,信鸽的功能逐渐发生改变,由玩赏宠物、传递亲情、邮政通信、战地服务到竞翔比赛,而在金华地区,已有300多名专业的养鸽人培育信鸽。近日,记者走进金华市信鸽协会,聆听金华鸽迷的喜与乐,揭秘金华信鸽背后的故事。
A 金华市信鸽协会成立已有30余年
金华市信鸽协会成立于1983年12月,距今已有31年历史,主要负责金华地区7个市(县)的信鸽业务,并组织相关的信鸽比赛,目前已有会员300余人,信鸽近两三万羽。
想起协会成立之初的情景,协会创始人之一,今年70岁的柴伟祥至今仍然记忆犹新。他说,那时金华并没有信鸽协会,偶尔才能碰上一两个鸽友,匆匆聊过两句也就很少再见,鸽友缺少交流的平台,于是乎,他和十几名鸽友就萌发了成立协会的念头。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鸽友能有个地方聚聚,分享分享养鸽经验。”柴伟祥介绍,信鸽协会的入会标准很简单,一是要爱好信鸽,二就是有饲养条件,只要有鸽笼、不影响邻里,他们都欢迎鸽迷加入。除此之外,协会每年春、秋两季会组织会员开展信鸽的竞翔比赛,包括300公里百日赛,500公里大奖赛,如果有好的成绩,他们还会推荐鸽友参加全省或全国赛。
B 50年养鸽史,柴伟祥见证了金华信鸽的变化
作为协会的元老,金华首批养鸽人,柴伟祥可谓见证了金华信鸽的变化。
柴伟祥回忆,自己养第一对信鸽时还不到20岁,“以前金华通济桥下经常会有小贩拎着鸟啊、小鸡、小鸭来卖,有点像现在的宠物市场,我的第一对信鸽就购于金华通济桥下,1元5角钱一对,都是农民从村子里抓来的信鸽,鼻子小,通体白色,是金华特有的土鸽。”柴伟祥说,当时,那一对信鸽刚孵出不过20来天,还不会飞,看着毛茸茸,一眼就把他“萌”到了。
因为这一眼倾心,柴伟祥毫不犹豫地将信鸽买了下来,养在了自家的屋梁上,为了怕信鸽飞远,他还特意把信鸽的羽毛修剪了一部分。平日里,柴伟祥除了劳作,最大的乐趣就是照顾信鸽,对信鸽也疼爱有加。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即便自己吃不饱,他也会撒一把谷子喂鸽子,绝不让它们挨饿。
可惜好景不长,一日,柴伟祥外出劳作,回来时发现一只鸽子不知为何已被别人家的黄狗咬死,看着信鸽的尸体,柴伟祥伤心了好久,悲痛过后,他更加珍惜起余下的那一羽信鸽,照顾起来也格外卖力。也不知是不是为了报答柴伟祥的恩情,余下的信鸽不仅活泼健壮,还别有一番特殊的技能——泡妞。
“我家鸽子出去玩的时候,经常在别人的屋顶打转,那时,很多野的土鸽子寄住在人们家中,也许是我家鸽子长得特别帅,反正每次出去溜达一圈都能带回一串雌鸽子,最多的一次有50多只。不过雄鸽比雌鸽发情晚,妾有情郎无意,我家小帅哥都不买账,哈哈!”起初,柴伟祥还会抓几只拿去变卖,不过后来也就放任自由了,“鸽子是自由的,我不能为了一己私欲去伤害它们。”快乐的日子总是特别短暂,1970年,我国实行北煤南运政策,柴伟祥被下放到煤矿厂工作。直到3年后才回来和鸽子再续前缘。
“一开始,我养的依旧是本地土鸽,但渐渐的,也开始接触外面的赛鸽。”柴伟祥介绍,金华最早的赛鸽主要来源于两处,一是外省比赛放飞时的过路鸟,“那时上海等城市已有赛鸽协会,定期会举行比赛,有时赛鸽遇到下雨天迷失方向,就会滞留在金华,渐渐的,这部分血统就保留了下来。”柴伟祥说,那时的赛鸽鼻子大,凤头,鸟冠都尤其漂亮,而另一部分赛鸽,则来自温州、瑞安等地,因为那边临近台湾,经常有赛鸽跨越海峡后无法飞回,或是滞留在渔船上,因此,爱鸽之人便会赶到那里购买。
1981年,柴伟祥也开始饲养赛鸽,这一养,就养到了现在。如今,柴伟祥已经70岁,是金华市信鸽协会最资深,也是年龄最大的鸽迷,养鸽50余年,柴伟祥对鸽子的热情却始终没变,一说起信鸽,依旧乐此不疲。
C 秘书长张利滨:信鸽是非死必回的精灵
与资深的柴伟祥相比,半路出家的协会秘书长张利滨显然不占上风,但就比赛成绩而言,在金华信鸽协会,张利滨养的50羽赛鸽可谓成绩佼佼,令人望尘莫及。
张利滨原本并不熟悉信鸽,与信鸽的接触还得从老丈人说起。“老丈人一直很喜欢养鸽子,自家养了几十羽,或许是遗传了父亲的爱好,妻子也很喜欢鸽子。”2000年,在妻子的游说下,张利滨从老丈人处拿了四羽白鸽,在自家楼顶搭起了鸽棚,白鸽繁殖很快,一年就能出4、5对,看着渐渐庞大的“白鸽军团”。原本只是一时兴起的张利滨来劲了,时不时地向人讨教“养鸽经”。
200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金华信鸽协会的会员,找到“组织”的张利滨马上入会,在会员的耳濡目染下,他才发现,养鸽子竟然有那么多的学问和乐趣,“原来信鸽并不是只有白鸽一种,它还有赛鸽,有血统,有竞翔比赛,如果有一天,我养的鸽子也能拿个冠军,那该有多威风”!
在梦想的驱使下,张利滨越发认真起来,信鸽竞翔比赛的结果受血系的影响很大,在金华,好的赛鸽血系,如詹森、盖比系、芬比卡5000,西佛托依都十分受欢迎,但血统好的赛鸽都要价不菲,动辄三五千元,上则过万元,如果是种鸽,价格还有可能更高,不过最后,张利滨还是咬牙买了下来。
所幸,喂养赛鸽并没有想象中艰难。张利滨说,这还得多亏信鸽的天性。“鸽子从不嫌贫爱富,只要离开家,就会认定你这里,就算别人把它抓走给它更好的饲养环境,关个一两年,它还是会回来。”他解释,开家就是小鸽子羽翼丰满后,放它出去飞一次,只要小鸽子在屋顶上绕飞过,就是认定了这个地方。
接下来,就是平时的喂养、清理和训练。为了保证赛鸽的健康,鸽子一般只吃鸽粮和清水,鸽笼的话,每天张利滨至少要打扫两次。“在协会,鸽子有规定的放飞时间,早一次,晚一次,放飞后,我正好清理鸽笼。”至于如何训练,这可是鸽行的秘密,张利滨也就笑而不语了。
2003年,张利滨首次带着自己训练的赛鸽参加比赛,获得金华市区第三名的好成绩。有了这份激励,他赛鸽的势头更足了,赛鸽也越养越多,其中,饲养的赛鸽就达到了50羽,种鸽57羽,。在这些鸽子里,张利滨尤其钟爱从上海养鸽名家那买来的一只鸽子。
“这只鸽子血统好,天生有优势,本来想带去比赛的,可谁想到,一次放飞后,它却再也没有回来。”养鸽人都知道,丢鸽是常有的事,虽然现在的自然环境不比从前恶劣,但仍不能避免鸽子遇到天敌或是被人猎捕等突发情况,一旦遇上这种情况,也只能自认倒霉。可一个月多后,失踪的名鸽却突然飞了回来,“我检查后发现,有人故意破坏了鸽子的脚圈,兴许是行家看出了鸽子的价值,想要据为己有,可惜最后还是被鸽子逃脱了。”张利滨说,鸽子的脚圈就像人的身份证,一鸽一只,比赛时靠脚圈上的身份信息确定名次,脚圈破坏,意味着鸽子再也不能参加比赛了。
虽然略有遗憾,但失而复得已是奇迹,张利滨决定将名鸽当成种鸽悉心照顾。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的付出最终得到了回报。去年,在金华市区极速杯比赛中,名鸽的6羽后代3羽得奖,其中一羽还为张利滨摘得了冠军的殊荣。
赛鸽能让养鸽人名利双收,但在张利滨看来,其中乐趣还在于鸽子本身令人敬佩的品质。“信鸽有三大寓意,一是象征爱情,鸽子实行一夫一妻制,对爱情忠贞不二;二是象征和平,口衔橄榄枝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三是象征百折不挠的精神,信鸽是非死必回的精灵,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它也会回家。”
在张利滨的养鸽生涯中,就曾碰见过这样感人的一幕,当时,他的一羽鸽子因放飞后不慎被老鹰抓伤,奄奄一息,谁曾想,尽管羽毛掉光,一条腿负伤严重,这羽鸽子还是靠着干秃秃的翅膀撑着地面,艰难地爬回了鸽笼,看到这般情景,连张利滨这个大男人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也许就是它们的精神感动了我,鼓舞了我,让我对它们情有独钟吧。”张利滨说。
D 老N:信鸽和我的女儿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老N是信鸽协会的成员,因为私人原因,名字便不公开了,但说起与信鸽的故事,老N还颇有些神秘色彩。
20年前,老N的老婆临盆在即,得知孩子即将出世,老N从外地特意买了两羽白鸽回来,想着孩子出生后,将白鸽炖了给老婆补身体。因为离预产期还有几日,老N将白鸽养在了自家阳台上,谁知,孩子还没出生,两羽白鸽就提前做了父母——它们竟然产下了一枚鸽蛋!也许是同样为人父母的心思“作怪”,大家都觉得小鸽子的出生是种祥和的征兆,也就没再动了吃的念头。
女儿出生后,小鸽子也破壳而出,一家人,一窝鸽,自此有了命运的牵绊,白鸽养在了老N家的阳台上,平日里,白鸽还会在家里走来走去,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自此,老N也爱上了养鸽,并一步步踏上了专业养鸽人的行列。
前几年,老N养的赛鸽拿了冠军,同年,女儿也顺利考上了金华一中,老N就更加觉得,这鸽子呐,就像女儿的幸运星,鸽子好,女儿也平安顺利,养得可就更起劲了。
采访的最后,老N也想通过记者向大众呼吁呼吁,他说,对信鸽不了解的人,常觉得他们这些鸽迷养鸽子扰民,污染环境,但他很想澄清一下鸽迷的清白。因为,在信鸽协会对信鸽的管理是十分注重的,协会要求,每名会员每天定时、定数量放飞信鸽,一般早、晚各一次,其余时间则全部关笼。在卫生方面,协会也有着明确的规定,要求每名会员每天打扫鸽笼,并做好定期消毒,确保信鸽的健康无害。
张利滨和信鸽
张利滨的战绩